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课文内外的碰撞
2019-05-02李月辉
李月辉
曾几何时,自认已经对高中语文教材驾轻就熟的我开始了动摇:为什么我费尽心思设计的问题,回答者总是寥寥无几?为什么我条分缕析的解读过的内容,学生的作答却还是毫无章法?为什么一节课使尽浑身解数,却仍无法唤醒那些个“沉睡者”?面对这样的窘境,我们该何去何从?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语文教本不是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可谓一语点醒梦中人!要想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地散发出语文的魅力,就要从课本出发,引导学生眼光向外,去历史中,去著作中,去生活中,发思古之幽情,悟人生之真谛。简而言之,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才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也是从教者的智慧之处。
一、广泛地品读,才会有全新的视野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伴着学生慷慨激昂的朗诵声,这节《短歌行》的校内展示课也比较圆满地结束了。当很多同学响铃后仍然迟迟不愿离开,围着我交流他们对曹操这个人物的看法时,我心里真是雀跃不已。因为,他们的热情就是对我这节课的最好的肯定。这也实现了我设计这节课之初的愿望——让学生对曹操有一个全新的公正的认识,激活课堂这池活水。
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拓展,我是从三方面着手的:一是从课前的预习案开始,我就有意地增补了曹操的人物介绍和他生活的时代背景。正所谓知人论世,如果学生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人物及其生活的时代,很容易让自己对人物的把握走入空泛或者虚假的层面,而欠缺了历史的公正和客观。二是在展示课的导学案中加入拓展链接部分(《旷世雄才,热肠诗人——还原一个真实的曹操》),该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曹操一生的所思所行和重要阶段的诗歌,是学生快速了解曹操的一个不错的入口。因为有了课外阅读的补充拓展,我惊喜地发现,从始至终,课堂上少了特“困”生,多了几张激动辩论的脸孔;少了标准答案,多了奇思妙想;少了老师“启而不发”的尴尬,多了学生发自内心的掌声……这些可喜的变化,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鼓舞,也让我对课堂有了新的审视和憧憬。三是课后作业,我没有遵从老路,给学生布置一些练习题,而是要求学生课下通过查阅有关曹操的书籍或评论,完成一篇短文,我称之为“曹操之再认识”。我是本着让学生多读些书的目的设计的,所以当堂给出了一些推荐书目,比如《蒿里行》、《对酒》、《观沧海》、《龟虽寿》,鼓励学生课下主动去查阅和探讨,以期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这个思考题的设置还在于训练学生动笔写作的能力了,为议论文写作增加素材和智慧。
二、回归原著,修复肢解的情节
小说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因为教材篇幅有限,课本呈现给学生的多是节选的片段,学生在不了解前因后果的前提下进行阅读赏析,很容易费解、肢解、误解小说的写作意图,甚至,由于节选部分未必是小说最出彩的部分,而对小说阅读的兴味寥寥,这岂不是浪费了文本的大好资源?何况,让文坛上的瑰宝被学生如此嫌弃,实在是有愧于文化经典呀。
所以,在学生精研文本之前,对作者、写作背景及前情后果做适当的补充,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沈从文的《边城》,施耐庵的《水浒传》,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等作品,都应有必要的补充。否则,学生将无法真正地懂得桑提亚哥的勇气和梦想,不能明白翠翠的纯情与痛苦,不能品味到林沖“被逼上梁山”的无奈与愤慨,不能体会到林黛玉“处处小心”的辛酸与凄凉,更无从解读整部著作所反映的深刻的社会主题了。仅就课本中的只言片语去分析人物形象,总结主题,何其草率,于经典而言,于学生而言,都是不负责任的。当然,仅对文本进行课前常识性的介绍还不够,我想,最好的办法是未雨绸缪,在学习之前布置学生阅读相关的著作,原汁原味地品读原著,才能有最正宗最个性的解读。这就要求老师在学期初就做好阅读课的安排,甚至可以布置到假期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等到解读课本节选时,才会有的放矢。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如果只就选文解文,只要三节课即可,无非是情节概括,人物形象分析(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贾府环境的作用,但上来就分析三个人物,又怎能明白王熙凤的肆无忌惮,林黛玉的“处处小心”,贾宝玉的“这个妹妹我曾见过”呢?所以,我在高一上学期的阅览课上特意安排学生集体阅读《红楼梦》,尤其课前,又布置大家重读前五回,让学生对宝黛的前缘,对林黛玉的身世,对王熙凤在贾府的地位有个初步的了解;解读文章的时候,除了引导学生认真研读作品,我还借用了经典的电视剧《红楼梦》的相关片断,从而让学生对节选章节的人物的言行举止有个透彻的理解。
《红楼梦》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仅仅就节选来赏析,实在是浅尝辄止,如何让学生爱上红楼,主动去读红楼,才是我们这些从教者应当思考的课题,因此,虽然课时有限,我仍竭尽全力给学生营造一个红楼的氛围,比如巧妙地介绍小说中一些主要的判词,为了呈现王熙凤在贾府中的飞扬跋扈和死后的凄惨,我给学生欣赏《聪明累》插曲;为了呈现林黛玉的孤傲清高,我给学生欣赏《葬花词》插曲;为了比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不同,我让学生品评两人所写的《咏白海棠》,当小说中的人物通过判词和自己的诗词展现在大家面前时,学生那惊艳的,沉醉的,沉重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他们开始爱上红楼了。
三、让人间的真情照耀古今
高中课本上有很多的文章折射的是人间的真情,传递的是真善美。我们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不仅仅是要体会作者的情怀,更应当让这种种情怀润泽学生的心灵,成为灵魂中最柔软的所在。因此,那种不痛不痒的程式化的情感分析很难走入学生心中,更难以对之产生共鸣,关照自我,让这些真情成为生活中真实的渴望和守候。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以“多可喜,亦多可悲”为情感主线,向世人展示了美好的读书情,母子情,祖孙情,夫妻情。除了引导学生对归有光所呈现的情意有深入地理解外,我适时地介入了一些课外文章,在一些关键点上做了这样的拓展:归有光说自己读书时是可喜的,那么,我便用一篇《何处有障碍》提示学生,只要学会变通,巨石也会变成美景。分析“母爱”这个细节时,我和大家分享了自己从报纸上整理来的几篇散文,如《挂在吊桶里的苹果》、《父亲的皮带》等,通过这些文章让学生们更深刻的懂得了父爱母爱,也更懂得了归有光那份对母爱的绝望的思念。我用龙应台《目送》中的一段话告诫大家: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一刻,学生的眼中饱含了泪水,我想,他们的心从这一刻开始,应当更懂爱,更珍惜亲情了吧。归有光夫妇伉俪情深,我便引他们回忆苏轼的《江城子·记梦》,至此“明月夜,短松冈”和“今已亭亭如盖”的枇杷树穿越了时空,共同向后人展示了两个文学大家的儿女柔情,何其浓烈,又何其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