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鉴定所见饶州镜札记

2019-04-30马建梅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5期
关键词:铜镜铭文合金

马建梅

摘 要:铜质是铜镜鉴定的重要因素,鉴定所见宋代饶州镜质地精良,既有饶州镜自身的因素,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工艺背景,可让我们反思历来对宋镜质地、成分、锈蚀的认识。而宋镜成分存在多种合金配比,值得注意和考虑。

关键词:饶州镜;合金配比

我国最早的铜镜发现自齐家文化,之后一直延续使用至清代,中间未曾有缺失,可谓源远流长。铜镜在各时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墓葬断代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鉴定工作中也是极为常见的一大类。除形制、纹饰及铭文外,铜质是铜镜鉴定的重要因素。铜镜质地在各个时代差异明显,尤其是唐以前的铜镜与宋以后的铜镜。繁重的工作中,在目前技术手段缺失的情况下,要求从宏观视觉上迅速做出判断。故日常工作中判定宋代铜镜,铜质是极为重要且明显的一个因素。日常所见宋代铜镜锈蚀后质地色泽多为灰绿色粉锈、灰绿色土锈、黑灰色、银白色、黄褐色等,叩击声音多沉闷,材质多轻薄。

近年鉴定工作中曾遇到一面饶州镜,墓葬年代为宋代,同出的器物有青白釉瓷器、歙砚及太平通宝铜钱等。该镜品相甚佳,质地精良,与平时常见的宋镜铜质明显不同。其形制为六曲葵花式,小钮,钮右侧长方形铭框内铸有“饶州新桥许家青铜照子”两行十字铭文,葵花边较为平缓,直径约14.5厘米。铜质色泽略呈灰黑色,叩击声音清脆,与常见宋镜迥异。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饶州镜自身的因素,更具广泛的社会工艺背景,可让我们反思历来对宋镜质地、成分、锈蚀的认识。

该镜并非科学发掘出土,墓葬信息缺失,同出器物没有年款,首先需要对具体时代进行推断。宋代铜镜的分期,根据镜形的变化一般分为三个大的阶段或者五期,只是具体的划分各家有所不同。《岩窟藏镜》分为三期:北宋初期,北宋时期,南宋时期。李恒贤在《试谈宋元明铜镜的鉴别》中将伴出墓志和铸有年款的铜镜作为标准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北宋熙宁前,第二阶段自元佑年间开始,第三阶段从南宋乾道年间开始[1]。第二阶段为改变唐镜形制的阶段,将八曲八棱改为六曲六棱形,将棱形改为委角,改大钮为小钮等。南宋乾道(1165—1173)创新阶段,主要出现了带柄镜、方形镜、心形镜等。李恒贤在文中还指出宋镜大致自北宋政和年间开始出现铭文,在此之前不见铭文,在此之后则极少无铭文的。在李恒贤后来的文章中又有所调整[2]:第一阶段是北宋政和(1111—1118)以前,主要是仿唐镜形制。第二阶段是政和之后,改唐旧制,立新制。其中一项改变为镜背出现表明铜镜产地和姓氏商号的长方形铭文框,这种新镜型一直延续至南宋末年。第三阶段的划分未变。据此指出饶州镜的年代应始自政和年间,当延续至南宋末年。

小钮,六曲,边棱弧度变平缓,带长方形名框,此次涉鉴的六出葵花形“饶州”铭镜正是北宋改唐旧制、立新制后的镜型,按照上述论述其年代也应在此范围。与该镜同出的器物有太平通宝铜钱币、青白瓷、歙砚、金首饰等器物,分属于两座不同的墓葬,但混杂在一起,不易区分。考诸器时代风格,均在北宋中晚期至南宋,正与上述饶州镜年代相当。

目前,据已出土的宋代铜镜资料可知,宋镜铭文内容多为铸镜商标号,含地点、姓氏、商号、自夸用语。与汉唐铜镜铭文的主题截然不同,这种现象一般认为是宋代小商品经济竞争激烈的体现,这一类铭文镜的命名也多被冠以地名,如湖州镜、饶州镜等。从出土材料及文献材料可知,宋代铸镜地点有多处,如湖州、饶州、吉州、建康、成都等地,其中尤以湖州镜最为多见。而饶州也是当时一处铜镜铸造中心,常见饶州镜铭有“饶州叶家青铜照子镜”“饶州叶家久炼青铜照子”“饶州棚下叶三家炼青铜照子”“饶州新桥许家青铜照子”“饶州上巷周家青铜照子”“饶州上巷周家小一哥炼铜照子记”“饶州朝天门里周二家炼铜照子”“饶州萧家巷周小三家炼铜照子”“饶州朝天门里周五家炼铜照子”。目前可知饶州镜有叶家、周家、许家三大商号,周家镜店最多,应为同一家族。存世的饶州铜镜则叶家最多,周家次之,许家最少。许家一般多见“饶州新桥许家青铜照子”铭,不像周、叶两家有分支名号,如“饶州叶家”“饶州棚下叶三家”。

饶州制镜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首先,宋代江西拥有雄厚的铜矿资源。乾道元年(1165)提点坑冶铸钱司李大正言,“自昔坑冶铜课最盛之处,曰韶州岑水场,曰潭州永兴场,曰信州铅山场,号三大场”。铅山场在江西境内,唐时已有开采,北宋初停罢,绍圣三年(1196)恢复生产,只产胆铜[3]。江西盛产铜矿,有三大场的铅山场,宋太宗即位之初,因增铸钱币缺少铜,即着力兴发铜矿,“尽知饶、信、处等州山谷出铜,即调发诸县丁夫采之”。在不断的发展中,信州铅山县铜场还采用了招募制生产,招募百姓采伐铜矿,付给报酬,“出铜无算,常十余万人采凿”,可见其规模非同一般,效果显著。曾因铜产供大于求,致有司议减铜价[4]。宋代江西的主要矿场有饶州的兴利场、德兴场,信州的宝丰、铅山场、丁溪场,虔州的九龚场、云都场,南安军的城下场,大庾乌石场等[5]。

其次,宋代饶州的永平监为北宋四大钱监之一,铸钱额名列前茅,铸钱配料与工艺处于领先地位。“铸钱与铸镜原料相同,工艺流程相近,钱监往往会催化当地铸镜业的发生和发展,铸镜并随钱监兴毁而繁衰,这成为宋代铜镜业的一个特殊现象。可以说饶州铜镜尽占当地永平监之利。”[6][7]

饶州作为拥有雄厚铜矿资源的铸镜中心,饶州镜的数量却极少,与湖州镜无法比较。根据20世纪90年代李恒贤先生的初步统计,截至当时饶州镜的数量有40余枚,主要集中在江西地区。虽无法做出统计,但目前的馆藏饶州镜数量应远大于该数字,不过仍然无法在数量上与湖州镜相比。从质量上来看,本文所涉饶州镜为一种代表,其镜体厚重,铸工精良,表面色泽光洁。据《饶州镜及其科学分析》一文中所刊对饶州许家、叶家六出葵形镜基体和表面成分的检测,受测的两面铜镜在基体平均成分上与战国、汉、唐平均成分大体一致,镜面平均成分也与一般宋镜成分差别较大。从金相组织上看均属于回火态。

通常认为自宋代以来,铜镜合金比例与汉唐以来的铜镜合金比例不一样,是一种新型铸镜合金,含锡量明显减少,含铅量增多,锌的比例加大。所以,宋以后的铜镜一般很难出现汉唐铜镜那样的质地。李恒贤文章对18件馆藏饶州镜统计观察,除了质量精良的一类外,另一类就是常见的宋镜种类,制作粗糙,纹饰模糊,字口不清,聲音沙哑,锈迹斑斑。故饶州镜存在两种不同质量的铜镜,并非全是质量上乘之作。其实并非仅仅饶州镜有这种情况。宋代铜镜曾被认为存在两种不同的合金配方:凡图文清晰、断口颜色银白、叩击声音清脆的古镜,属于高锡低铅型;反之属于低锡高铅型。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对于宋代铜镜做的相关检测数据已经表明,宋代铜镜金属配比更为复杂,存在四种模式:一是高锡低铅,二是高铅低锡,三是高铜和低锡低铅,四是铜锡铅锌四元合金。其中,第一种高锡低铅的成分与战国、汉、唐镜大体处于同一性能范围内,即铜66%~72%,锡20%~26%,铅4%~8%。“显然第一种是承袭战国汉唐而来,后三种则基本上不见于战国汉唐,而是宋代特有的。其中数量较大,在宋镜中较具代表性的应是第二种。”[8]宋代的这四种铜镜合金影响到了明代的铸镜工艺[9]。

此次涉鉴的铜镜尚未能进行科学检测,但与经过检测的许家镜应存在比较一致的表面特征,与文中所言高锡低铅型镜极为相似,应是宋代两种铜镜合金配方中使用精良的铜镜配方铸造出的。饶州镜的分布范围虽然不广,但是其精致的铸造工艺是其声名在外的重要原因。当然目前饶州镜的检测数量尚少,随着发掘工作的展开,我们期盼更多、更全面的研究数据。

虽然成分类似,但每个时期的铜镜在宏观视觉上仍与汉唐有别,这其中的原因除了生产外,可能与使用、埋藏等多种原因有关,仍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恒贤.试谈宋元明铜镜的鉴别[J].南方文物,1981(2).

[2]何堂坤,李恒贤.江西省博物馆所藏饶州镜及其科学分析[J].文物,1993(10).

[3]薛亚玲.中国历史上铜、锡矿业分布的变迁[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4).

[4]王菱菱.宋代矿冶经营方式的变革和演进[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1).

[5][7]王宁.宋元赣镜天下行:江西宋元时期铜镜[J].南方文物,2010(4).

[6]王宁.宋代钱监也铸镜[J].中国钱币,2009(3).

[8]何堂坤.宋镜合金成分分析[J].四川文物,1990(3).

[9]何堂坤.明代铜镜科学考察[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4(1).

猜你喜欢

铜镜铭文合金
《文心雕龙》与《文选》铭文研究
专利名称:一种Al-Cu-Li-Yb合金三级均匀化处理工艺
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面珍贵铜镜
粉末冶金含氮高熵合金高温氧化性能的研究
镁基非晶合金的研究进展
玩转古铜镜收藏
铜镜
新见所谓“鱼匕”铭文再考
古代的铜镜
读中山王铭文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