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耳饰分类及发展历程研究
2019-04-30于海燕王雨娴雷威
于海燕 王雨娴 雷威
摘 要:中国古代耳饰作为首饰,首先起到人体美化的功能,表现为妆点妆扮、自我炫示、吸引异性的作用。但在古代,追求美是统治阶级或极权阶级的特权,所以中国古代耳饰也具有表现社会地位、显示财富及身份的重要功能。而耳饰有损于身体,作为一种特殊的首饰门类,在中国古代首饰发展历程中,其兴衰及种类的发展是首饰中起伏最大也是最具有特色的。文章从材料材质、加工工艺、地域文化及时代背景等多层次交融重叠中探讨耳饰款式及文化的发展与动因。
关键词:中国;穿耳;耳饰;女性;政权
中国耳饰的历史久远,种类丰富,主要有玦、耳珰、瑱(充耳)、耳环、耳坠、丁香、耳钳七大门类。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大量出土过质料不同、形状各异的耳饰。由于新石器时代盛行玉石文化,该时期的耳饰也多与玉石有关,且男女均有佩戴。历史步入周代后,随着礼学的发展,中国古人注重保持身体的全形,“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需要穿耳佩戴的耳饰在中原汉族地区呈现衰退现象,耳饰的发展在汉族地区跌入谷底,这种状况从周代一直延续至盛唐。到了宋、元、明、清时期,世俗地主阶层逐渐发展,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影响力,导致世俗化的审美被上层社会认可,表现为追求世俗风趣、耽于修饰、注重感官享受的审美趋势。同时,理学思想的发展成为禁锢女性、压制女性的道德枷锁,使男女之别极端化。耳饰作为女性的标志,被社会各阶层推崇,女性穿耳之风空前流行。民国时期,穿耳佩戴的耳饰作为旧思想的遗毒,被接受西式教育的新女性抵制,中国各地也开始陆续发布废止穿耳的禁令,穿耳耳饰越来越少,出现了夹钳这种耳饰新品种。当今社会,耳饰仍然是女性追求美的重要装饰品之一,而是否穿耳已经完全成为一种自主的选择。由此可见,中国古代耳饰的发展与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息息相关。本文以中国古代意识形态的演变为主线,从神权政治、贵族政治及士大夫政治三个阶段阐述了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耳饰意蕴、形制、材质、用途的承传与变化。
1 神权政治——耳饰的繁荣
新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无法解释自然现象,相信人的命运与自然现象紧密关联,萌生对自然现象的崇拜,因而神权政治盛行。新石器时代,先民将饰品作为与天地通灵的象征,并且坚定地认为玉是可以使人沟通天地神灵的重要媒介之一[1]。因此,佩戴饰品在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中十分盛行,且多为玉制饰品。新石器时代男女均有穿耳戴耳饰的习俗。此时期的耳饰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耳珰,先在耳唇上穿大的圆洞,再将腰鼓状耳饰插入,如江苏常州圩墩村遗址中滑轮状的耳珰、大连郭家村遗址中的扣状陶耳珰和沈阳新乐遗址出土的煤精耳珰(图1)。第二种是玦,环形带有缺口的扁圆形玉饰,象征“天圆地方”。玉玦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分布范围极广,如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内蒙古兴隆洼遗址、杭州河姆渡文化、太湖流域的崧泽文化(图2)、四川的大溪文化以及东南沿海的史前文化中都有玉玦出土。第三种耳饰多以各种形状的绿松石及玉制品为耳坠,造型为鱼形、锥形、三角形和环形。在西安半坡遗址、辽宁阜新胡头沟遗址、山东大汶口遗址、江苏花厅遗址和四川大溪遗址中均有出土,但分布不如耳珰及玉玦普遍。
进入夏商时期,由于中央政权的建立,君王成为古代国家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对自然现象的崇拜逐渐转化为对君王的崇拜,神权政治出现动摇及衰败现象[2]。耳饰在夏商初期仍有一定的延续,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龙形玉玦(图3)、河北蔚县夏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耳环。商中晚期后,中原地区出土的耳饰较少,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仍有耳饰出土,多为金质耳饰,出现了环状形制的耳饰——耳环,如内蒙古敖汉旗的周家墓葬出土的金耳环、陕西清涧沟寺墓出土的金耳环、北京平谷刘家河商墓出土的金耳环(图4)等。综观此时出土的穿耳人物形象,主要是以神人及奴隶形象为主。神人巫师佩戴耳饰具有一定祭祀意义,而奴隶佩戴耳饰则带有明显的惩罚和地位卑贱的标志[3]。由此可见,夏商集权政治取代神权政治后,穿耳成为奴隶和刑罚的标志,因而出现全面衰退现象,尤其在中原汉族中已不再流行。
2 贵族政治——耳饰的衰败
贵族是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中享有政治、经济特权的阶层,贵族的出现标志着贵族政治的盛行[4]。中国古代的贵族真正出现于周代,到了汉代达到鼎盛,指具有世袭爵位和领地的各级封建主,主要是皇室的宗族子弟和功臣。中国古代贵族一般都追求文化教养,严于自律,珍惜荣誉,且具有知性与道德的自主性。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以德为先,提倡“以礼制欲”,以个体人格和生命的自由为重,提出“全德全形”为女性美的最高境界。其中“全形”便是指在形体上保特完整,反对雕饰[4],认为穿耳是会破坏身体的“全形”,从而失去了天然美。同时,穿耳带环被认为“乃贱者之事”,是“蛮夷所为”“不孝”的表现[4]。因此,自周朝开始,经历汉唐盛世,直至五代,耳饰在汉族人的生活中是极其没落的。出土的这一时期汉族人物形象资料中,佩戴耳饰的人物形象是非常罕见的。即使有,也多为下层奴仆或少数民族。
在这个礼制至上的贵族政治阶段,为了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同时不违反礼制,周代出现了一种很特别的耳饰,称为“充耳”,又叫做“瑱”。它是戴冠或者插簪时,以丝线垂在头两侧,长度正好垂在耳际,以塞住耳朵的玉饰,男女均可佩戴。充耳除了起到装饰的功能,还具有礼仪的象征,表示人们不该听的事情不要妄听。充耳自周至秦汉、魏晋南北朝以及初唐,被上层社会的女性接受,已成为一种制度规定下来。到了明代,冠冕垂充耳仍然沿用,清代由于废除了冠冕,充耳才退出了政治舞台[5]。自周代至前唐,中原地区女性的耳饰出土较少,一些少数民族仍喜欢佩戴穿耳耳饰[6],如秦汉西南苗族和傣族佩戴的耳珰(图5)、汉代匈奴的金丝耳环、南北朝的鲜卑民族的金耳环等。总体上,自秦汉至前唐,与神权有关的耳珰、耳玦逐渐消失,耳饰形制主要为充耳、耳坠和耳环,充耳多为玉石,耳环多为圆形金制,耳坠多为玛瑙、绿松石、琉璃、玉石等串连而成(图6)。
3 士大夫政治——耳饰的复苏
中唐以后,科举制度成为选拔新官员的途径。大批来自中小地主阶层和农民阶层的知识分子通过参加考试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成为中国士大夫阶层,导致原来的贵族政治被士大夫政治取代。士大夫政治在中唐提出,晚唐得到巩固,宋、元、明、清时期盛行[4]。士大夫来自不同的阶层,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众多人数,其注重世俗生活体验和官能感受追求的审美追求,也逐渐得到上层社会的认同,取代了过去单一的贵族审美[7]。对于女性的审美趋向柔弱而矫饰,追求世俗风趣,耽于修饰,追求繁缛以显富贵。耳饰作为美的重要装饰品重新被人们接受,并进一步发扬光大。
另一方面,科举可以改变普通阶层男人的命运,加上宋代开始推崇的程朱理学导致女性地位没落,使男女之别走向极端化。程朱理学的兴起,不仅在思想上对女性提出约束,如严酷的贞节观;在身体上束缚也增强,如缠足、穿耳。此外,穿耳除了使男女极端化外,还对女性起到警戒的作用。由此可见,穿耳之所以从宋代开始在汉族女性中流行,与科举及理学的兴起导致的女性地位没落有密切关系。穿耳耳饰自宋代复苏流行后,再经过与辽、金、元等原本就佩戴耳饰的异族常年征战、错居与交流[8],及至明清,在汉族女性中出现了无人不穿耳、无人不戴饰的局面。而且,自宋至明清,各朝代的耳饰与历史审美的趋势紧密相连。
宋代女性耳饰整体风格趋向世俗化,形制更为繁缛,题材和图案都带有一定美好的寓意[7]。耳饰多为耳钉、耳环和耳坠,基本上以黄金为材质,如江西彭泽宋墓出土的S形金耳环,江苏无锡宋墓出土的花卉、瓜果造型的金耳环,浙江衢州南宋墓出土的葵花形金耳环(图7)。辽金至元朝,都是以北方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政权,因而男女都有穿耳佩戴耳环的习惯,造型和图案上体现了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8],如辽宁建平辽墓出土的鱼龙形金耳环、凤形金耳环(图8),契丹族独有的U形耳环。除了金、银材质外,还用玉制作耳饰,如飞天纹饰玉耳饰等。明代的耳饰大多崇尚轻巧,既用耳坠又用耳环,这一时期流行茄子形、葫芦形和灯笼形的耳环[9]。还有一种珠饰,由一颗或多颗的串珠组成金耳环也很受欢迎,如江苏扬州明墓中出土的穿珠金耳环。除耳环外,明代的耳坠在耳环的基础上演变而来,一般上部为圆环,环下缀一组饰品,如明定陵出土的10件精美的耳坠(图9)。明末清初,耳饰中出现了一种以丁香花为题材、十分小巧的耳饰,称为“丁香儿”(图10),十分流行。清代的耳饰制作精美,取材广泛。无论是满族还是汉族,戴耳坠的现象十分普遍。佩戴者一般无需取下耳环,只要换掉底下的坠饰即可[10]。坠饰的设计多为一些有趣的形状,如凤凰、核桃、葡萄、鸟笼、花朵等。皇宫妃嫔耳饰一般为珍贵的宝石、翡翠、玉石、珍珠、珊瑚等,再饰以金银,精美绝伦,如清宫廷妃嫔点翠珊瑚米珠寿字耳坠(图11)、金镶珍珠翡翠耳环等。清皇宫的满族女性还有一耳带三件耳饰的习俗,并且称环形穿耳洞的耳饰为“耳钳”(图12)。民间富裕人家的女性通常用银、铜制造,外层鎏金,材料虽不如皇宫珍贵,但造型和装饰手法有独到之处,如江苏泰州博物馆收藏的花篮形耳饰。此外,明末的“丁香儿”仍是清代女性喜爱的耳饰。
4 结论
总体来看,中国古代耳饰的发展与女性地位是息息相关的。在神权政治下,神和人地位极端化,人的地位远低于神的地位,所以人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展示对神的崇拜,包括伤害身体——穿耳佩戴具有祭祀意义的耳饰。在士大夫政治下,男性和女性的地位极端化,女性地位低微,只能通过繁缛的妆饰吸引男性。此时期,穿耳耳饰作为女性的标志,同时又是精美的装饰品,被各阶层女性接受和推崇。而在贵族政治下,讲究礼制思想,对女子的束缚相对来说是比较薄弱的。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把女性的内在美称为“德”,外在美称为“色”,提出“重德轻色”,所以这种破坏身体穿耳佩戴的耳饰被摈弃。总之,耳饰首先作为首饰,最本质的功能是对人体的美化和装饰。但由于社会阶层的存在,这种装饰功能成为统治阶层的特权,受到不同朝代统治阶层审美观念的約束。因此,耳饰的发展及演化历程,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统治阶层文化的转变和兴衰。■
参考文献
[1]叶舒宪.珥蛇与珥玉:玉耳饰起源的神话背景——四重证据法的玉文化发生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2(1):1-10.
[2]陈东杰,李芽.中国原始社会耳饰研究[J].中原文物,2012(2):48-53.
[3]王嵘旭.新石器时期玉玦的造型分类及在耳饰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7(5):288.
[4]李芽.中国古代耳饰研究[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13.
[5]李芽.唐代耳饰研究[J].服饰导刊,2012(1):14-18.
[6]李芽.汉魏时期北方民族耳饰研究[J].南都学坛,2013(4):15-23.
[7]许静.宋代女性头饰设计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8]党郁.北方地区耳饰初论及相关问题的探讨[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0.
[9]李芽.明代耳饰款式研究[J].服饰导刊,2013(1):13-22.
[10]刘馥凝.清代后妃黄金首饰赏析[J].中国宝石,2002(2):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