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替普酶和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心肌酶谱与血小板指标MPV、PCT、PDW变化的对照研究

2019-04-30王秀珍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9期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血小板

王秀珍

(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医院内科,辽宁 丹东118200)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因为心脏冠状动脉血流阻塞,心脏组织得不到血液的供应,随着心脏功能的不断持续,耗氧量的逐渐上升[1-2],组织血氧严重出现心前区疼痛。如不能在有效时间内就诊会导致心功能丧失,患者死亡。在患者发现心前区疼痛通过硝酸酯类药物不能缓解时应立即到院接受溶栓治疗,及早治疗就可以减少心肌坏死面积,预后效果更好。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是临床常用的溶栓剂[3-6],主要特点是尿激酶的效率高,价格便宜,瑞替普酶主要是溶栓安全性高,具有高度选择性,他们都是通过靠溶解纤维蛋白来使血栓分解,开通血管阻塞的道路,达到溶栓效果,改善心肌再灌注的情况,使坏死部位的血液供应恢复,减轻疼痛,提高心脏功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实验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将共计137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瑞替组中共68例患者,其中男53例,女15例,年龄(48.4±13.5)岁,胸痛时间(43.5±3.5)min;尿激组中共69例患者,其中男52例,女17例,年龄(49.6±14.3)岁,胸痛时间(45.8±2.8)min,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本实验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将146例患者分为瑞替组,治疗心肌梗死需要溶栓治疗时使用瑞替普酶规格为5.0 MU每支(艾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30095)静脉注射,每次10 MU溶于10 mL生理盐水中,缓慢推注2 min以上,两次间隔时间最少为30 min,每日最多注射2次;尿激组治疗栓塞时使用尿激酶(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44020646)1万单位×50支静脉滴注,使用0.9%氯化钠溶解,每日4万~6万单位,一般5~7 d为1个疗程,用量和用药时间根据患者病情酌情增减。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血检查心肌酶谱,血小板指标。对患者心脏功能检查使用超声心电彩超(飞利浦iE33)。

1.3 疗效评定标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检查都符合溶栓再通判断标准[7],根据治疗前和治疗后30 min的检查,根据心肌酶谱、血小板、心功能的指标变化来判断溶栓的效果。患者入选标准:患者胸痛时间超过30 min,舌下含服硝酸酯类无效。心电图显示ST段异常太高。患者入院治疗时发病时间在6 h以下,且患者无溶栓禁忌证。

1.4 统计学处理:运用统计学软件SPASS25.0对实验数据进行实验结果测定,所得数值代入t检验、χ2检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则表示无明显差异,反之,则表示有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 各组患者心肌酶谱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酶谱指标变化,瑞替组CK-MB(13.29±1.16)U/L、cTnI(72.69±2.61)μg/L、LDH(112.55±3.16)U/L明显优于尿激组CK-MB(29.16±1.94)U/L、cTnI(121.27±2.29)μg/L、LDH(178.53±2.64)U/L,P<0.05。

2.2 血小板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酶谱指标变化,瑞替组MPV(9.45±0.28)fL、PCT(0.21±0.05)%、PDW(9.15±1.05)%明显优于尿激组MPV(11.25±0.74)fL、PCT(0.24±0.45)%、PDW(10.25±1.16)%,P<0.05。

2.3 患者心脏功能指标:患者经过不同药物溶栓前后心脏射血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变,根据表4中数据表示,瑞替组治疗后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尿激组P<0.05。见表1。

表1 心脏功能指数变化(±s)

表1 心脏功能指数变化(±s)

注: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aP<0.05,瑞替组与尿激组治疗后比较bP<0.05

LVEDD(m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瑞替组 52.6±2.1 54.6±1.6ab 47.25±1.65 43.62±0.64ab尿激组 52.8±3.4 53.1±1.2a 47.15±1.62 45.6±0.68a组别 EF(%)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病症的出现就是在与死神抢患者的生命,时间是对心肌梗死患者生命最重要的因素。尿激酶是作为最早用作溶栓的药物,但随着临床治疗需要的不断提升,尿激酶用后不良反应多的缺点凸显出来。根据临床使用以及实验研究表明,瑞替普酶是一种选择性强的溶栓药物,它能够识别栓子中的纤维酶原,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原,使其形成纤溶酶,将血栓快速溶解 。而且其用药量少,对患者体内的凝血因子伤害较小,患者出现活动性出血的概率较少。瑞替普酶对纤维蛋白原消耗没有尿激酶明显,对患者血液的成分损害少,血流改善情况更好。心肌酶谱可以通过血液中数值的变化来判断心肌受到的损伤,其中以CK-MB的特异性最高,常作为判断溶栓后心肌恢复血供时的指标。CK-MB是心肌中的一种酶,当心肌受损时CK-MB释放至血中,临床检查其敏感性较高。cTnI是比CK-MB对某种心脏损伤灵敏性更高的指标,cTnI的升高是对CK-MB检查上的补充,其含量也对心电图的改变具有相关性。乳酸脱氢酶(LDH)存在于横纹肌内的重要酶,其中以肾脏含量较高,当身体内心肌梗死出现,LDH由肌肉内释放入血,体内的LDH含量就会升高。LDH的含量在治疗后的指标降低,表示溶栓效果有明显的作用,血流改善,心肌细胞得到血液和氧分的供应,患者病情得到改善。所以临床可以通过LDH的判断患者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值辅助血小板含量的值判断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平均血小板体积偏大的血液中凝血功能强,形成血栓的可能性更大。MPV可用作判断血栓或血栓前症状的指标。血小板压积是指单位体积的血液中血小板含量的多少,血小板压积较大,单位血液中血小板的含量越多,血细胞凝集的可能性增加,有导致栓塞的可能性。血小板分布宽度表示血液中血小板体积的平均值,若PDW增高说明血小板的体积大小分布不匀,可能与造血系统功能改变和血栓形成有关,PDW降低血小板体积均匀。心功能的状态影响患者整体身体功能的正常运转,当心肌梗死发生时,患者的心肌功能受到影响,心脏血液循环功能减弱,有可能使全身器官的供氧不足,影响患者身体中重要器官的正常代谢,导致患者出现脏器衰竭。

猜你喜欢

尿激酶溶栓血小板
不同浓度尿激酶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进展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超声针联合微泡干预尿激酶溶解体外血凝块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检测对血小板减少及输注无效的意义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