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促学构建有效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2019-04-30刘中敏

课外语文·下 2019年3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有效教学小学语文

【摘要】“问”是教学的载体,是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切入口。小学语文以问促学的教学构建,契合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也盘活了僵化的课堂教学。本文从针对性提问、探究性课堂提问和延伸性课堂提问三个方面,论述了以问促学视域下有效小学语文教学的构建 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以问促学;有效教学;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问”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求教师的“问”要立足教材、面向学生,通过“问”的创设,导入教学要素,促进有效教学的生成。小学语文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要优化传统教学模式,在“问题”因子的引导之下,盘活僵化的课堂。学生的“学”要激发,更要有效引导,在以问促学的教学构建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通过自主探究、任务实践等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以新课改理念为导向,通过开放式语文课堂的创设,更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环境。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出发,就如何实现以问促学的教学构建,做了如下具体阐述。

一、紧扣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展开有针对性提问

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在以问促学的构建中,应紧扣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通过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实现开放式有效教学的生成。针对性提问设计,旨在针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通过互动式问题因子,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提高教与学的互动性。首先,教师的“问”要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通过问题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次,针对重难点知识,合理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输入的有效性;再次,针对小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创设趣味性提问,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力。例如,在《乌鸦喝水》的课时教学中,教师的课堂创设,要求学生的积极配合,通过问题引导,启发学生的思想认知。但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于教师的“教”缺乏兴趣,且课堂氛围沉闷,缺乏教与学的有效互动。为此,教师在问题创设中,应立足教学现状,针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通过针对性的问题创设,打开教与学的切入口,让学生的“学”更加积极主动,形成高效语文课堂教学。

问题1: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大家读一读课文。

学生带着教师的问题,展开课文阅读,让学生对文章形成初步认识,同时也让学生在阅读中激发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为问题的进一步引导创设良好的条件。

问题2: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渐渐升高呢?

问题3:什么乌鸦放进瓶子里的是“小”石子?而且要“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呢?

教师的问循序渐进,并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在逐步引导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并为文章主旨教学的生成创设基础条件,提高学生对文章脉络、主旨意义的深入学习。教师的教不是单一的知识灌输,而是需要针对教材内容、学生个性发展及认知水平,合理导入语文知识。

二、有效拓展学生发散思维,展开探究性课堂提问

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有效语文教学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保障。因此,在以问促学的教学构建中,教师应开展探究性课堂提问,在探究式问题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維。小学生思维活跃,在开放式的探究空间,能够点燃其发散思维的火花。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思维,在探究性教学空间,创设探究问题情境,促进有效学习的生成;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与“惑”,在开放式的探究课堂中,善于抓住“动态生成资源”,积极引导学生大胆思考,有效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从“厄运”出发,通过关键词、重点句,设计探究性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发散思考,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问题1:同学们,你们读懂了什么?

教师的问直截了当,通过学生自主阅读的情况反馈,为探究性问题的创设提供依据,进而更好地立足学生的“学”,为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问题空间。

在问题1的反馈之下,教师紧扣文章内容,将问题2、3作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切入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此外,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教师给出文章内容板块:

板块1:出世《国榷》不易;板块2:丢失《国榷》打击;板块3:再写《国榷》艰辛。以清晰的脉络,让学生的“探”更有目的性。

问题2:谈迁的厄运表现在哪些地方?

问题3:谈迁有什么样的信念?

学生在问题2、3的探究中,一方面需要紧扣文章内容,强化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基于发散思维,就《国榷》的出世——丢失——再写的发散思考,从中深刻领悟“厄运”“信念”两个关键词,得出文章主旨意义。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展开延伸性课堂提问

语文课堂不应拘囿于教材,应在延伸性课堂提问中,拓展有效教学空间,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首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培养语文学科情感;其次,教师的“问”,要引导学生善于从问题分析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语文学习更加丰富多彩,能够让课堂教学有效延伸;再次,从教材内容出发,立足已学知识内容,将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拓展,让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更加开阔。例如,在《最后的姿势》的课时教学中,教师的问题创设,不再拘囿于教材,而是让学生通过课外自主学习,了解“汶川大地震”,并收集有关此次地震中感人的英雄故事,让学生的学更加丰富。

问题:大家能说说你们知道的关于汶川地震的感人故事 吗?学生在教师“问题”中,通过自主学习,完成问题任务,同时也带着文章学习的情感,全面了解汶川地震,让学习更加深入,懂得“感恩”,感受时代“英雄”精神。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设,应从“问”出发,紧扣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立足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在开放式教学空间,生成有效语文教学。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应从“新”思考,在新的教学视域中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殷顺友.浅谈以导促学,构建有效语文阅读教学新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6(4).

[2]吴建民.以“问”促教,以“探”促学——初中语文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2).

[3]曹秀丽.以精问促深思——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有效性分析[J].中华少年,2017(8).

[4]刘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课外语文,2017(10).

作者简介:刘中敏,1970年生,大专,安徽六安人,小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有效教学小学语文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