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小句间逻辑语义关系及表征方式对比研究
2019-05-04何伟刘佳欢
何伟 刘佳欢
〔摘要〕 文章从功能角度对英汉语小句间逻辑语义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重在呈现英汉语小句间逻辑语义关系类别及其出现概率、词汇语法和逻辑顺序表征方式上的差异,从而揭示英汉之间在认知和思维上的不同。研究发现:在类别出现概率上,英语增强类关系使用较多,而汉语延展类关系使用较多;在词汇语法表征方式上,英语的逻辑语义关系多由逻辑标记词体现,而汉语主要是通过语义关系来蕴涵;在增强顺序表征方式上也不尽相同,英语习惯先结果后原因或条件,汉语正好相反;在表征延展顺序时,英语通常按照逻辑标记词的语义排列,汉语则根据先后顺序排列。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与不同民族的认知与心理相关,西方民族重逻辑推理,汉民族重悟性和直觉。
〔关键词〕 英语小句;汉语小句;逻辑语义关系;表征方式;民族认知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9)02-0001-17
引 言
传统语法、认知语法、生成语法等从不同角度对包含两个及以上小句(clause)的语言现象进行过研究。比如①:
(1) Then they imported some pewter mugs and a chafing dish or two from Sixth Avenue, and became a “colony. ”
(2) He had been always about to paint a masterpiece, but had never yet begun it.
(3) McDonald, Vaughan and Pustejovsky (1987:179), referring to a wellknown NLP project at the University of S. California which also uses SFG, say: ‘Nigel, Penmans grammar ... is the largest systemic grammar and possibly the largest machine grammar of any kind.
(4) And just as I promised the American people from this podium 11 months ago, we enacted the biggest tax cuts and reforms in American history.
(5) Tonight, I want to talk about what kind of future we are going to have, and what kind of Nation we are going to be.
(6) 有的是从形式角度认定,即从词类序列认定,如:“NPL+V+着+NP”句式(山上架着跑)、“NP 了”句式(大姑娘了|春天了)等。
(7) 一个女服务员在给客人上菜时,因为地湿脚下不小心一滑,把菜汁洒到了一个客人的身上……
(8) 明确强调只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业增加、收入增长、环境改善,就集中精力促改革、调结构、添动力。
(9) ……那汤还冒着丝丝热气,香气十分浓郁……
(10) 队长忍不住斥道:“肥猫,干什么呢?这是在办案知不知道?”
传统语法在处理含有两个或以上小句的现象时存在两种分类依据:一是句法结构;二是语义关系。根据句法结构(比如吕叔湘[1],王力[2],丁声树[3],胡裕树[4],Quirk et al.[5],黄伯荣、廖旭东[6],刘月华等[7]),小句之间可区分为并列关系(compound sentence)或联合复句关系,如例(1)、(2)、(6)、(9),以及复杂关系(complex sentence)或偏正复句关系,如例(3)、(4)、(5)、(7)、(8)、(10)。但这种分类主要涉及小句间的层级关系,较少关注语义关系。少数研究根据语义关系进行划分,不过,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如吕叔湘、朱德熙[8],邢福义[9])。但这些研究对小句层级划分不明确,忽視了句法结构,仅注重语义关系,且对逻辑语义关系的描述不够全面。吕叔湘、朱德熙[8]描述的小句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并行、进一步、交替、比例”等,分类不够系统,也没有结合小句结构进行研究。邢福义[9]把小句间的关系分为三类——因果类、并列类和转折类,因果类包括有因果标志“因为”“所以”“因而”等的因果式复句,如例(7),以及有条件标志“只要……就……”“只有……才……”等的条件式复句等,如例(8);并列类包括有解注标志“即”“如”“换句话说”等的解注式复句,如例(6),以及有连贯标志“接着”“然后”“又(或and)”等的连贯式复句,如例(1),还有无标志的递进式复句等,如例(9);转折类包括有突转标志“但是(或but)”“可是”“不过”等的突转式复句等,如例(2)。但该分类方式没有对表对照意义的逻辑语义关系进行系统分类,忽略了相同意义的情况,如例(4);没有对表解释意义的逻辑语义关系进行划分,如例(3);也没有对表投射意义的逻辑语义关系进行研究,如例(5)、(10)。综上,传统语法在处理小句间的关系时,虽从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上进行了分类研究,但小句层级和逻辑语义关系的融合性不足,其中较多研究仅聚焦句法结构,只有少数从逻辑语义关系上着手,且其逻辑语义关系分类的系统性和概括性不足,小句间层级划分也不够清晰。对于两个或以上小句的句法结构分类,以Langacker[10]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沿袭了传统语法的做法。在处理语义关系时,认知语言学[11][12][13][14][15]也在传统语法分类基础上从认知角度进行考察,但没有重新建构分类系统,主要关注部分使用频率高的逻辑标记词(如and、but、只要、因为等)的语义功能。比如对于例(1)和例(5)中的“and”,认知语言学认为两处是不同的,例(5)中的“and”所连接的前后小句是对等的,也就是说前后小句交换位置不会对原句意义造成影响,这是“and的对称性用法(symmetric use of and)”[11] (87);而例(1)中的“and”所连接的前后小句却不能进行位置交换,否则会对句中所描述事件的认知产生变化,违背句中原意,这是“and的不对称性用法(asymmetric use of and)”[11] (87)。再比如例(8)中的“只要……就……”,认知语言学认为“只要”引导的小句是最低限度的充分条件,并将其在三个域中的性质表述为:
(a) 行域:p(“只要”引导的小句)的发生是q(“就”引导的小句)发生的充分条件。
(b) 知域:知道p是我得出q结论的充分条件。
(c) 言域:条件p是我声称q的充分条件。[14] (161)
以上两例通过探究英汉语逻辑标记词的功能,将其语义关系形成过程展现出来,但仅聚焦语义层面,忽视了与句法结构的融合。综上而言,认知语言学从语义角度并结合逻辑标记词对小句间关系进行了解释,但其研究尚不系统,仅对部分小句逻辑语义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未进行整体性建构。
转换生成语法[16][17][18][19]从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和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对小句间关系进行研究,聚焦小句的生成与转换,但没有涉及小句间逻辑语义关系。在讨论逻辑标记词时,转换生成语法未进行分类,而是仅将其视为句法结构中的一部分,部分看作连词(conjunction),部分看作“关系转换(Relative Transformation)”[20] (68)的结构,逻辑标记词的语义功能没有在生成规则和转换规则中呈现出来。比如例(1)中的“and”,转换生成语法将其看作连词,其引导的小句是由“连词缩减(Conjunction Reduction)”规则转换而成[21] (182),并没有在“and”的语义层面进行详细研究。再比如例(3)“which”引导的小句是由NP→Det+N+S(如图1为节省篇幅,图1略去了“the University of S. California also uses SFG”的规则S→NP+A+VP的树形图形式。)对S→NP+Aux+VP改写后,进行“关系转换”,即用“which”代替而生成的[20],忽视了“which”表示解释意义的逻辑语义功能。综上所述,转换生成语法主要探索小句的转换生成机制,对小句间关系的研究仅涉及句法结构层面,没有触及到语义功能层面,甚少有关于小句间逻辑语义关系的研究。
图1 “which”引导的分句树形图
目前,传统语法、认知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共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句法结构与语义关系的融合以及对小句层级关系的认识上。这些问题导致英汉和汉英对比研究较集中于形式,或在没有明确界定小句层级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如陈国华[22],徐李洁[23],徐国华[24],原苏荣[25],翁义明、王金平[26]等主要研究具体小句类型的句法关系,从小句结构、标记词语、句法位置、多重关系小句的表现手段上进行了对比讨论,但研究注重表现形式的讨论,较少涉及与语义关系的融合,且研究精密度不足,小句间关系的分类边界不够清晰,小句的层级结构交待得也不够清楚。有鉴于此,本文从功能角度对英汉语中含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小句的语言现象内部的逻辑语义关系及其表征方式进行对比研究,主要探讨以下两个问题:一、英汉语小句间逻辑语义关系类别及其出现概率的异同体现在何处?二、英汉语逻辑语义关系是如何通过逻辑标记词表征的,表征的顺序又有何同异?目的是通过英汉语之间的对比,对含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小句间逻辑语义关系提供一个较为系统的描述,以揭示不同民族的认知方式。
一、 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
小句间关系研究
系统功能语言学界对含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小句间关系的研究存在两个观点,即以Halliday为代表的悉尼语法观点;以Fawcett等人为代表的加的夫语法观点。他们都将小句看作最高和最核心的语法单位。Fawcett[27]认为小句是在语义上建构的一个情形(Situation),在认知层面表达事件(Event)的概念。Halliday[28]在系统功能语法框架内提出了“小句复合体”这一概念,并将小句复合体看作一个语法成分,认为其是识别小句之上的唯一语法单位,这里说的小句复合体就是指两个句号之间的书写单位,Halliday并没有引出传统语法中“句子”的范畴,在分析书面语篇时,传统语法中的句子都被看作小句复合体,简单句则被看作是小句复合体的简单情况,也就是说Halliday对于含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小句的现象描述为小句复合体。Fawcett[27]弱化级阶概念,认为并列现象可以发生于所有的语法单位(一个及以上的小句)之中,由连接词(Linker)连接两个语法单位,嵌入现象通常发生于一个语法单位填充同一层级语法单位的成分时,因此Fawcett将含有嵌入现象的小句看作一个小句,而将并列小句看作由两个及以上小句组成的语言单位。因此,本文所说的含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小句语言现象就是包含两个及两个以上过程(Process)或相关语义情形表达的嵌入式简单小句或复合小句,即传统语法中Quirk et al.[5]所说的复杂句和复合句、系统功能语法中Halliday[29] (23-24)[30] (428)所说的小句复合体以及Fawcett[27]所说的并列小句和含有嵌入小句的级阶小句——即嵌入式简单小句。
由于两种观点对级阶假说的认识不同,在解释小句间的关系上二者也就有所不同。Halliday[28]认为小句间的关系涉及两个维度,即配列系统和逻辑-语义系统。配列系统中包括并列关系(parataxis)和主从关系(hypotaxis),逻辑-语义系统主要指小句中过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分为扩展(expansion)和投射(projection)两种关系。扩展关系类型又分为三种:阐述(elaboration)、延伸(extension)和增強(enhancement),投射关系类型又分为两种:言语(locution)和思想(idea)。Halliday对语言的形式层与意义层的区分不明晰。Fawcett[27]对Halliday的理论加以修饰,明确区分了形式层和意义层,并指出意义层由形式层体现,意义层为核心;同时将句法范畴间的关系分为组成(componence)、填充(filling)、说明(exponence)和重合(conflation),认为嵌入指一个句法单位填充同级句法单位的一个成分,或填充下一层级句法单位的一个成分,并列是两个或以上同级句法单位的并置。依据此句法关系,Fawcett将Halliday所说的主从投射小句、部分主从扩展小句(主从延伸小句和主从增强小句)以及并列投射小句视为嵌入式简单小句,将部分主从扩展小句(主从阐述小句)和并列扩展小句视为复合小句。至于为什么主从阐述小句不被描述为嵌入式简单小句,Fawcett并没有给出充分的解释。
① Fawcett教授的学术文章题为Demonstration of GENESYS: A Very Large, Semantically Based Systemic Functional Generator;陆俭明教授的文章题目
为“句类、句型、句模、句式、表达格式与构式——兼说‘构式-语块分析法”。
② 《华盛顿邮报》的新闻题为Major parts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begin shutting down for an indefinite closure,刊于2018年12月22日;《人民网》的
新闻题为“新疆策勒:绿树环绕沙漠村庄”,刊于2018年12月11日。
在此基础上,何伟等[31][32]结合英语和汉语的特点,以“意义为中心,形式体现意义”为基本指导原则,进一步描述了小句间的逻辑语义系统。他们首先对小句的层级关系进行梳理,对含有两个及以上小句的语言现象进行界定,将由一个级阶小句组成的句法单位视为简单小句,并把简单小句分为两类:非嵌入式简单小句(simple clause without an embedded clause)和嵌入式简单小句(simple clause with an embedded clause),将由并列关系小句填充的语言单位统称为复合小句,并指出区分简单小句与复合小句的关键在于小句中的主要过程(main process),每个小句中只有一个主要动词(Main Verb)/谓体(Predicator),即简单小句表达一个主要过程,复合小句表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要过程。在表述主要过程的同时,依赖过程(dependent process)嵌入在主要过程中,是对主要过程的补充,通常表达部分经验意义(experiential meaning)或者部分逻辑-语义关系(logicalsemantic relationship)[32] (16-17)。如下面的例子[31] (5)中,(11)、(13)属于简单小句,(12)为复合小句。
(11) John was scared.
(12) John was scared, so he ran away.
(13) John ran away, because he was scared.
在界定小句類型的同时,何伟等[31][32]将嵌入式简单小句中的级阶小句和嵌入小句(即依赖小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分为四类,即阐述(elaboration)、扩展(extension)、增强(enhancement)和投射(projection),并将小句间的连接词称为粘合词(Binder)——其作用是将一个小句引入到更高一级的单位中,充当其中的一个成分,同时将粘合词进行了分类,如表达原因、目的、条件等。
基于上述理论回顾,本文对英汉语小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类别、类别出现概率、词汇语法表征方式、逻辑配列顺序等进行对比,目的是揭示英汉语小句间在逻辑语义关系及表征方式上的同异,从而揭示不同民族认知和思维上的差异。为突显小句间逻辑语义表征方式上的不同,我们将考察英汉小句在逻辑语义相同的情况下其表征方式的不同。
二、 逻辑语义关系类别及概率对比
英汉语嵌入式简单小句和复合小句的小句间逻辑语义关系可表征为阐述类(elaboration)、延展类(extension)、增强类(enhancement)和投射类(projection)[31][32]。这四类逻辑语义关系均包括显性和隐性两种表征方式,即两个或以上的小句通过逻辑标记词相连接的为显性表征方式,反之则为隐性表征方式。英汉语对此存在着不同的使用习惯。我们针对上述英汉语小句逻辑语义关系类别及其表征方式进行对比。为使对比研究更具全面性和说明性,我们节选了英汉语各五种语体不同、篇幅相近的语篇作为语料,分别为短篇小说(The Last Leaf和《肥猫刑警》)、情景剧剧本(Friends和《我爱我家》)、2018年美国政府国情咨文、2018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R. P. Fawcett教授和陆俭明教授的学术文章①
、《华盛顿邮报》和《人民网》的新闻报道②,然后对各语篇的小句间逻辑语义关系类别及其表征方式进行分析研究。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仅聚焦英汉语小句间逻辑语义关系的整体研究,故不考虑语体间的差异。
根据对语料的分析统计,研究发现英汉语在逻辑语义关系类别上相同,但在类别出现概率和表征方式两方面差别较为突显。对比英汉语逻辑语义关系类别,如表1和图2,我们发现:在表达阐述类逻辑语义关系时,英语习惯使用嵌入式简单小句,并与逻辑标记词(如which、who等)搭配,出现概率为24%;而汉语则习惯使用复合小句,一般基于语义,将多个小句并置,出现概率为5%。在表达延展类逻辑语义关系时,英汉语都习惯使用复合小句,出现概率分别为25%和44%;另外,汉语延展类小句在四类中总出现概率最大,为48%。在表达增强类逻辑语义关系时,英语一般使用嵌入式简单小句,出现概率为20%,且英语增强类小句在四类中总出现概率最大,为35%;而汉语通常使用复合小句,出现概率为22%。在表达投射类逻辑语义关系时,英语的出现概率较汉语稍大,分别为14%和10%。对比英汉语逻辑语义关系表征方式,如表2和图3,我们发现:英语在阐述类、延展类和增强类中习惯通过显性方式表征,出现概率分别为16%、28%和30%;而在投射类中,英语习惯通过隐性方式表征,出现概率为10%。汉语在阐述类中显性和隐性方式的出现概率相差无几,分别为3%和4%;在延展类和投射类中习惯通过隐性方式进行表征,出现概率分别34%和9%;在增强类中习惯通过显性方式进行表达表征,出现概率为23%。总体来说,在四类逻辑语义关系类别中,英语增强类小句的总出现概率较大,说明英语使用者习惯通过了解周围环境而认知事件;汉语延展类小句的总出现概率较大,说明在连接两个及以上过程时,汉语使用者习惯按照事件顺序进行认知。在复合小句形式中,英汉语延展逻辑语义关系的出现概率较大,说明英汉语使用者是通过时间顺承方式对事件进行认知的。在嵌入式简单小句形式中,英语阐述逻辑语义关系的出现概率较大,而汉语增强逻辑语义关系的出现概率较大,说明英语在解释信息时,习惯使用嵌入小句,汉语则在描述环境信息时,习惯使用嵌入小句。在逻辑语义关系表征方式上,英语显性方式的总出现概率大于隐性方式,而汉语隐性方式的总出现概率大于显性方式,这说明了英语形合特点和汉语意合特点。在显性方式上,英汉语在表达增强逻辑语义关系时出现概率均为最大,说明在传递环境信息时,需要将其突显体现,以区分主次信息。在隐性方式上,英语阐述逻辑语义关系的出现概率较大,说明英语在解释信息时,习惯使用非突显的方式;而汉语延展逻辑语义关系的出现概率较大,说明汉语在增加信息时,习惯通过语义或上下文进行连接。
表1 英汉逻辑语义关系类别概率对比
逻辑语义关系类别
英语
汉语
阐述类
复合小句
1%
5%
嵌入式简单小句
24%
3%
延展类
复合小句
25%
44%
嵌入式简单小句
1%
4%
增强类
复合小句
15%
22%
嵌入式简单小句
20%
12%
投射类
嵌入式简单小句
14%
10%
图2 英汉逻辑语义关系类别对比
表2 英汉逻辑语义关系表征方式概率对比
逻辑语义关系表征方式
英语
汉语
阐述类
显性
16%
3%
隐性
9%
4%
延展类
显性
28%
10%
隐性
2%
34%
增强类
显性
30%
23%
隐性
1%
16%
投射类
显性
4%
1%
隐性
10%
9%
图3 英汉逻辑语义关系表征方式对比
三、 逻辑语义词汇语法及配列顺序
表征方式对比
英汉语小句间逻辑语义关系可以由逻辑标记词和逻辑配列顺序两种方式来表征。何伟等[31][32]将逻辑标记词分为三类:连接词(Linker)、粘合词(Binder)和标点符号(Punctuation Mark)。连接词的功能是将不同的简单小句连接,形成相互并列的关系,粘合词的功能是将一个小句嵌入到上一级单位中,标点符号则可以标识复合小句和嵌入小句的层级关系。根据何伟等[31] [32]的分类标准,我们从阐述类、延展类、增强类和投射类四方面并结合逻辑标记词的语义功能分别对连接词和粘合词进行英汉语对比考察。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标点符号本身并不具有特定语义,故本文只讨论连接词和粘合词两种情况。在对比过程中,为突显英汉语逻辑标记词使用情况和逻辑配列顺序的异同,需要大量数据支撑,因此我们增加了语料,从BCC英汉语语料库(http://bcc.blcu.edu.cn)中按照“随机显示”方式排列,对下文不同分类各选取50句,并进行数据统计对比分析。
(一)阐述类
阐述类关系是指一个小句对另一个小句更深层次的表述,通过进一步表述,对小句的语义进行详细的阐发。按照英语中连接词和粘合词在小句中的语义功能,阐述类标记可以分为表达重述、解释、例证意义的标记词[31][32]。
英语中表达重述意义的连接词如in other words、that is、that is to say(或i.e.)、in another word、to be specific、namely等,它们通常位于后一个小句的句首位置,从另一个角度对前一个小句进行说明或强调,如例(14)、(15)。汉语中此类情况与英语中基本相同,相对应表达重述意义的连接词如“也就是说”“即”“换句话说”“换言之”“也可以说”“具体说”“简而言之”等,均放在两个小句中间,如例(16)、(17)、(18)。
(14) The UN has broadened its initiatives, in cooperating the 2030 Agenda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in other words, issues related to the environment, poverty educatio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ccess to quality services.
(15) For inward twisting movements, the pedal can be displaced transversely, that is to say, parallel to the axis X by a certain amplitude.
(16) 如果沒有其他力的影响,风向应该与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即垂直于等压线。
(17) 基督教的最大特点可以用“赎罪”来概括,换句话说,从文化的高度分析,基督教文化是一种赎罪文化。
(18) 大盘可能会应技术面要求而出现调整,也可以说,B股大盘为清理获利浮筹盘中震荡在所难免。
例(14)中连接词“in other words”引导了对前一小句中所说的“2030年日程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具体化解释,例(15)中连接词“that is to say”引导了对前一小句做出解释的小句,例(16)、(17)、(18)中的连接词“即”“换句话说”“也可以说”都对前一小句进行了重述,引出了前一小句中复杂专业术语或现象的明确表达。在语料库统计中,我们发现在英汉语各50个含有表达重述意义连接词的复合小句中,所有小句都按照逻辑顺序,被重述的小句全部在前,重述小句全部在后,重述连接词在中间。在这种情况下,英汉小句配列顺序基本相同,被重述小句在前,重述小句在后的顺序排列。
表达解释意义的连接词引出小句中主要论点的解释和说明,英语中表达此意义的连接词如in fact、in reality、in practice、actually、indeed、atleast等,通常位于后一个小句的句首位置,对前一个小句进行强调,体现出递进语气,如例(19)、(20)。與之相同的是,汉语中表达解释意义的词如“实际上”“事实上”“其实”“的确”“其中”等也放在表解释小句句首,如例(21)、(22)。
(19) In arriving at clear, agreed policy decisions the discussion must be completely free; indeed the more controversial the better, provided it is within the bounds of courtesy.
(20) We profess to serve both God and country, but in fact the two loyalties are not compatible.
(21)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环境和教育,其中教育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22) ……吃伙头轮流供养父母,实际上是把父母早点升格为祖先……
例(19)中运用“indeed”一词强调了作者对“热烈讨论”的观点,例(20)中的连接词“in fact”则表达出作者对实际情况的现实性解释,例(21)、(22)中的“其中”和“实际上”引导的小句都是对前一小句的解释。以上四例中连接词的使用使小句内部的逻辑语义关系更加明显。语料中50个含有表示解释意义连接词的英语复合小句,其中3个解释小句在前,47个解释小句在后;50个汉语小句,41个解释小句在前,9个解释小句在后。也就是说,英汉语均习惯将解释小句置于后面,连接词置于解释小句句首。
表达例证意义的连接词要求后一个小句要对前一个小句基本论点进行具体化说明,英语中表达例证意义的连接词如for example、for instance、in particular、such as等,通常位于两个小句的中间,在句法结构上属于第二个小句,如例(23)、(24)。中文中表达例证意义的连接词如“比如”“例如”“如”“举个例子”,也位于两个小句中间,在句法结构上也属于第二个小句,如例(25)、(26)。
(23) Each one of the antenna units is connected by an antenna cable connection to a central feed point, for example the “antenna” terminal of a radio receiver or a transmitter is the average or median operating wave length with which the antenna is to be used, and n is a whole integer.
(24) Change can happen in many ways for instance the South African economy, the South African economy needs very many skilled people...
(25) 有时候我们需要快速找出一定区域内指定条件的数据,例如,现在要找出准标值为5且偏离超过0.08的数据循环填充多行数字。
(26) 我发现我有选择性障碍,举个例子:电阻和电容,暑假和寒假,表哥和堂哥,我总是不能第一时间就反应出来……
以上例句都是通过举例对前一个小句进行具体化解释,其中的连接词除了可以使前后小句连接更加紧密外,连接词自身也具有一定的语义,通过具体例子对抽象内容进行简化描述,可以促进小句间语义关系清晰化。此类英汉语小句的逻辑语义关系与配列顺序是一致的。从语料中得出,在50个含有例证意义连接词的英语复合小句和50个汉语复合小句中,其小句顺序都是先对事物进行描述,后对其举例说明,即英汉语小句的配列顺序都是被例证小句在前,举例小句在后,连接词在举例小句的句首位置。
阐述类粘合词在英语中出现的不多,主要为表达解释意义的粘合词。英语中表达解释意义的粘合词大致由which、who、where、when等WH类词来充当,通常位于嵌入小句句首起引导作用,如例(27)、(28)。但汉语没有阐述类粘合词,在表达此类关系时,不使用逻辑标记词连接,常常借助语序、上下文等表达[33](43)。也就是说,汉语阐述类小句间关系通常表征为并列关系,如例(29)。
(27) It is reflected in the human values of Dr. Dwarkanath Kotis, a doctor from India, who treated soldiers in China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28) Therefore we have rationalized a number of issues,which were bothering the investors.
(29) 灰色的海滨,灰色的岸上,静静躺着一座边城,雾霭压迫着它的屋顶,大海围绕着它咆哮,单调地划破了寂静。
综上所述,英汉语中阐述关系显性表征方式及小句配列顺序的对比如表3所示:
表3 阐述类关系英汉对比
阐述类
逻辑语义关系
逻辑标记词
配列顺序
英语
重述
连接词: in other words、that is、that is to say(或i.e.)、in another word、to be specific、namely
p^q表中q为连接词或粘合词引导的小句,反之为p。以下皆同,故不再赘述。
〖3〗
粘合词: 无/
解释
连接词: in fact、in reality、in practice、actually、indeed、at least、at lowest
p^q
〖3〗
粘合词: which、who、where、whenp^q
例证
连接词: for example、for instance、in particular、such as
p^q〖3〗
粘合词: 无
/
汉语
重述
连接词: 也就是说、即、换句话说、换言之、也可以说、具体说、简而言之
p^q
〖3〗粘合词: 无
/
解释
连接词: 实际上、事实上、其实、的确、至少、其中
p^q〖3〗
粘合词: 无
/
例证
连接词: 比如、例如、如、举个例子
p^q〖3〗
粘合词: 无
/
(二) 延展类
延展类关系是指通过增添信息从而增加小句语义的广度,对小句进行扩充,达到延展其小句意义的目的。按照其增添信息的方式,延展类标记可分为表达增加、承接、对照、选择意义的标记词[31] [32]。
英语中表达增加意义的连接词包括and、but、yet、nor、not only...but also...等,它们通常位于小句与小句的中间,作用是在不改变小句原本层级关系的前提下将不同小句的信息连接在一起,如例(30)、(31)、(32)。汉语中对应表达增加意义的连接词如“此外”“另外”“加之”“且”“并且”“而且”“不仅……还……”“不仅……而且……”“既……又……”等,他们也位于小句间的连接处,将不同的小句连接起来,如例(33)、(34)、(35)。
(30) Our (Singapore) population is aging, and our seniors have fewer family members to support.
(31) The territory is located inside Azerbaijan, but the majority of its population is Armenian.
(32) Both were tough losses on late homers, yet the A s came back to win the next night each time.
(33) 中国发展迅速并且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34) ……18名报名队员中有6名球员年仅14周岁,此外,18号程妍才只有13岁,身高1米81。
(35) 搞好劳逸结合,不仅不会降低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例(30)、(31)、(32)和例(33)、(34)、(35)是英语和汉语中关于表达增加意义的连接词的示例,都表示了后一个小句是对前一个小句内容的补充,两个小句处于相互平行的关系,可以独立存在,且可以单独表达句意。例(30)的前一个小句讨论了新加坡的老龄化,后一小句是对老龄化现象愈发严重的描述,后一小句对前一小句进行了内容上的补充,两句间的关系为增加关系。例(33)前一小句叙述了中国的发展,后一小句对中国目前的发展成果进行了肯定,两小句间使用了“并且”一词连接,后一小句是对前一小句内容的展开。通过观察语料库可以看出,含有增加意义的50个英语复合小句和50个汉语复合小句都通过增加连接词将不同小句连接在一起以表征语义的增加,而其配列顺序也是相同的。
表达承接意义的连接词可以体现小句间的先后顺序,通常位于第二个小句句首。英语中表达承接意义的连接词如and、and then、afterwards、then、subsequently、next、later on等,如例(36)、(37)。汉语中包括“接着”“然后”“随后”“后来”“稍后”“过些时候”“过后”“以后”等,如例(38)、(39)、(40)。
(36) I waited, and at four oclock she came to the window and stood there for a minute and then turned out the light.
(37) The labor minister will confer with the three economics ministers, and then the “hot potato” will reach the premiers office.
(38) 他们用竹管将天然气输送到地面然后利用天然气炼盐。
(39) 北京时间今天下午13∶00,李娜将在霍普曼杯小组赛最后一轮迎战加多索娃,随后 15∶00吴迪登场,他的对手是前世界第一休伊特。
(40) ……吃一个汉堡,也不确定是中餐或晚餐,接着,趴在桌上睡着……
以上為表达承接意义的连接词例句,例(36)中连续使用了两次连接词(and和and then)将前后小句连接在一起,且句中含有指示时间的短语,说明事件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体现了时间上的先后性。例(38)中虽然没有指示时间的短语,但通过使用了连接词“然后”,将前后两个小句连接起来,表征事件过程的顺序性,即先“输送天然气到地面”然后“炼盐”。我们发现在含有表达承接意义连接词的英汉语各50个复合小句中,所有的连接词都按照逻辑顺序,英汉语中该类小句都是根据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描写,配列顺序大致相同,即都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表述,小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相当于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
英语中表达对照意义的连接词有instead、on the contrary、but not、not...but...、only、but、except等,其中单独出现的连接词位于后一小句的句首处,成对出现的分别位于所处小句的句首位置,以对照前后小句意义,如例(41)、(42)。汉语中此类连接词有“同样”“相反”“相比之下”“与此相似”“与此相反”“要……不要……”“不是……而是……”“与其……不如……”“不要……而要……”“宁肯……也……”“不是……就……”等,当单一出现时多位于后一小句的句首,成对出现时则分别位于前后两个小句的句首,如例(43)、(44)、(45)。
(41) DEC does not buy directly from the Colorado manufacturer; instead the company buys the drives from one of Exabytes valueadded resellers...
(42) The LDPRs program and its leaders statements do not contain a hint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citizens for ethnic reasons, on the contrary the program declares “the right to preserve traditions and customs, to develop ones own ethnic culture and freedom of religion.”
(43) ……父亲的缺点报应在孩子身上;同样,父辈的罪恶也在孩子的灵魂中得到反映……
(44) 与其一本正经地说半真半假的话不如把一点内心体验嵌在玩笑里。
(45) 天旱时,他们宁肯旱了自己的稻田也不与群众争水。
例(41)两小句中体现了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事件,一个是DEC从厂商处直接进货,另一个是DEC从中间商处进货,否定第一个事件,对应的是肯定第二个事件,所以两小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为对照意义,例(44)、(45)中同样为两个不能同时存在的对立事件。在所选取的含有表达对照意义连接词的50个英语复合小句和50个汉语复合小句中,这类小句通过肯定或否定一个过程以强调另一个过程。该类英汉语配列顺序基本相同,习惯先对前项过程进行肯定或否定,对照小句后置,用来突出后项过程的结论。
英语中表达选择意义的连接词如or、alternatively、either...or...、neither...nor...、both...and...等,其功能为连接两个或多个小句以体现选择,单个连接词位于两小句中间,确切地说,位于第二个小句的句首,在句法结构上属于第二个小句,如例(46)、(47)。汉语中此类连接词包括“或者”“或许”“可以……还可以……”“或许……又或许……”“不是……就是……”“是……还是……”等,他们多成对出现以引导两个或多个选择,分别位于表达选择的小句的句首位置,如例(48) 、(49)。
(46) ...can comprise the same absorbent materials, or comprise a different combination of absorbent material.
(47) Compositions for dressing seed may include an agent for assisting the adhesion of the composition to the seed; alternatively, the active ingredient can be formulated for seed dressing purposes using an organic solvent.
(48) 或許对于新一代智慧生命来说还有时间,又或许太阳的温度将吞噬太阳系里所有星球,就和众多科学家承认的一样。
(49) ……不是一松离合熄火了就是一松刹车冲出去了……
例(46)中选择意义十分明显,即不是“相同吸收材料”就是“不同吸收材料的组合”,前后小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都为二者择其一的关系。例(48)则是描述了两种情况,即不是“宇宙生命还有很长时间”,就是“太阳的温度会吞噬星球”,这两种情况只能择其一而存在,所以表示选择意义。从语料库可以看出,在含有增加意义的50个英语复合小句和50个汉语复合小句中,此类英汉语小句的配列顺序是相同的,都是一个选择小句在前,另一个选择小句在后,且都分别被连接词所引导,连接词分别置于小句的句首。
英语中表达增加意义的粘合词有as well as、besides、apart from、except for等,通常位于嵌入小句的句首,as well as引导的嵌入小句一般在级阶小句的后面,besides、apart from引导的嵌入小句一般位于级阶小句前面,用以强调引导的信息,如例(50)、(51)。汉语中表达增加意义的粘合词有“除了……外……”等,通常位于所引导小句的句首,这些成对出现的连接词引导的嵌入小句通常放在级阶小句的前面,如例(52)。
(50) ...apart from the “progressive demographic policy” clause is adopted, Russias democratisation process could spell a setback to womens rights.
(51) The operating system does not handle the file opening and closing that occurs in the benchmark as well as the other operating systems do.
(52) 除了15岁时同母亲和继父一起去过阿卡普尔科和墨西哥城,马上记起了她并非独自一人进行为期一周的旅游外,克莱尔没有出过美国。
以上例子与该类使用连接词的复合小句不同,两小句无法独立存在,需以嵌入的方式表达完整语义。例(51)中的粘合词“as well as”意为在某种操作系统之外还有其他,该类粘合词体现了在其引导的小句内容之外仍有其他的内容,从而表征了增加意义。例(52)的句意为“克莱尔”只去过嵌入小句中提过的地方,也就是说,嵌入小句中的内容是对级阶小句的信息补充,但汉语中此类粘合词习惯成对出现,一个粘合词放在第一个小句的句首,另一个粘合词放在第一个小句的句尾。通过语料库可以看出,在含有增加意义粘合词的50个含有嵌入小句的英语简单小句和50个含有嵌入小句的汉语简单小句中,该类英汉语小句的配列顺序不同,44个英语级阶小句在前,嵌入小句在后,反之其他6个英语嵌入小句和50个汉语嵌入小句在前,级阶小句在后,英语中粘合词放在嵌入小句的首端,汉语中成对的粘合词一个放在嵌入小句的句首,另一个放在句尾。
关于承接意义的表征,英语中的粘合词有when、before、after、as soon as、while、as、once、since等,此类粘合词以描述时间顺序为主,通常位于嵌入小句的句首,as soon as引导的小句一般出现在级阶小句之后,而when、while、before、after、once、as、since引导的嵌入小句一般位于级阶小句的前面,如例(53)、(54)、(55)、(56)。汉语中此类相对应的词有“自从”“之后”“之前”“……前”“……后”“一……就……”“当”“每当”“当……的时候”等,通常嵌入于句首位置,如例(57)、(58)、(59)。
(53) And it must be taken into the phase as soon as the new Afghan government is in office.
(54) “But once the (political) changes began, the new governments found little difficulty with us,” he said.
(55) While the end of the easing cycles in the US and Japan is in sight, European bonds are likely to benefit from further easing.
(56) After the South Slav crisis is settled, we will immediately have to begin placing our relations with Yugoslavia and Serbia on new foundations.
(57) 照我自己想,虽然不是恶人,自从踹了古家的陈年流水簿子,可就难说了。
(58) 当他合上眼,他仍然可以看到那只野牛和猎人的画。
(59) 就是那晚,入睡之前,她又想起了她死去的孩子……
例(53)中前一小句为“(某项计划)付诸实施”,后一小句是“新阿富汗政府执政”,根据句意和语境判断,虽然前后两事件的间隔很短,但仍可看出是后一小句的事件发生在前,前一小句的事件发生在后,而在例(58)中,第一个小句的过程为“闭眼”,第二个小句的过程为“看见一些画”,所以可以分辨出第一个小句表征的事件先发生,第二个后发生。从语料库可以看出,含有承接意义粘合詞的50个含有嵌入小句的英语简单小句和50个含有嵌入小句的汉语简单小句在表述承接顺序时,英汉语小句配列顺序不同,41个英语小句描述后发生事件的小句在前,描述先发生事件的小句在后,而汉语恰恰相反,45个小句描述先发生事件的小句在前,后发生事件的小句在后。这体现出了英语中的倒序原则,即后发生的事件前置,以及汉语中先发生的事件先说,后发生的事件后说的原则[34]。
英语中表达对照意义的粘合词有as、like等,一般位于嵌入小句的句首,嵌入小句通常后出现,如例(60)、(61)。汉语中与之相对的词为“如”“正如”“像”“犹如”等,与英语相同,位于嵌入小句的句首,嵌入小句可先于级阶小句出现,表示强调,也可后于级阶小句出现,如例(62)、(63)。
(60) India supports freedom of navigation, overflight and unimpeded commerce,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law, as reflected notably in the 1982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61) Mr. Zhu bowed to pressure and eased monetary policy earlier than international lending institutions like the World Bank would have preferred.
(62) 余占鳌走过去,弯腰,轻轻地,轻轻地握住奶奶那只小脚,像握着一只羽毛未丰的鸟雏。
(63) ……决定我们健康、性格、智力乃至行为的基因正被逐个揭秘,正如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华生所说……
例(60)描写了印度的支持如公约中规定的一样,例(62)对余占鳌的动作进行类比。从上述例句中看出,该类粘合词均表示了前一小句与后一小句的相似性,而连接词则突显了前后小句的差异性。在所选的数据中,含有表达对照意义粘合词嵌入句的英汉语简单小句中,该类粘合词引导的小句配列顺序相同,所有小句均为表示本体小句在前,表示喻体小句(即嵌入小句)在后,粘合词位于嵌入小句句首。
英语中表达选择意义的标记词通常为连接词,不存在粘合词的形式,张道真[35]仅指出了并列连词的分类,其中包括表示选择意义的连接词,而没有该类粘合词。汉语中表达选择意义的情况与英语中相同,邢福义[36]在研究汉语小句间的选择意义时所提出的连接标记仅有连接词的形式。针对此现象,我们认为其原因在于表示选择意义的小句存在一个隐性条件,即要求此类小句在句法地位上应是对等的,以复合小句的形式呈现,从而导致英语和汉语不存在表示选择意义的粘合词。
综上所述,有关英汉语延展关系显性表征方式及小句配列顺序对比如表4所示:
表4 延展类关系英汉对比
延展类
逻辑语义关系
逻辑标记词
配列顺序
英语
增加
连接词: and、but、yet、nor、not only...but also...
p^q〖3〗
粘合词: as well as、besides、apart from、except for
q^p
承接
连接词: and、and then、afterwards、then、whereafter、subsequently、next、later on
p^q〖3〗
粘合词: when、before、after、as soon as、while、as、once、since
p^q或q^p
对照
连接词: instead、on the contrary、but not、not...but、only、but、except
p^q〖3〗
粘合词: as、like
p^q
选择
连接词: or、alternatively、either...or...、neither...nor...、both... and...
p^q〖3〗
粘合词: 无
/
汉语
增加
连接词: 此外、另外、加之、且、并且、而且、不仅……还……、不仅……而且……、既……又……
p^q
〖3〗
粘合词: 除了……外……
q^p
承接
连接词: 接着、然后、随后、后来、稍后、过些时候、过后、以后
p^q〖3〗
粘合词: 自从、之后、之前、……前、……后、一……就……、当、每当、当……的时候
q^p
對照
连接词: 同样、相反、相比之下、与此相似、与此相反、要……不要……、不是……而是……、与其……不如……、不要……而要……、宁肯……也……、不是……就……
p^q
〖3〗
粘合词: 正如、像、犹如、如
p^q
选择
连接词: 或者、或许、可以……还可以……、或许……又或许……、不是……就是……、是……还是……
p^q
〖3〗
粘合词: 无
/
(三) 增强类
增强类关系是指通过限制小句意义从而达到增强的目的,限制的方式有原因、条件、方式等[28][31][32]。根据其限制的方式,增强类标记可分为五类:因果、转折、目的、条件和方式。
英语中表示因果的连接词有so、thus、therefore、hence、as a result等,没有表示原因意义的连接词,均为表示结果关系的连接词,位于表示结果意义小句的句首,如例(64)、(65)、(66)。汉语中此类连接词包括“因此”“故”等,与英语中相同的是也均表示结果关系,位于结果小句的句首,如例(67)、(68)。
(64) You are not going to move around a sofa, so the other furnishings have to be adaptable.
(65) ...the 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 comes on with one particular sprinkler head missing, hence the water just pours out...
(66) ...last year the province implemented some price reform measures, as a result the price structure was further adjusted.
(67) 很快他的一本名叫《画》的作品集即将出版,因此1987年6月我收到了那些校样。
(68) 冯玉祥的个儿高大,挡住了圆桌,故一时没有注意。
例(64)、(65)、(66)和例(67)、(68)中前一小句导致了后一小句的发生,后一小句是前一小句的结果。从上述例子中看出,英汉语在通过表示结果关系的连接词引导小句时,均为原因小句在前,结果小句在后。在语料库中,我们发现100个表示因果意义连接词的英汉语复合小句都为原因小句在前,结果小句在后,连接词位于结果小句的句首。在连接词表示结果意义时,英汉语小句都按照先因后果的顺序进行表述。
英语中表示转折的连接词有but、or、however、on the contrary、on the other hand、after all、instead、yet、nevertheless、in contrast等,通常对前一小句意义进行反转,位于后一小句,连接词在转折小句句首,如例(69)、(70)。汉语中此类连接词有“不然”“否则”“但是”“但”“然而”“然”“不过”“却”等,与英语相似,连接词位于后一小句句首对前一小句转折,如例(71),但连接词“却”可置于转折小句的句中部分,而非句首,如例(72)。
(69) He may not get his tax cut this year, but the move is bound to lead to a capital gain of his own.
(70) Apple has not protested, however the company has made oblique statements on the subject.
(71)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本很合理,但是,在目前,鉴于他的情况,对这种事情尚不能操之过急。
(72) 财产可以失而复得,生命却不可能。
上述例子均是对转折意义的表述。例(69)从“失”反转到“得”,例(71)将道理与现实对立起来,后一小句对前一小句的意义进行转折,前后小句的意义相反。从所查语料中发现,表达转折意义的连接词均置于转折小句中,并对前一小句的句意进行转折,除连接词“却”外的转折关系连接词都位于转折小句的句首,转折小句通常为后一小句;连接词“却”引导的转折小句也为后一小句,但“却”位于转折小句中间,不位于句首。
我们在英语中没有发现表示目的、条件、方式意义的连接词,一般英语只通过此类的粘合词进行表述。我们认为原因在于这三类的语义限制,也就是说,它们限制所引导的小句在句法地位上的依赖性,在小句成分中一般作状语,因此在句法结构上表示目的、条件、方式意义的小句均作为嵌入小句出现,由粘合词引导。在汉语中也没有发现表示这三类意义的连接词。与英语不同的是,汉语在表达目的意义时通常会使用隐性方式,即不使用逻辑标记词,而是运用语义和上下文表示目的意义,如例(73)。但在表示条件和方式意义的汉语小句中,我们没有发现隐性表征方式。
(73) 与武清区、西青区成立了新疆津垦广大农业有限公司,共同推进援疆治沙项目。该例来自本文第2节所用语料。
英语中表示因果的粘合词如because、because of、since、as、for、in that、in as much as、thanks to、due to等,位于嵌入小句句首,嵌入小句一般出现在级阶小句后,如例(74)、(75),出现在级阶小句前的嵌入小句一般表示强调意义。汉语中对应的词为“因为”“由于”“鉴于”“以至于”“以”“使”“从而”“故而”等,此类词为粘合词,表示原因的粘合词引导的嵌入小句习惯出现在前,而表示结果的粘合词引导的嵌入小句习惯出现在后,如例(76)、(77)。
(74) I believe that China will assume a leading role in this period of change, because few countries have so much to gain.
(75) It should cost industry nothing, in that the officials salaries will continue to be paid by the government.
(76) 由于家庭贫困,她刚刚五岁就提着小篮篮出去拔猪草,捡柴火。
(77) 中国人之吃喝已是老话题了,以至于70年代有一位中国问题专家以此为题写过一本专著……
例(74)、(75)和例(76)、(77)是表示因果意义的粘合词引导的例句。其中例(74)的前一小句表明了中国目前在世界中的领导地位,在后一小句中解释了中国成为时代引领者的原因,后一小句是前一小句的原因,对前一小句做出了解释。例(76)的前一小句解释了主人公生活辛苦的原因,在后一小句说明主人公的生活是如何辛苦艰难的,前一小句是对后一小句的解释,前后两小句都有因果关系。从语料中可以看出,在含有因果意义粘合词的100个英汉语简单小句中,英语45个表示原因的嵌入小句在级阶小句之后;汉语24个表示原因的嵌入小句在前,26个表结果的嵌入小句在后。也就是说,与连接词表示结果意义不同的是,在粘合词表示原因意义时,英汉语小句间关系的具体表征方式是不同的,英语习惯将表示原因的嵌入小句放在句尾,汉语习惯将表示原因的嵌入小句放在句首,英语遵循果因原则,汉语则遵循原因到结果的原则,因此英语小句是先果后因,汉语是先因后果[34]。
英语中表示转折的粘合词有while、although、though、even though、even if、despite、in spite of、whether等,位于嵌入小句句首,引导的嵌入小句部分位于级阶小句前,部分位于级阶小句后,如例(78)、(79)。汉语中表示转折意义的粘合词有“尽管……还是……”“就算……还……”“无论……也……”“无论……都……”“即使……也……”“虽然……但是……”“不管……都……”等,一般情况下成对使用的粘合詞分别位于两个小句之中,嵌入小句位于级阶小句之前,如例(80)、(81)。
(78) The tax breaks have now expired, although the other attractions remain.
(79) There is much that could go wrong even if the Irish endorse the treaties.
(80) 尽管5月天气已经很暖和,两个姑娘还是在短球裤外面套了一件薄大衣。
(81) ……即使一个人独处时,嘴边也还挂着微笑。
在例(78)中,“停止减税”与“其他吸引人之处”语义相反,前一小句是后一小句的转折。而在例(80)中,后一小句是前一小句的转折。从以上例子看出,英汉语都习惯通过级阶小句表达转折意义,但英语通常先表达含有转折意义的级阶小句,后表达含有粘合词的嵌入小句;汉语与英语相反,一般是先表达嵌入小句,后表达级阶小句。在语料库中,我们发现,英语有45个小句先表达转折小句,汉语小句则都是转折小句在后。
英语中表示目的的粘合词包括for、in order to、so as to、so that等,位于嵌入小句的句首,当粘合词表示目的意义时,引导的嵌入小句一般位于级阶小句之前,如例(82),当粘合词表示为达成目的而付出的意义时,引导的嵌入小句一般位于级阶小句之后,如例(83)。汉语中此类的表达为“为”“为了”“以”“以便”等,位于嵌入小句的句首,与英语相同,粘合词也分为两种情况,如例(84)、(85)。
(82) In order to be a voting member of the resident council, a persons name must appear on the lease of a unit in the public housing development...
(83) But Meyer said that Honecker would have to move out by February so that the new medical rehabilitation center could be installed.
(84) 为了能成功地实现计划,我得把它公开出来。
(85) ……应当尽快制定网上不健康内容统一标准和法律,以便“网络警察”能够抓到罪犯……
例(82)和(84)中粘合词引导的嵌入小句位于级阶小句之前,例(83)和(85)中的粘合词引导的嵌入小句位于级阶小句之后。四句都是对表示目的意义的嵌入小句的强调,但当表示目的的嵌入小句位于级阶小句之前时,整体句意更加强调目的达成后的结果,如例(84)强调的是“把它公开出来”的目的;当表示目的的嵌入小句位于级阶小句之后时,整体句意更加凸显的是达成目的的过程,如例(83)描述的是“Honecker搬走,然后建立新的医疗康复中心”。根据语料库,我们发现英汉语表达目的意义的嵌入小句在分布上数量对等,都是在强调结果时,表示目的意义的嵌入小句位于级阶小句之前;在强调过程时,表示目的意义的嵌入小句在后。
英语中表示条件的粘合词有unless、in case、if、provided(that)、supposing(that)、assuming(that)、in the event that等,位于嵌入小句句首,引导的嵌入小句一般位于级阶小句后,如例(86)、(87)、(88)。汉语中对应的表达为“只要……就……”“如果……就……”“除非……否则……”“只有……才……”“如果……就……”等,一般为成对出现的粘合词,嵌入小句一般位于级阶小句之前,如例(89)、(90)。
(86) It must be shown if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threaten our security.
(87) Machine guns were posted in case the people made a massive attempt to reach the West.
(88) Overall information pertaining to holdings or about specific documents will be furnished, provided that the time required to furnish the information is not excessive...
(89) 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90) ……无论上层应用采用何种上层协议都感觉不到移动的影響……
例(86)、(87)、(88)和例(89)、(90)是表示条件意义的粘合词引导的例句。例(86)和(89)都表示了事件成立的条件,例(86)表明条件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会威胁安全”,例(89)表示了“走好长征路”的条件。从以上例句和语料可以看出,在含有条件意义粘合词的50个英语简单小句和50个汉语简单小句中,英语有46个表示条件的嵌入小句置于级阶小句之后,汉语有44个表示条件的嵌入小句位于级阶小句之前。因此英汉语小句的配列顺序是不同的,英语中习惯结果先于条件,汉语习惯条件先于结果,这种情况与上述表示因果意义的类型相同,即英语小句将结果事件视为焦点并将焦点前置,汉语小句情况却与之相反,将结果事件视为焦点并将焦点后置。
英语中表示方式的粘合词有as、as if、as though、the way、like、just as much as等,位于嵌入小句句首,通常放在级阶小句后,如例(91)、(92)。汉语中对应的表达有“如”“像”“正如”“经过”“通过”等,位于嵌入小句句首,一般出现在级阶小句后,如例(93)、(94)。
(91) It cannot be the case that once we have reached an Acquis Communitaire, as we love to call it.
(92) The onetime charge will not be as large as if the three acquisitions were paid in cash.
(93) 但是由于临近效应使得电流的再分布,在外圈电流趋向该圈的外边缘,内圈电流趋向内边缘,如图5所示,使得不同线圈之间的线圈耦合系数降低,互感减小。
(94) 会议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事业将是一个促进,正如1992年环发大会对我国发展战略思路产生深刻影响一样……
例(91)、(92)和例(93)、(94)是表示方式意义的粘合词引导的例句。例(91)和(93)都对方式意义进行了解释,例(91)很明显可以看出“as”引导的小句是前指,也就是说,嵌入小句体现了方式意义,例(93)中“如”所引导的小句也是对前一小句方式意义的说明,即句中“图5”显示的是“在外圈电流趋向该圈的外边缘,内圈电流趋向内边缘”这种情况。从所选语料可以看出,含有方式意义粘合词的50个英语简单小句和50个汉语简单小句中,英汉语小句配列顺序是相似的,即都是前一小句表示现象,后一小句表示方式,两小句间由表示方式的粘合词进行连接。
综上所述,有关英汉语增强关系显性表征方式及小句配列顺序对比如表5所示:
表5 增强类关系英汉对比
增强类
逻辑语义关系
逻辑标记词
配列顺序
英语
因果
连接词: so、thus、therefore、hence、as a result
p^q〖3〗
粘合词: because、because of、since、as、for、in that、in as much as、thanks to、due to
q^p
转折
连接词: but、or、however、on the contrary、on the other hand、after all、instead、yet、nevertheless、in contrast
p^q〖3〗
粘合词: while、although、though、even though、even if、despite、in spite of、whether
q^p
目的
连接词: 无
/〖3〗
粘合词: for、in order to、so as to、so that
p^q或q^p
条件
连接词: 无
/〖3〗
粘合词: unless、in case、if、provided(that)、supposing(that)、assuming(that)、in the event that
q^p
方式连接词: 无
/〖3〗
粘合词: as、as if、as though、the way、like、just as much as
q^p
汉语
因果
连接词: 因此、故
p^q〖3〗
粘合词: 因为、由于、鉴于、以至于、以、使、从而、故而
p^q或q^p
转折
连接词: 不然、否则、但是、但、然而、然、不过、却
p^q或q^p〖3〗
粘合词: 尽管……还是……、就算……还……、无论……也……、无论……都……、即使……也……、虽然……但是……、不管……都……
p^q
目的
连接词: 无
/〖3〗
粘合词: 为、为了、以、以便
p^q或q^p
条件
连接词: 无
/〖3〗
粘合词: 只要……就……、如果……就……、除非……否则……、只有……才……、如果……就……
p^q
方式
连接词: 无
/〖3〗
粘合词: 如、像、正如、经过、通过
q^p
(四) 投射类
投射类关系是指通过投射小句从而表达言辞、思想或事实[28][31][32]。根据粘合词充当的成分,投射类标记可分为两类:充当极性成分和充当重合成分。但由于表达投射意义的小句都属于嵌入式简单小句[27][31][32],故表达投射意义的逻辑标记词只有粘合词,没有连接词。
英语中充当极性成分的粘合词有that、which、whether、if等,通常位于所引导的小句的句首位置,被投射小句通常位于投射小句之后,投射小句与被投射小句用粘合词进行连接,如例(81)、(82)、(83)。漢语中充当极性成分的粘合词有“是否”“可否”“能否”等,与英语相同的是位于所引导的小句的句首,在小句顺序上被投射小句可位于投射小句前也可位于其后,如例(84)、(85),但“that”和“which”在汉语中没有对应的显性方式,只由隐性方式表征,如例(86)。
(81) Climate experts added that the United States did not need to have in place national legislation a process that could take months,to negotiate in Copenhagen to limit greenhouse gasses.
(82) He asks whether the time is right for the president to have presented this video.
(83) Whether the new plan will boost sales as much as did GMs past two yearend programs remains to be seen, with customers lined up at dealer showrooms before doors opened on the first day .
(84) 能否上演《吉赛尔》,已成为衡量一个芭蕾舞团水准的标尺。
(85) 是否不折不扣地执行“三结合”,是能不能胜利地夺取政权、掌握政权、巩固政权的关键。
(86) 他愤愤地连声说道,“不,瞧吧,我要给他一记耳光。”
以上例句都表达了对信息的投射,例(81)、(82)和(83)均为简单小句,其被投射小句为嵌入小句充当补语成分和主语成分,小句之间通过粘合词对嵌入小句与其级阶小句进行连接,其中粘合词在嵌入小句中仅作为语篇连贯成分出现。在例(84)、(85)中,被投射小句为嵌入小句充当补语成分和主语成分,与英语相同,小句间的粘合词在嵌入小句用作语篇衔接手段。例(86)为汉语中隐性表达,小句中没有通过连接标记将两个小句相连,嵌入小句在级阶小句中作补语成分,放在级阶小句的后面。在粘合词充当极性成分的100个英汉语投射类简单小句中,英汉语在嵌入小句作主语时都是位于句首;在作补语时英汉语嵌入小句位置灵活,可以置于句首或句尾,也可以分别置于小句首尾两端,级阶小句在中间,其中英语49个小句位于小句句尾,也就是级阶小句之后;汉语26个小句位于句尾,11个小句位于句首,13个小句位于两端。
英语中充当重合成分的粘合词有when、where、who、why、how等,通常位于所引导的小句的句首位置,被投射小句因其所充当的成分而在句中的位置有所变化,投射小句与被投射小句通过粘合词进行连接,粘合词在嵌入小句中充当重合成分,即不仅充当语篇衔接手段,还充当如状语、主语、补语等成分,如例(87)、(88)、(89)。汉语在表示此类情况时,粘合词一般为“如何”“怎样”“为什么”“谁”“何时”“何地”等,其通常位于所引导小句句首,被投射小句通过粘合词嵌入投射小句并在句中充当主语或补语成分,如例(90)、(91)、(92)。
(87) Bauer asks when the first school will be turned over to local administration.
(88) He also asks why constructive proposals such as contributors control over pensions funds, share ownership schemes and better employee rights were not proposed.
(89) How the new board compares with boards from competing manufacturers is discussed.
(90) 受雇不到一周,汪小英就开始算计如何将谢家的财物据为己有。
(91) 这就是为什么1957年的莫斯科宣言把修正主义正确地称作国际共产主义和工人运动的主要危险。
(92) 何时走出无奈的局面,也是中国观众真正笑逐颜开的时候。
以上例句都是信息的投射,其中例(87)、(88)、(89)和例(90)、(91)、(92)均为简单小句,其被投射小句为嵌入小句充当补语成分,嵌入小句中的粘合词在小句中作为重合成分出现,既作为粘合词,又作為状语成分。在例(89)和(92)中,被投射小句为嵌入小句充当主语成分,此处的英汉语情况相同,粘合词在嵌入小句充当重合成分。在粘合词充当重合成分的100个英汉语投射类简单小句中,英汉语小句配列顺序相同,都位于所充当成分的位置。
综上所述,有关英汉语投射关系显性表征方式及小句配列顺序对比如表6所示:
表6 投射类关系英汉对比
投射类
粘合词充当成分
逻辑标记词
配列顺序
英语
极性成分
that、whether、if
p^q或q^p
重合成分
when、where、who、why、how
p^q或q^p
汉语
极性成分
是否、可否、能否
p^q或q^p
重合成分
如何、怎样、为什么、谁、何时、何地
p^q或q^p
四、 讨论与结语
根据上文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英汉语小句间逻辑语义关系同异并存。总体上,逻辑语义关系类别相同,但类别出现概率以及词汇语法表征方式和逻辑语义配列顺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逻辑语义关系类别上,英汉语均存在相同的分类,即阐述、延展、增强和投射。这体现出人类经验活动的范畴化是相同的。在类别出现概率上,英语增强逻辑语义关系类别出现概率较大,而汉语则是延展类出现概率较大。这说明英汉语使用者对经验活动认知方式的不同,英语使用者较习惯通过描述环境对经验活动进行认知,而汉语使用者则较习惯根据发生顺序来认知经验活动。在词汇语法表征方式上,英语逻辑语义关系多由逻辑标记词表征,而汉语主要是通过语义关系来蕴涵。其中,阐述类关系在此方面的差异最为明显,英语中存在此类粘合词,所引导的小句间关系为嵌入关系;但汉语中没有相关的粘合词,而是通过隐性方式表征,小句间关系为并列关系。这说明英语小句层次分明,逻辑性较强;汉语小句平行并列,逻辑不明显。在逻辑语义配列顺序上,英汉语也不尽相同。在表征延展顺序时,英语会将后发生的事件前置;而汉语则是先发生的事件先叙述,后发生的事件后叙述。在增强顺序的表征方式上,英语习惯先叙述结果后追叙原因或条件,即先果后因;汉语则恰恰相反,习惯先说原因或条件,后说结果。这些差异体现了英汉语中焦点位置的不同。英语一般将焦点前置,即将后发生的事件和结果事件作为焦点并将焦点前置;汉语一般将焦点后置,即遵循先发生的事件先说、从原因到结果、从条件到结果的语句发展原则[34]。因此英语更注重逻辑关系的体现,通常需借助逻辑标记词表达逻辑语义,从而显性方式偏多;而汉语更注重先后的顺承,一般会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排列,故而隐性方式偏多。这体现了英语形合和汉语意合的特点。
这些不同也呈现在连淑能[33]英汉语逻辑关系的研究中,他指出英语的逻辑关系常常借助形态变化和丰富的逻辑标记词,根据句子的意思和结构的需要灵活排列,而汉语则按照由先到后,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的顺序排列,他在书中举了一个长句的翻译[33] (13-14):“(1)Category II contains only four items,(2)and I shall say no more about them except that,(3)since they are under consideration,(4)we should not let the grass grow under feet, (5)but attempt, as early as possible, to arrive at a common understanding in the interest of humanity.”如果要把这个表达五层意思的小句翻译成汉语,语序就需要按照逻辑顺序重新排列为[33] (13-14):“(1)第二类只包括四项,(3)而且都已在审议之中。(5)为了人类的利益,(4)我们应该不失时机,(5)力图尽快求得共同的认识。(2)除此之外,别的我就不多说了。”由此例可以看出英语的小句配列顺序较丰富,但受制于语法规定,而汉语则形式较多变,可根据逻辑语义进行调节,分别体现出形合与意合的特点[37]。陈定安将英语小句结构称为“树式结构”[38] (44),因为英语小句结构的主干(即级阶小句)突出,运用连接词或粘合词将不同小句如树枝般并列或嵌入;将汉语小句结构称为“竹式结构”[38] (45),因为汉语小句多按照顺序以不同小句如竹节般节节叙述。
英汉语不同的逻辑语义关系表征方式反映了不同民族认知与心理的不同。西方人思维偏理性,注重逻辑分析,认为逻辑是规定思维的体系[39](83),是对世界一切事物总和的认识[40](89-90),故在表达经验活动间的关系时经常借助逻辑标记词以突显其中逻辑,并将语序按照逻辑性原则排列。中国人受到儒家、道家和佛教的影响,推崇直觉思维[41][42],按照自身感知认识世界,习惯从主观认知出发将语序按照时间顺序或事理逻辑顺序排列,因此逻辑标记词不常用。在民族心理方面,西方民族性格外放直接,其语言也是开门见山,而汉民族性格内向含蓄,其语言则习惯不疾不徐、娓娓道来的方式。正如洪堡特[43] (48)所说:“语言从精神出发,再反作用于精神。”语言与认知、心理息息相关,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 吕叔湘. 中國文法要略[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42/1982.
[2] 王力. 中国现代语法[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43/1985.
[3] 丁声树.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1/1999.
[4] 胡裕树. 现代汉语[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62/2011.
[5] Quirk, R. et al.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 London: Longman, 1985.
[6] 黄伯荣, 廖旭东. 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2007.
[7] 刘月华, 潘文娱, 故韡. 使用现代汉语语法[M]. 北京: 商务图书馆, 2001.
[8] 吕叔湘, 朱德熙. 语法修辞讲话[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51/2013.
[9] 邢福义. 汉语复句研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10] Langacker, R.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II: Descriptive Application [M]. Stanford/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11] Sweetser, E. 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 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2] 石毓智. 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M].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0.
[13] Dancygier, B. & Sweetser, E. Mental Spaces in Grammar: Conditional Constructi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14] 沈家煊. 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6.
[15] 马洪海. 汉语框架语义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16] Chomsky, N.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65.
[17] 徐烈炯. 生成语法理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1996.
[18] Radford, A. Minimalist Syntax: Exploring the Structure of English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19] Carnie, A. Syntax [M]. Malden: Blackwell, 2007.
[20] 方立, 胡壮麟, 徐克容. 谈转换-生成语法[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78, (2): 61-72.
[21] Broderick, J. P. Modern English Linguistics: A Structural and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M]. New York: Thomas Y Crowell Company, 1975.
[22] 陈国华. 英汉假设条件句比较[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8, (1): 10-18,79.
[23] 徐李洁. 英汉条件句if 与“如果”和“如果说”[J]. 外国语, 2004, (3): 44-50.
[24] 徐国华. 汉英语法比较研究[M]. 杭州: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13.
[25] 原苏荣. 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比较研究[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13.
[26] 翁义明, 王金平. 英汉关系小句多维度对比研究[J]. 语言教育, 2016, (4): 44-54.
[27] Fawcett, R. P. A Theory of Syntax for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M]. Amsterdam: Benjamins, 2000.
[28]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n.) [M]. London: Arnold, 1994.
[29] Halliday, M. A. K. Text as semantic choice in social contexts [A]. In Dijk, T. A. V. & Petofi, J. S. (eds.). Grammars and Discriptions [C]. Berlin/New York: De Gruyter, 1977: 176-236.
[30] Halliday, M. A. K. & Matthiessen, C. M. I. M.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4th edn.)[M]. London: Routledge, 2013.
[31] 何伟, 张敬源, 贾培培, 张娇, 邱靖娜. 英语功能句法分析[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
[32] 何伟, 高生文, 贾培培, 张娇, 邱靖娜. 汉语功能句法分析[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
[33]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34] 張丹. 英汉语系统模式对比研究[M].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35] 张道真. 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全新版)[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36] 邢福义. 汉语句法学[M].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1998.
[37] 潘文国. 汉英语言对比概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0.
[38] 陈定安. 英汉句子结构比较[M]. 香港: 中流出版社有限公司, 1987.
[39] 黑格尔. 小逻辑[M]. 贺麟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
[40] 列宁. 列宁全集[C].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3.
[41] 张岱年, 成中英. 中国思维偏向[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42]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43] 威廉·冯·洪堡特.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姚小平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