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

2019-04-30牛小林

文理导航 2019年15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牛小林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小学数学是一个重要科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和逻辑思维能力,不但能让学生掌握更多数学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为顺应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快新课改实施的现状,数学课必须按照新课改要求进行改革,数学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建立自主学习课堂与素质教育发展趋势相统一,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以此来改善教学效率,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构建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和普及,小学教育从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向现代化教育模式转变,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课堂成为小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

一、自主学习课堂构建的内涵及意义

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科目,数学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建立自主学习课堂指的是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学习,促使他们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建立自主学习课堂与素质教育发展趋势相统一,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教学质量,还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当学生的学习意识增强后,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数学教师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构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途径

(一)创建有效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良好的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近年来,学生获得的学习资源不断增多,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重视教学情境的营造,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一些数学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弱,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许多学生会对数学产生厌烦心理,因为抽象性是数学的一个显著特点,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其抽象思维尚未形成,在学习某些数学知识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较多,如果数学教师不能够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就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数学教师开展教学工作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数学教师可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确保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尽量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良好的体验,这不仅有利于推动数学教学的开展,还能够进一步改善课堂教学成果。

比如,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时,一些学生缺少想象思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几何知识中的基本知识,如果学生无法掌握该知识,在学习一些相关知识时就会遇到阻碍。为此,数学教师可建立良好的自主學习课堂,通过营造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数学教师可运用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工作,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意识。首先,教师可列举一些物品,例如,讲台、黑板、铅笔盒、书桌等,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些物体的平面构成;其次,引导学生参与分析活动,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之后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知识,营造教学情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实践中获得良好的成果。

(二)构建良好的自主学习平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该对自主学习平台的建立投入足够的关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此作为基础,推进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数学教师在建造自主学习课堂时必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数学教师可从多个方面建立自主学习平台。

一是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运用多种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与互动,通过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向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师生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教学成果的获得,假如课堂氛围非常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无法得到激发,此时即使教师花费较多精力开展教学活动,也无法取得理想成果。数学教师在课上和课下都应该重视学生发挥的作用,与学生进行多方面的交流沟通,当学生信任和尊重教师后,教师才能够在教学中获得良好的成果,并顺利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二是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采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采用一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数学科目是小学的一个重要科目,为顺利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教师必须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构建科学规范的自主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参与自主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采用小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抽象思维习惯,在学习数学科目时遇到的困难较多,采用小组学习方法,能够将学生的智慧聚集在一起,同时采用讨论、分析、思考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其思维空间,帮助他们掌握数学知识。在学习“三角形”时,三角形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制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框架,之后小组成员亲自动手拉动三角形和正方形,通过参与这个小实验,学生能够对三角形的稳定性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能够掌握该知识点。

(三)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信心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构成,许多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没有重视教学评价发挥的有效作用,这导致许多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为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有效利用教学评价,通过开展教学评价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帮助他们改正缺陷,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在开展数学评价活动后,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思维、学习态度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通过评价这些内容,学生可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并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教师应该及时肯定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良好成绩,以此来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

三、结论

通过分析可知,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对学生的主体性投入足够的关注,通过建立自主学习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帮助其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芳.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8):92

[2]樊庆林.如何构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8(01):138-139

[3]孙敏.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01):143

[4]林小燕.构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模式[J].学周刊,2017(28):98-99

[5]刘志江.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模式[J].学周刊,2017(23):63-64

[6]董清.让学于生,打造“自主学习型”小学数学生态课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5):50

[7]顾丽华.探讨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7(14):139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