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语文遇上STEAM教育理念
2019-04-30曹帅
【摘要】“跨学科学习本是人类的一种古老的学习方式,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被赋予新的教育价值和意义而成为新颖的学习方式。”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随着信息时代技术的进步,各类学科趋于综合表现形态的变化,而生成跨学科学习的教育理念,由此产生相对完善的STEAM教育理念。
【关键词】语文;教学;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2009年,美国政府开始提出教育改革方案,STEM教育模式应运而生。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研究者们逐渐发现以科技工业为重心的STEM教育不能满足教育对创造力和原创力的培养,于是由STEM转化为STEAM。“STEAM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的缩写。”STEAM教育强调跨学科和整合性,开展STEAM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传统课程教学的设计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一、STEAM教育理念对语文教学的启发
传统的语文教学,在教学形式上,主要是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向学生讲授知识;在教授内容上也是相对独立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学习内容较为单一。随着新课标的制定,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课内、课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参与度。但由于种种原因,对于高中的语文学习,许多基础薄弱,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的同学,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仍然不尽如人意。随着现代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呼唤,基于STEAM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与STEAM教学相融合为传统语文教学提供了有益的范式。
二、基于STEAM的语文教学案例和设想
“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课要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并通过语文应用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STEAM所传递的跨学科领域强调教学内容的多元角度,就是要打破单一学科、单一领域的框架,不仅有助于学科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更有助于系统性的思维的养成。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基于STEAM理念的语文教学有几个维度的实践和设想。
(一)语文教学与美术的融合
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被称作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选自北京版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必修五第二单元。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表现与讽刺”,即通过课程的讲授让学生理解表现主义文学的特点。在讲授《变形记》时,由于学生对西方表现主义的特点不甚了解,如果直接进入课文,学生不能充分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更无法感知其表现主义特色,因此,在讲授课文前,将西方表现主义美术作品的欣赏融入语文课堂作为导入环节。
设计为学生展示蒙克的画作《呐喊》,学生描述画面并交流观看的感受,当学生体会到不安、焦虑、恐惧的时候,为学生明确表现主义艺术的特点,即强调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强调主观至上,否定客观现实,反对艺术的目的性。带着对表现主义的直观的认识再进入小说文本,对表现主义作品《变色龙》的写作特点会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二)语文教学与音乐的融合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有时也需要音乐辅助教学,例如配乐朗诵。但在STEAM理念下的学科融合则不止于此。先秦时期的很多诗歌作品都是诗、乐、舞的结合,汉乐府更有以唱和诗的传统,因此在讲授《诗经·秦风·蒹葭》的时候可以采用歌唱的形式代替诵读,用鲜活的音符传唱文学经典。
苏轼的《前赤壁赋》这首赋的教学重点是品味诗歌中的语言之美,体会其中的情景交融。辞赋的第一部分呈现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 横江,水光接天”的悠然美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景物意象的表达能力,授课前设计制作一段音像视频,视频画面为清风明月中苏子与客泛舟赤壁江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此时苏轼的情感,从几首背景音乐中截取几段旋律加以整合,作为画面的背景,为这清冷的月夜增添几分韵致,对学生的景物描述起到了极大的启发作用。
(三)语文教学与历史的结合
所谓“知人论世”,任何一篇文章的产生都无法脱离其创作背景,特别是古典和现代文学经典更离不开其特殊的历史和政治语境。为了理解作品,甚至是读懂作品,必须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演变历程。
南宋词人辛弃疾素有“掉书袋”之称,词作中善于用典,读懂他的词作需要大量历史典故的积累,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尤甚。短短数行就包含着“孙权继位江东之主” “南朝宋武帝刘裕两次北伐收复失地”“宋文帝刘义隆北伐遭到重创”“霍去病远征匈奴”“拓跋焘南下”“廉颇老矣”等多个历史典故。在进入词作之前,先要把这些史料提供给学生,同时结合词人创作时南宋特殊的历史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辛词所要表达的内容。
另如,讲授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归园田居》的时候,同学们对陶渊明“性本爱丘山”的理想与多次出世为官的行为矛盾产生怀疑,如果单纯介绍东晋官场黑暗,同学们并不能够信服,于是需要结合东晋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社会的门阀制度进行剖析,同学们不仅印象深刻,而且对于陶渊明人生选择的理解也会更为深刻。
(四)语文教学与数学的结合
语文和数学看似南辕北辙的两个学科,在统整理念的影响下,仍然可以实现科学的结合。事实上,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随处可见数学内容和数学思维的参与。例如日常教学中的病句练习,在语言表达中 “减少”不能与“成倍数”结合即是运用了数学知识。
记忆力的养成和学习成效存在极大的关联。与数字相关的诗歌最容易记忆,例如宋代诗人邵雍的《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随着数字的顺序,脑海中煙雾缭绕的景致便依次呈现。另如讲授诗歌《白头吟》时,必然绕不开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凤求凰》、“当垆卖酒”这些千古佳话,卓文君创作的数字诗“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让后世读者读到了卓文君的情深一片,更看到文君的咏絮高才。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杂糅数学知识则会事半功倍。
(五)语文教学与科学、技术的结合
在科技导向的新时代,语文课堂也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新知与传统文化之间寻求和谐与平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网络、iPad、VR等科技手段或产品已经走进语文课堂,成为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语文课堂与多学科融合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方式。
讲授《前赤壁赋》时,为了导入文章对清风明月之境的描写,课前利用网络技术制作PPT页面,为学生介绍山东泰山石崖上的刻字,以及郭沫若对其的妙解,并用PPT手段合成文字“风月”,取其意“风月无边”,由此导引出本课的讲授内容。在这里运用的科技手段对课堂内容的呈现,尤其是课堂效果的营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講授老舍的话剧《茶馆》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剧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老舍所传达的历史思考,在学习讲授之余,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其间为了让学生回味与揣摩自己的表演,也为了留下同学们美好的青春回忆,在表演的过程中会用摄影机进行拍摄,不仅仅是录制的过程,包括后期的剪辑、合成和制作都包含了科技常识和手段,正是有了这些学科知识的辅助,语文课堂才会日益丰富、充实和鲜活。
此外,语文还可以与政治、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跨学科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探究、批判和创作,也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
三、任课教师的使命与责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跨学科教育理念的引入在给教育改革带来新的方向,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启示的同时,也给任课教师留下了崭新的课题。教师为了更好地承担新课程,更好地接受新理念,必须自觉地进行自我完善,不仅要对本学科的内容做好坚实而精深的探究,更要对其他学科进行广泛的涉猎,不断地提升自身学养,不断完善知识架构。
在STEAM理念的影响下,未来的课堂也许将会不局限某一学科,而是多学科教师为某一个项目目标共同授课,分工协作。这不仅需要教师加强自我提升的意识,更需要转换角色,作为一名引导者布置任务、激发兴趣、指导探究,开展STEAM教育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趋势,在对新教育理念的探究与应用的道路上,我们任重道远,不会停歇!
参考文献
[1]陈怡倩.统整的力量:直击STEAM核心的课程设计[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曹帅,女,1984 年生,辽宁鞍山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