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妇科病验案举偶
2019-04-30李义超骆超羽陈招润
李义超 骆超羽 陈招润
【摘 要】笔者善用经方治疗妇科疾病,从四首经方分析辩证经验,各首经方在临床其他疾病的应用、临床加减、药物剂量使用、临床使用禁忌等内容。
【关键词】经方;温经汤;小柴胡汤;生化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妇科疾病
【中图分类号】 R24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4-03-239-02
“经方”源于神农之药,发展而成“汤液”之方,又发展成为仲景之论,所以“经方”乃是《伤寒论》方子的尊称[1];后世医家不断总结临床经验,涌现出一些配伍精当、临床疗效明显的方子,也被纳入“经方”的范畴。经方在临床应用得当,常常可一剂知,二剂已,下面将我运用经方治验的妇科疾病列举如下,以供相互交流学习。
1 温经汤案
张某,女,17岁,学生。既往体健,月经史133-4272018.10.20,体型瘦小,肤色暗黄,四肢不温。近半年来每当月经来潮第一天出现小腹疼痛,可忍受,喜用热水袋温熨腹部则疼痛缓解。2018年10月20日月经来潮,小腹疼痛难忍,用热水袋热敷不能缓解,遂来就诊,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处方:吴茱萸5g桂枝15g肉桂5g 干姜10g当归15g赤芍15g白芍20g姜半夏10g党参15g阿胶10g(烊化)大枣30g甘草10g元胡20g小茴香15g,五剂,每日一剂,日三次,温服。患者服药一剂后电话回访疼痛明显缓解,后坚持服用该方两月,痛经未再复发,手脚已不再像从前那样“冰棍手”。
按: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篇,此方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其不来。黄煌[2]教授对本方有其独到见解,认为本方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适用于赢廋、唇口干燥、手掌干枯、少腹不适、腹泻为特征的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等妇科疾病,其中手掌干枯,粗糙可作为本方一个重要特征。
运用本方应注意体型肥满壮实,营养状况好,面色红润者慎用;不孕患者服用本方至怀孕后应停服;女性乳房胀痛、月经量多、湿热盛胸腹胀满者慎用或不宜长期服用。
2 小柴胡汤案
范某某,女,28岁,教师。既往体健,已生一女,月经史123-4272018.7.20,停经42天出现阴道不规则少量出血,伴小腹坠胀,腰痛,彩超提示:宫内早孕。hcg(+),外院考虑先兆流产,给予中药寿胎丸治疗,未见好转,经人介绍来我处就诊。刻症:患者体型娇小,倦怠面容,诉阴道少量出血,小腹坠胀,腰痛不适,厌食呕吐,二便调,脉细,舌质淡苔白。正当思考如何辩证用药时,患者突然说这两天自觉轻微发热,畏寒,故速处方小柴胡汤加减,方药:柴胡15g黄芩15g姜半夏10干姜5g党参15g大枣15g甘草10g续断15g桑寄生15g,二剂,每日一剂,每日三次,服药观后效,嘱其卧床休息,注意防寒保暖。二日后复诊:诉腰痛小腹坠胀明显缓解,但是阴道仍有少量出血,守方续服,五剂。三诊:诉阴道流血已经停止,小腹坠胀及腰痛已经消失,唯觉饮食欠佳,每闻油腻食物仍觉呕吐,偶尔身感倦怠,考虑为妊娠早期反应,嘱其停药,注意休息调养。
按: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经典的和解方,运用本方治疗先兆流产奏效,乃是遵从经方方证相应的法则,虽有阴道不规则出血、小腹坠胀、腰痛等典型先兆流产的表现,但患者同时有寒热往来、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等小柴胡方证的表现,当遵从“邪尚在表,当先解表”之旨。
3 生化汤案
周某,女,30岁,农民。于2018年11月18日在我院产科顺产后胎盘排出不完整,彩超提示:前位子宫,宫体前后径约5.2cm,肌层回声均匀,内膜线居中,内膜双层约0.33cm,宫腔查见液性暗区,间距约1.1cm。透声差。超声提示:宫腔积液伴血凝块。请中医科会诊,刻症:患者面色红润,体型稍胖,诉阴道少量出血,偶尔腹痛,可忍受,纳食可,大便每日一次,舌质淡苔白腻,脉细。处方:桃仁15g红花15g当归15g川芎15g干姜5g益母草15g川牛膝15g丹参15g三菱15g莪术15g甘草10g,七剂,每日一剂,每日三次,每次100ml。服药一周后阴道出血已经停止,余无特殊不适,复查彩超提示:宫内残留物大小为1.2*0.7cm,效不更方,继续服用五剂,适当下床活动,防寒保暖。一周后复查彩超提示:宫腔内无任何残留物,嘱其停药。
按:生化汤出自《傅青主女科》,为治疗产后恶露不行,少腹疼痛的产后常用方剂。现在西医针对产后胎膜残留的患者常常采取宫腔镜手术,患者刚刚新产,又一次手术,患者心理生理都不易接受;我科常常把生化湯作为顺产后或人流术后胎膜排除不完整或者淤血残留宫腔的常用方,在产科治疗上千例,疗效明显。
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案
李某某,女,49岁,教师。既往体健,生有一儿,月经史:113-73047,体型偏瘦,焦虑状态,双眼轻微水肿,黑眼圈,诉近半年来性情大变,遇事易怒,失眠,多梦,易惊醒,面部阵发性潮热伴头昏。经熟人介绍来我处就诊,刻症:患者说话语速快,诉说病情滔滔不绝,全身多处不适,有些症状甚至莫可名状,经多处三甲医院检查无任何异常,服药已未见疗效,诊其脉弦数有力,舌质红苔白微黄。处方:柴胡15g黄芩15g制半夏15g桂枝10g龙骨30g牡蛎30g党参15g磁铁石30g珍珠母30g鳖甲15g(先煎)青蒿15g川牛膝15g大枣20g甘草10g,五剂,每日一剂,每日三次,每次100ml。二诊:睡眠好转,面部潮热、头昏较服药前明显好转,继续服药七剂,嘱其加强锻炼,清淡饮食。一月后电话随访,诉其坚持天天晨跑,饮食清淡,服药后面部潮热、头昏、情绪都明显好转,偶尔夜间难以入睡,但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嘱其继续锻炼,服六味地黄丸善后。
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是伤寒误下后,表现出胸满、烦、惊、身重为特征方证,具有安神定惊解郁之功效,方中铅丹临床多已不用,用磁铁石代替;如无便秘或大便难等大黄可以去掉不用。
参考文献
[1]刘渡舟.“经方”溯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1):7.
[2]黄煌.黄煌经方医话[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