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男女类风湿关节炎对比分析

2019-04-30何俊梅李刚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女性

何俊梅 李刚

【摘 要】目的:探讨成人不同性别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特点。方法:對77例男性和164例女性RA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男性RA患者起病晚(p<0.01),神经系统受累比率高(p<0.01)。女性组血白细胞低于4×10*9/L的病例数明显多于男性组(p<0.01)。女性组ANA滴度高于1:320的比率和抗SSA抗体阳性的比率也比男性组高(p<0.05)。晨僵、疼痛、肿胀和畸形关节区数以及X线III~IV期比率、关节功能III~IV级比率和其它关节外表现(脾大、淋巴结肿大、肺间质病变、胸膜炎、心包炎、肺动脉高压等)、实验室检查等虽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女性RA起病早,关节受累重;男性RA起病晚,关节外表现多。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男性;女性

【中图分类号】 R181.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4-03-220-01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1]。男性较女性少见,男女患病比例约1:3[1]。国内外均已有男性和女性RA临床表现的对比研究,有的认为两组的疾病严重程度基本相似,有的则有不同结论。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2007年3月~2018年11月以RA为第一诊断出院、发病年龄大于18岁,且符合RA分类标准的患者共241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164例作为分析对象。

1.2 方法 将所选病例按性别分为两组,对患者发病情况、关节表现、关节外表现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年龄男性组为18岁~79岁,女性组为18岁~74岁,两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男性组和女性组平均病程分别是78.00±87.71月和122.58±121.08月,p<0.01。(见表一)。

2.2 关节表现:两组关节X线III~IV期、关节功能III~IV级的比率也无显著性差异(见表二)。

2.3 关节外表现:神经系统受累男性组20例,女性组11例,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见表三)。

3 讨论

本文资料显示,男性组平均发病年龄较女性组高。尤其是50岁以上发病比率男性组明显高于女性组。这种差异考虑与性激素水平有关。睾酮可使T淋巴细胞凋亡,抑制抗体产生,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起保护作用。50岁以后的男性血清睾酮显著降低,从而减弱了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保护作用,致使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增高。有研究显示,男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睾酮低于对照组[2]。吸烟量的累积,也可能是50岁以上男性RA发病率高的原因。不仅如此,类风湿关节炎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4):265-270

[2]魏艳林,史丽璞,和雅,等.男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性激素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志.2014.9(4):95

[3]陈欢雪,王晓非.吸烟对男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脂水平和疾病活动度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3(2):356-360

[4]张露月,茹晋丽,颉晓香,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吸烟与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及相关自身抗体疾病活动关系的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6.20(4):253-256

猜你喜欢

类风湿关节炎女性
藏药内服外浴配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80例临床观察
藏药五味甘露汤联合小叶毛球莸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类风湿关节炎蒙医药治疗现状与展望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及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1世纪以来被拐卖女性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红楼梦》女性外貌美描写中的“隐含比较”修辞手法
女性与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