广西壮族与汉族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融入的差异性研究
2019-05-04李金德闭乐华
李金德 闭乐华
【摘 要】本文论述广西壮族与汉族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融入的差异,抽取108名被试者采用自编社会融入调查问卷进行测试,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以及路径分析等方法研究壮族和汉族流动儿童社会融入感的差异,结果表明壮族和汉族流动儿童的经济融入、心理融入和身份融入状况良好;壮族和汉族流动儿童主要在经济融入方面存在差异;壮族和汉族流动儿童的人际融入指标低于其他融入指标;壮族和汉族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顺序分别为经济融入、人际融入、心理融入、身份认同。
【关键词】流动儿童 社会融入 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C-0061-04
一、问题的提出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流动人口为261386075人,流动儿童的数量也呈扩大之势。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数据显示,全国14周岁以下的流动儿童已有1833万。广西总人口为5159.46万人,汉族人口数为2891.61万人,占62.82%,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711.05万人,占37.18%,其中壮族人口1444.85万人,占31.39%,比重最大。广西的少数民族人口在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上都构成了较为重要的人口指标。对于广西这个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城市化水平偏低但城市化率增速较高、家庭生育率较高的地区而言,大量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出现是一个明显的社会现象。他们不仅仅构成了国内其他地区少见的群体性特征,而且也为广西的流动人口管理乃至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让这些少数民族流动儿童能尽快地融入城市生活中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以壮族流动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比较壮族和汉族流动儿童在城市融入中的差异,为探讨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融入机制提供必要的依据。
社会融入尚无统一的学术定义,一些学者认为它是指处于弱势地位的主体能动地与特定社区中的个体和群体进行反思性、持续性互动的社会行动过程。当然,有的学者认为社会融入的实质是身份认同的过程,而身份认同是个体找寻文化群体并获取归属感的过程。对社会融入的具体内容,许多学者构建了相应的体系框架,例如有学者将城市移民的社会融入分为经济融入、文化融入、心理融入和身份融入并编制了相应的量表进行实证研究;具体到流动儿童,有学者认为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可分为心理认同、身份认同、文化认同以及语言趋同四个维度,有的学者从流动儿童与流入地的融入、与流人地人的融入、与学校的融入、与同龄人的融入以及自我的认同五个方面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进行了测试,但是直接针对壮族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的研究还十分的少。
除了在社会融入研究内容上的研究,一些学者在社会融入的先后次序上也做了相应研究。有学者认为流动人口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实际上是再社会化的过程,流动人口适应城市生活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条件:一是在城市找到相对稳定的职业;二是这种职业带来的经济收入及社会地位能够形成一种与当地人接近的生活方式,从而使其具备与当地人发生社会交往,并参与当地社会生活的条件;三是由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与当地社会的接触,新移民可能接受并形成新的、与当地人相同的价值观。因此,有一些学者指出各种融入是有先后次序的,从经济到社会再到心理和文化。当然这类研究较多集中在农民工这一流动群体,相对流动儿童,特别是少数民族流动儿童而言,这个问题的研究资料相对匮乏,因此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层次性值得做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较为认同将社会融入的内容进行细化这一思路,具体来说,社会融入应该包括经济融入、人际融入、心理融入和身份认同;同时本文较为认同社会融入的内容应当有一定的层次和次序这一观点,即先有经济融入,再到社交人际融入,最后到心理和身份的融入;最后,本文认为社会融入的实质是身份的认同,即融入的最后重点是身份融入。以壮族流动儿童和汉族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本文将对上述社会融入的内容进行研究。
二、方法
(一)测试对象
在广西南宁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抽取了108名初一学生作为被试,其中汉族56人,壮族52人。
(二)测量工具
本文认为流动儿童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入主要体现在经济融入、人际融入、心理融入和身份融入四个方面。据此,本文编制了反映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题目,并以李克特3级评分进行评定,1=“不是”,2=“无法肯定”,3=“是”。
《经济融入》量表。经济融入的操作定义为:家庭生活水平良好。共编制试题13项,例如“我父母在城市的工作收入还不错”“我家的生活水平还不错”“我的吃穿用等都与学校里其他孩子差不多”等。
《人际融入》量表。人际融入的操作定义为:与同伴、教师等有良好的人际互动,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该量表具体分为社会交往、社會支持、文化接纳、教育融入4个因子,共编制试题55题。社会交往的典型例题有“我感觉我挺受同学欢迎”“同学喜欢和我倾诉他们的烦恼”等,共编制了17题;社会支持的典型例题有“我的老师经常关心我的生活学习”“我的新朋友经常关心我的生活学习”等,共编制了16题;文化接纳的典型例题有“我家的习俗与城市生活有冲突时,身边人都能理解”“我的新朋友常常让我教他们我那的知识/娱乐”等,共编制8题;教育融入的典型例题有“老师对我有专门的语言辅导”“老师对我有专门的学业辅导”等,共编制了14题。
《心理融入》量表。心理融入的操作定义为:感觉自己能适应新环境、在新环境中感觉自我状态良好,对现状是满意的。该量表具体分为行为适应、生活满意度、融入效能感、心理健康4个因子,共编制试题46项。行为适应的典型例题有“我喜欢上了我读书的这座城市”“我很乐意去接触城市里的新鲜事物”等,共编制试题18项;生活满意度的典型例题有“我现在的生活基本上和我理想的生活一致”“我对现在的定居生活很满意,不愿意再迁移”等,共编制试题13项;融入效能感的典型题目有“我有信心能应付来到城里后的困难”“我有信心城里人能接纳我们外地人”等,共编制试题6项。心理健康的典型例题有“我觉得自己心情很好”“我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等,共编制试题9项。
《身份认同》量表。身份认同的操作定义为:接受自己的新身份。共编制试题11项,例如“我觉得自己基本已经是个城里人了”“能够来城里学习我感到很自豪”“我会向或家乡的亲友讲城市的好处”等。
(三)数据处理程序
利用SPSS录入原始数据后,对问卷题目做如下处理:第一,将方向计分题分数转化成正向。第二,计算各个因子和该因子总分的相关系数作为判断题目区分度的依据。第三,删除相关系数最小的题目,美国测验专家艾伯尔认为区分度在0.30以上说明题目良好,所以这里只删除相关系数小于0.30的试题。一次删除一道题,每删除一道题目重新计算其余题目与因子总分的相关系数,再从中寻找到相关系数最小者并删除它,然后再计算每题和因子总分的相关系数。这个过程一直反复进行,直到所有题目的区分度都大于0.30为止。经过上述三个步骤,所有因子剩下的题目见表1。第四,計算所有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见表1。第五,计算各个因子的总分。最后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
(一)壮族和汉族经济融入差异性检验
由表2可知壮族流动儿童与汉族流动儿童在经济融入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来说,壮族流动儿童的分数要高于汉族流动儿童,即经济融入感更好。从图1可以直观地看出壮族流动儿童的分数集中在高分段。
(二)壮族和汉族人际融入差异性检验
由表3可知壮族流动儿童与汉族流动儿童在人际融入总分及各分因子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壮族和汉族心理融入差异性检验
由表4可知壮族流动儿童与汉族流动儿童在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来说,汉族流动儿童的分数要低于壮族流动儿童,从图2可以清楚地看到壮族流动儿童分数更多集中在高分段,即生活满意度更好。但在心理融入总分及其他各分因子上壮族和汉族流动儿童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四)壮族和汉族身份融入差异性检验
由表5可知壮族流动儿童与汉族流动儿童在身份融入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五)社会融入各因子间的差异检验
为了对比不同民族流动儿童各融入因子间是否存在差异,首先需要统一度量,因此先计算各因子的均分,然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做差异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6和表7所示。由表6可知,壮族流动儿童人际融入分值显著低于经济融入、心理融入、人际融入以及身份融入,其他因子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即经济融入=心理融入=身份融入>人际融入,除了人际融入外,其他几个因子的平均值在2.46~2.50间,因为均分3分为最高分,可以认为除人际融入外,其他几个融入因子的融入水平较高。由表7可知,汉族流动儿童的融入的部分因子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体现在经济融入分值高于人际融入、心理融入高于经济融入和人际融入、身份融入高于人际融入和经济融入,即心理融入=身份融入>经济融入>人际融入,除人际融入外,其他几个因子的平均值在2.14~2.42间,因为均分3分为最高分,可以认为除人际融入外,其他几个融入因子的融入水平较高。
(六)壮族和汉族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融入路径分析
表8显示的是壮族和汉族流动儿童各个融入因子间的相关系数。由图可知,壮族流动儿童的身份融入和人际融入两因子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其余因子间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汉族流动儿童的经济融入和心理融入、经济融入和身份融两因子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其余因子间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通过路径分析发现,壮族和汉族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次序是相同的,依次为经济融入、人际融入、心里融入、身份认同,如图3和图4所示。
四、讨论
从研究的结果看,壮族和汉族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融入在绝大多数因子上是没有差异的,这说明壮族和汉族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水平差不多。广西属于多民族聚居地,其中少数民族以壮族人口居多,我国以及广西地区都有良好的民族制度,在这样良好的制度下民族大融合是一种趋势,它意味着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工作在不断地交融,民族间的差异在不断地减小。壮族和汉族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融入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融入和生活满意度上,且都是壮族流动儿童的分数要高于壮族流动儿童的分值,即壮族流动儿童在这两个因子上的融入要比汉族流动儿童要好。经过量表分析,经济融入主要指的是流动儿童感受到自己家庭经济条件是否良好,而生活满意度主要是指儿童对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两者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因为广西的主要少数民族为壮族,这种天然的身份有可能促使壮族流动儿童比汉族儿童更多倾向积极评价自己的家庭条件,进而比较容易在生活上产生满足感,当然这种观点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论证。另外,要注意的是生活满意度是隶属于心理融入的,虽然壮族和汉族流动儿童在生活满意度上有差异,但是两者在心理融入上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由结果可知,壮族和汉族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融入的各因子的差异模式有所不同。具体而言,壮族流动儿童的融入因子中人际融入因子的得分要低于其他三个因子,而汉族流动儿童的融入因子中心理融入和身份融入分值要高于经济融入和人际融入。当然,壮族和汉族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融入也有一定相似性:首先,无论是壮族还是汉族流动儿童,他们的城市社会融入在经济融入、心理融入和心理融入三个因子上的水平是较高的,本次抽取的被试主要为广西南宁市,这些流动儿童主要是南宁市周边县份的,尽管是流动儿童,但是流动的地理距离并不远,各方面的差距不会太明显,加上近些年南宁市的交通已经变得非常便利,所以可能进入城市生活对他们的影响不算太大,他们能较好地适应这种身份。其次,两者都是人际融入分数为最低,意味着人际融入的水平在两个群体中都较其他融入因子低,或者说人际融入的速度要比其他融入要慢一些。人际融入因子分为社会交往、社会支持、文化接纳、教育融入,这些因子主要涉及与同龄人、教师等人的交流与互动,人际融入关键体现在被被人接纳上,所以它的速度可能回比其他几个融入因子要更慢一些,因为无论是经济融入、心理融入还是身份融入,主要是一个自己主动调节自己认知的过程,这个过程无须更多别人直接的活动来完成,因此相对人际融入较容易完成。
为了验证社会融入的层次感,本文利用路径分析构建了从经济融入到人际融入到心理融入,最后到身份融入这一模型。经过检验发现,无论是壮族还是汉族流动儿童该路径模型都是成立的。这意味着壮族和汉族流动儿童在社会融入的层次上是相类似的,两者没有显著性的差异。这个路径可以理解如下:经济条件感觉良好可以帮助流动儿童在同龄人和教师等交往对象中树立必要的信心,这种信心也让流动儿童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关注与支持,有良好的人际氛围就能帮助流动儿童在行为上适应新环境,建立起良好融入效能感,形成良好的心理融入,心理的融入可以帮助流动儿童提高新环境的身份认同。当然这个路径关系在解释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时还有不足,例如它不能解释为什么无论是壮族还是汉族流动儿童的人际融入都是分值最低的,是否人际融入才是社会融入的核心,而并非本文理解的身份融入才是核心,因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人际互动可能更能体现出一个人是否融入了一个新的群体,这是非常值得以后研究者研究的問题。
综上可知,壮族和汉族流动儿童的经济融入、心理融入和身份融入状况良好;壮族和汉族流动儿童主要在经济融入方面存在差异;壮族和汉族流动儿童的人际融入指标低于其他融入指标;壮族和汉族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顺序分别为经济融入、人际融入、心理融入、身份认同。由此可以认为,广西壮族和汉族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融入差异总体上并不明显,但是因为本文抽样调查对象较少,相关的结论还需更大的样本去验证。
【参考文献】
[1]吕利丹.我国少数民族儿童的人口、家庭特征及教育现状分析——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6(1)
[2]陈成文,孙嘉悦.社会融入:一个概念的社会学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6)
[3]杨茂庆,史能兴.身份认同理论观照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融入与身份建构[J].民族教育研究,2018(3)
[4]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8(5)
[5]伏干.流动儿童社会融入指标体系的建构——基于社会认同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16(11)
[6]戴海崎,张锋,陈雪枫.心理与教育测量(第四版)[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7
[7]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广西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融入机制研究”(2013A01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金德(1985— ),男,广西桂林人,硕士,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讲师;闭乐华(1978— ),女,广西桂林人,博士,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副教授。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