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之间的关系研究

2019-04-30欧阳洁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欧阳洁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8月期间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纳入分析对象95例,根据资料记录的治疗方案和用药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抗菌药物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之间关系,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资料分析显示95例患者中共计46例因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占比为48.4%,主要的抗菌药物包括头孢、青霉素、β-内酰胺抗生素药物以及氨基糖苷等药物,这些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均体现在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和药物浓度控制等几个方面。结论: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是临床中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合理控制药物用量、用法以及治疗时间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于提高临床治疗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不合理使用;药物管理

【中图分类号】 R97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4-03-126-02

抗菌药物通常是指具有灭杀或抑制细菌功能的特效药物,在临床上多用于预防、治疗细菌性感染疾病,对于微生物和相关肿瘤恶性细胞均有着明显的抑制和灭杀效果,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在为细菌感染治疗不断带来有效协助的同时,仍旧存在一系列安全问题,如药物滥用、药物使用不当等,致使人体发生多种过敏性反应,破坏人体正常的菌群,造成安全隐患[1]。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其现状、存在问题及影响,探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策略,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建设性意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从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95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泻以及体温异常等不良反应情况,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3例,年龄1~73岁,平均年龄(34.8±6.7)岁,治疗时间1~14d,平均治疗时间(7.5±2.6)d。

1.2 方法

整理分析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对患者的疾病情况、处方、用药剂量、时间以及方式等进行数据的整理和讨论,结合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和具体的临床表现对药物影响进行评估,统计出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类别,以此作为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治疗后不良反应之间的紧密关系。

2 结果

2.1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类别

临床治疗中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95例患者中共计46例因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占比为48.4%,具体的抗菌药物种类及占比情况如下表所示,详见表1。

2.2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原因

整理46例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所致不良反应发生患者的相关资料,发现药物的浓度控制、滴速等是造成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分析结果详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医学技术和医疗水平均有显著的提高,药物种类和疗效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药剂调剂差错率情况体现在患者的投诉率上,也是最大的衡量工作服务质量的标准之一,可以看出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与效率,如果难以去衡量患者对于药剂调剂的纠错率,那么具体的服务质量就更加难以去衡量[2]。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抗菌范围和程度是抗生素类药物分类的标准,包括有广谱类、抗革兰阴性和阳性抗生素药物,其中广谱类抗生素的应用范围和作用效果最大[3]。

临床治疗过程中,因其适应性强,因此在多种疾病中均有所应用,如头痛发热或喉痒咳嗽等症状中,存在优先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情,但仍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但临床研究中,对滥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危害研究较少,重视度不高,最新研究发现,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50%的抗生素存在滥用情况,同时,因我国因对抗生素药物无强制性管制措施,临床用药过程中,抗生素药物的滥用度高达80%[4]。同时其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中,抗菌药物所致占比较大,滥用药物和剂量不规范是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抗菌药物的种类繁多且特性不同,在个体差异上有明显表现,针对治疗对象的耐受程度、吸收效果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是保证治疗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前提;近年来针对此特性,药学干预研究不断深入,其本质在于掌握适应证、明确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即可有效提升安全用药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率[5]。本次研究发现,通过临床药学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抗生素合理使用率,明确选药途径,提升适应症用药水平,严控用法用量,指导安全用药水平,减少耐药性产生的多种不良后果,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是抗生素药物的使用率達到最大化,避免二重感染,保障安全用药

综上所述,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占比最大的是抗菌药物使用导致,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因素较多相互影响,因此临床中应用加强用药管理及质量提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促进医患关系的稳定,避免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肖东英. 150例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研究[J]. 上海医药, 2017, 38(23):49-51.

[2]张辉.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探讨[J]. 中国处方药, 2016, 14(8):46-47.

[3]完晓建, 杜洪玲.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 11(5):24-25.

[4]张涛, 樊点莲.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合理用药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 17(2):278-279.

[5]梁计林.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458例调查[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6, 16(12):1844-1845.

猜你喜欢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某院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合理用药评价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分析
微量激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