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探讨

2019-04-30黄惠珍

文理导航 2019年15期
关键词:空间观念小学数学策略

黄惠珍

【摘 要】空间观念是小学生应具备的素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对此加以重视。良好的空间观念,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几何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空间观念需要诸多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支撑,因此,教师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引,多举措培养学生的抽象、想象、逻辑推理、运算分析等综合素养,从而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提升、强化良好的空间观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学科核心素养,而空间观念的养成则需要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各方面结合作用,因此,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中,教师应侧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侧重引导学生的观察,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让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質,进一步提升空间观念,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

观察是空间观念养成和强化最直接的渠道,小学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物、观察图形。会观察主要是指学生懂得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顺序进行观察,并能够举一反三。通过日常教学中有侧重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有效锻炼孩子们的空间思维能力,从而形成空间观念。在实践教学中,低年级教学应尽量用实物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而高年级教学则应以实物+图形,侧重以抽象图形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应在课前准备易于操作的教学道具,在课上分发给各小组,然后进入课堂讨论、提问环节,为学生列出任务提纲:说一说实物或图形的基本特征?若从不同角度、顺序观察,介绍一下你看到的实物或图形有什么不同?学生带着任务对实物或图形进行探究,小组内轮流进行实物接触、体验、观察,然后通过组员间的提示互补,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的观察效果。

例如,开展“认识图形”教学时,教师可在课前准备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实物图形,在课堂上分发给各小组,让孩子们以小组的形式对各式图形进行观察认识,看一看、摸一摸每种图形的特征,并对图形间的异同进行对比,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介绍各图形的特征,组内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回答。最后,让孩子们结合刚刚总结的图形特征,独立对照实物图形进行剪纸制作,组内比一比,说一说对方同学剪得怎么样,有哪些错误或不足。通过引导学生对实物图形的观察、体验、动手制作,让孩子们充分认识了各式图形,在脑海中形成了各种图形基本的空间特征,进而有效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引导学生开展想象,促进空间想象能力的拓展

良好的空间观念需要空间想象能力作为支撑,随着想象能力的提高,学生的空间感悟素养也会随之提升。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对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更是提不起精神,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需要教师切实了解孩子们的空间想象水平,以包容的教育心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筋思考图形的各个方面,发挥想象能力,探究和理顺图形的空间位置关系,逐步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促进空间想象能力的强化提升。

例如,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时,教室可先引导学生想象一下生活中的哪些物品是长方体、哪些物品是正方体,长方体物品为什么不制作成正方体呢?这个问题并不难,教师可以利用孩子们爱表现的心理,以抢答的形式让学生介绍想到的物品,这时,教师可以稍加拓展:“某同学,你的回答很好,请发挥想象再介绍一下哪些物品是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结合在一起,综合利用的呢?二者的形状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起到什么作用呢?”学生会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待学生发挥想象介绍完生活中长方体与正方体相关物品后,教师应及时展开形成性评价,对学生介绍的情况予以点评,以鼓励为主、委婉加以指正。同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几种生活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结合的物品,如学生特别喜欢的魔方单个和整体都是正方体,每相邻的两个结合则是长方体。同样,还有常见的建筑用砖,一块是长方体,几块合起来即是正方体。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挥自己的想象介绍生活中的物品,再进行想象拓展,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空间观得到强化。

三、引导学生认清事物本质,促进空间感悟能力进一步深化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需要引导学生从事物的本质入手,抓住物体的基本特征进行几何图形的抽象,让学生根据想象出来的几何图形进行描述,说明物体的方位及物体本身和特体间的相互位置,让学生认识到物体是运动、变化的,要以运动的眼光描述图形,进而从事物的本质理解分析图形本身各部分、图形与图形之间的空间关系。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开展富有挑战性的活动,鼓励孩子们勇敢地对图形的空间数量关系进行探究,不要怕出错,只有通过错误的反衬才能逐步深入理解空间事物本质,引导学生获得一个从“简单认识”到“深入认识”的过程。稍添难度,为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促进学生以数量衡量每一种关系,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只认识图形的表面特征,而未能从概念、数量等方面形成空间思维观念,影响空间观念的扎实形成。例如,低年级学生学习“认识角”时,为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从空间上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认识角,可在向学生介绍完角的概念及“点”“边”等相关名词后,引导学生运用A4纸动手操作制作各种角,教师在学生折角、找角时予以指导:“请大家分析一下,角的大小与两条边是什么关系?”让学生将制作的角举起来看一看,从空间上审视角的特征,形成空间的认识。然后,让学生看一看身边的课桌、书本等物品所有的角,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角”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为了让学生深入认识角的空间数量关系本质,可以简单将稍高年级的直角90度、锐角小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平角180度、周角360度等相关知识渗透给学生,只为学生能够在空间本质上更为真实地认识角,懂得角有具体数值大小,且在空间数量关系上可以彼此转换,进而在“角的认识”上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

四、引导学生扎实开展问题解答,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空间观念

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多是浅显的认识,真正“较真”时,孩子们多是吱吱呜呜不敢肯定,究其原因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较少,只有让学生在解答实际问题中不断锻炼空间思维能力,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地运用和创造,学生在脑海中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图形的空间表象,才能促使学生建立起扎实、可反馈输出的空间观念。例如,学生在计算长方体表面积时,总是按照公式进行套用,这种机械性的运用并未按照空间规律解答问题,学生一旦忘记了计算公式,则很容易出现错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长方体实物辅助学生解答其表面积问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到讲台前仔细看一看长方体道具,可以用手感受一下各个面及角的关系,然后在解答相关问题时撇弃公式,回忆亲眼看到的长方体,反复解答这一类问题,通过学生回忆长方体的空间形状,在解答实际问题中反复运用,进而较好地强化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无定法,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需要教师深研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营造兴趣浓厚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记忆图形的空间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想象、创造,进而切实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

【参考文献】

[1]朱明侠.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把握和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8

[2]刘莺.浅谈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J].学周刊,2015.34

猜你喜欢

空间观念小学数学策略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微探
发展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初探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