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常见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诊断

2019-04-30张红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9期
关键词:淋巴瘤结核炎性

张红艳

(辽宁朝阳喀左县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300)

正常人的淋巴结相对比较小,直径在0.5 cm以内,其表面十分柔软,而且与周围组织没有任何粘连,在发生病变后会将会出现十分明显的变化,临床上将淋巴结由于肿瘤浸润或者细胞增生而发生的体积增大现象称之为淋巴结肿大[1]。在淋巴结肿大中最为常见的是腹部淋巴结肿大,它与很多疾病存在密切的关系,如胃癌、结核、淋巴瘤等,因此需要对其尽早的诊断和治疗。对腹部淋巴结的临床诊断中,影像学检查已经成为十分关键的步骤。本研究主要分析腹部常见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诊断价值,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6例淋巴结肿大患者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6例淋巴结肿大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包括22例淋巴瘤患者、32例炎性淋巴结肿大患者、26例转移瘤患者、18例淋巴结结核患者。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54.6±9.8)岁。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检查,采用的仪器设备为数字化彩色超声波诊断装置(品牌:日立,注册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10第3231420号,规格型号:HI VISION Preirus),将探头频率设定为3.5 MHz,检测前使患者处于空腹状态。由超声科医师进行超声检测操作,进行检查时,对淋巴结所在部位、原发灶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和辨认,观察并记录淋巴结的大小、形态、数目、回声结构、分布、边界、周围组织粘连情况等,同时要尤其注意肿大的淋巴结是否对邻近脏器存在浸润或者压迫。对所有患者采用CT检查,采用的仪器设备为德国Siemes公司生产的Somatom DR3,在对患者进行扫描前30 min,口服1%泛影葡胺500~1000 mL。进行扫描时,其范围从膈顶到耻骨联合,先进行平扫,然后再对其进行增强扫描,间距为10 mm,层厚为8~10 mm。

1.3 观察指标:对比超声以及CT检查在淋巴瘤、炎性淋巴结肿大、转移瘤、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超声与CT检查后腹部淋巴结肿大的准确率比较:超声诊断淋巴瘤、炎性淋巴结肿大、转移瘤、淋巴结结核的准确率明显高于CT(P<0.05),见表1。

表1 超声与CT检查后腹部淋巴结肿大的准确率比较[n(%)]

2.2 超声诊断淋巴结肿大的影像学特征:淋巴瘤主要表现为直径较大的椭圆分叶形态的团块,而且其回声十分的均匀,其大小相对比较均衡,而且包膜是完整的。淋巴结结合主要在中下腹部不规则分布,较为常见的是偏心性宽阔型,髓质回声减少,而且边界出现部分融合,血流信号相对比较少。转移瘤经常会出现淋巴结结构破坏,而且其排列相对比较杂乱,大小不一,内部的回声相对比较低,而且血流信号比较丰富。炎性淋巴结肿大的主要影像特点是分布在脐周,呈狭长状态,淋巴结内部有血流,淋巴结髓质回声增加,血管走行正常,包膜完整。

3 讨 论

超声是当前临床上检测淋巴结重大的主要方法,优势在于对淋巴结进行多个角度、多个切面的观察。如超声显示的正常淋巴结应当是椭圆形的,而且其纵径和横径的比值一般大于2,正常的淋巴结边界清晰,表面光滑,被膜完整,在周围皮质区域的回声多为低回声,而在髓质区域的回声一般为强回声,与周围组织没有任何的粘连[2]。淋巴结发生病变后,其超声图像将会出现十分明显的变化,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即为腹部淋巴结肿大,但是在一些肿瘤性疾病以及炎症性疾病中,其早期诊断存在很大的困难。这主要是因为其早期阶段的淋巴结肿大患者没有十分明显的症状,因此易被患者忽略,等到出现明显症状而前往就诊时已经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将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利的影响[3]。超声作为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当前已广泛的应用与临床检查中,尤其在腹部常见淋巴结肿大的性质判断上具有很好的效果[4]。另外,CT也是当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查腹部淋巴结肿大的影像学手段,但是超声可以对淋巴结内外的血流信号进行观察,进而帮助我们对淋巴结的良恶性进行判断,准确的诊断腹部淋巴结肿大[5]。在淋巴结位置过深或者超声检查受到胃肠气体干扰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使用CT对患者进行辅助检查。在本次研究中,超声诊断淋巴瘤、炎性淋巴结肿大、转移瘤、淋巴结结核的准确率明显高于CT(P<0.05),由此可以看出,与CT相比较,超声在腹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中应用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超声可以对腹部淋巴结病变进行探测,通过对其颜色、形态、大小等的观察,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而对患者的病变进行准确的诊断,其诊断准确率高于CT,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淋巴瘤结核炎性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南京地区2017—2020年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Is right lobe liver graft without main right hepatic vein suitable for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当心! 淋巴瘤会伪装
异时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超声报道1例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