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败毒梭菌引起的气性坏疽病案检验结果解析
2019-04-30邹颜矫陈宗耀文元张姚何绍平
邹颜矫 陈宗耀 文元 张姚 何绍平
【摘 要】目的:了解气性坏疽病人临床微生物细菌形态。方法:通过临床一例气性坏疽病人的感染症状及临床表现,对气性坏疽进行认识及其治疗。结果:气性坏疽感染病人应及时截肢并治疗,或者会引起多器官衰竭及危机生命。结论:临床微生物涂片报告可以及时出具病原学诊断报告,为临床医生抢救病人生命争取时间。
【关键词】气性坏疽;感染;开放性;休克;外伤;菌体形态;个案
【中图分类号】 R5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4-03-223-01
1 病例分析
患者:女 50岁,入院前3天,左足不慎被瓦砾刮伤,至左足皮肤破损,当即感疼痛,有少量出血,于当地医院进行包扎、输液等治疗(具体不详),局部创面无明显好转,下肢创面逐渐扩大,伴周围皮肤红肿热痛,疼痛逐渐加重,伴恶臭。于2018年9月23日01时41分遂来我院,急诊以“1、左足外伤伴感染。2、糖尿病”收入我院,患者入院时其它体格检查正常。糖尿病(病史10+年,期间使用诺和锐降糖),入院是血糖为26mmol/L。2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7.83×10 ﹣9/L、HGB:67g/L hs-CRP:292.16mg/L;生化Ⅱ:血糖为20.6mmol/LK3.17mmol/L↓、Na:128.2mmol/L↓,CL:93.4mmol/L ↓。 小便常规:蛋白2+,隐血3+,白细胞3+,镜检查见大量脓细胞。病人感染性疾病筛查全阴性。凝血检查:PT14.9 s,APTT:53.3s,FDP>80,D-D〉10, 腹部及泌尿系彩超:脾大,双肾盂积水伴双侧输尿管上段扩张(膀胱过度充盈所致?):膀胱高度充盈,内不清晰。
3 专科诊断:
左足底、足背可见广泛皮肤坏死伴表皮剥离,剥脱表皮下可见较大脓血样渗液聚集,足背血泡形成,足背及足底角质层下脓血性积液内混合有气味,清除剥脱表皮可见部分深部组织坏死。坏死组织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创面伴明显恶臭,周围皮肤红肿,末梢循环差,痛觉迟钝。
4 取材
医生于当日凌晨5点40分抽取血培养双瓶双套,6点50分抽取血性渗出液上肢及下肢做细菌G染色及培养。双瓶双套血培养:两厌氧瓶报阳(时间分别为6.24小时和11.28小时),涂片为革兰氏染色为粗大G阳性杆菌,转血培养,菌落迁徙生长,中间轻度隆起。把此菌细菌用《VITEK2COMPAT全自动鉴定仪》厌氧菌及棒杆菌鉴定卡片鉴定出结果为败毒梭菌(鉴定率为99%)。渗出液培养为败毒梭菌、停乳链球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几种混合感染。
5 病人病程
病人于入院当天早上7点25分出现呼吸、心率下降,氧饱和度测不出,左上肢水泡再次增大,可见瘀斑扩散,左小腿再次出现捻发感,由小腿由近心段扩散,当即给以胸外按压,吸氧,麻醉科紧急插管,持续心肺复苏,7:26分静脉推注肾上腺素2mg,血压和氧饱和度测不出,7:30再次推进肾上腺素2mg,血压测不出,与以氯化钠30ml+200mg多巴胺持续泵入,1-20ml/h泵入,根据血压动态调整,7:40分,患者自主心率恢复,心率194次/分,血压136/79mm/Hg,氧饱和度70%,自主呼吸恢复,16次/分,同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准备转入重症监护室室,但病人于不久后再次出现心率下降,自主呼吸消失和血氧饱和度测不出,经过一系列抢救无效,心电监护测出结果呈一直线,瞳孔散大,大动脉不能扣及,宣布抢救无效死亡。
6 结果
病人为糖尿病患者,入院时血糖极高,体抗力低下,且病情危重,进展快速,来院时已感染严重并伴随多器官衰竭,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7 讨论
临床上引起气性坏疽的主要为产气荚膜梭菌,其次为败毒梭菌、诺维梭菌、溶组织梭菌、双酶梭菌等[1]。此患者因长期有糖尿病史,且血糖未得到很好的控制,导致患者的免疫力低下,在发生外伤的时候未能正确的对左足进行处理,从而导致其病程从足部发展到上肢肢体均有感染,同时败毒梭菌侵入血液引起菌血症。气性坏疽的发病机制:致病菌可以产生多种外毒素(如 α毒素)和酶(胶原酶、透明质酸酶、溶纤维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等)。α毒素是一种致命的坏死性溶血毒素,可导致机体发生溶血、血红蛋白尿及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酶具有强烈的促进糖和蛋白质分解的作用,可以产生大量的不溶性气体如硫化氢和氮等,使机体组织中淤积大量的积气[2]。上述物质共同作用破坏周围组织的胶原纤维,使感染迅速沿肌束和肌肉群扩散,这也是气性坏疽蔓延的特点之一。 积气和水肿使局部组织压力骤升,血管受压引起血运障碍,加重组织的缺血和缺氧,加快细菌繁殖,使患者病情恶化。 机体吸收大量外毒素可引起严重的毒血症,直接侵犯心、肝、肾等脏器,引起休克[3]、肾功能不全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且此毒素在体内扩散迅速,,8-10 h 即可使组织发生广泛肿胀和变性坏死,同时毒素被机体吸收后又很快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全身情况可在 12-24 h 内全面迅速恶化 [4]。所以,此患者来我院短短数小时之类,连续发生休克从而导致死亡。因此,掌握此菌的特征,了解其菌体形态,能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结果,对于抢救病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产气荚膜梭菌在有氧环境下不能生存,但芽胞的抵抗力强,能在自然界中长期存活,经高压蒸汽灭菌或煮沸一小时方可把其杀灭。
参考文献
[1]梭菌性肌坏死(气性坏疽)诊治专家组 . 梭菌性肌坏死(气性坏疽)诊治意见 [ J ]. 浙江医学, 2008 , 30 (6): 664-666.DOI : 10.3969 / j.issn.1006-2785.2008.06.067.
[2]王战朝.现代创伤与急救[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5-107
[3]尹志改. 开放性创伤并发气性坏疽患者的创面治疗进展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239-240.
[4]吳在德,吴肇汉,郑树,等.外科学[M].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