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轻度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

2019-04-30吕忠孝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9期
关键词:氯吡阿司匹林血小板

吕忠孝

(朝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朝阳 122000)

脑梗死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类型,发病后患者脑组织极易出现缺血缺氧情况甚至是坏死,并由此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功能或语言功能障碍,临床致残率以及病死率较高。临床对该病症的治疗多以保守疗法为主,有效控制血小板聚集及活化性是提高该病症治疗效果及患者康复效果的关键[1-2]。氯吡格雷以及阿司匹林等药物在急性轻度脑梗死临床治疗中应用较多,为探究上述药物联合治疗效果,将以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急性轻度脑梗死患者中纳入研究72例进行调查分析,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急性轻度脑梗死患者中纳入研究72例进行调查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纳入标准:①经检查确诊为急性轻度脑梗死。②无脑出血。③病例资料完整。④患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心源性脑梗死。②参与此次研究前1周内使用过抗凝药物。③近期接受过手术治疗。④对此次研究所用药物存在使用禁忌。⑤神经功能缺损评分>6分。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为(60.2±6.8)岁。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41~67岁,平均年龄为(60.3±6.9)岁。对比差异提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要进行血压、血糖调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同时对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生产厂家:承德中药集团普宁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3024249)进行治疗,300毫克/次,1日1次,口服给药。观察组: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生产厂家: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83)进行治疗,阿司匹林用药量改为100毫克/次,1日1次。氯吡格雷用药量为75毫克/次,1日1次,口服给药。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①疗效评价标准[3]:患者治疗后提示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无病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之治疗前改善85%以上为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得到明显好转,病残程度在1~3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50%以上为有效。治疗后病情病变无明显改善或出现加重则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率。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采用NIHSS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共设有11个评价条目,总分越高则表示功能缺损程度越高。③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研究中各同类计数资料(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和计量资料(NIHSS评分)数据的对比处理,分别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比较统计治疗效果,结果提示观察组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

2.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的比较:对比治疗前组间NIHSS评分差异,提示P>0.05,差异不明显。治疗后2组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6 3.66±0.12 1.13±0.14观察组 36 3.65±0.24 0.85±0.16 t-0.224 7.902 P-0.824 0.000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出现反酸症状,2例出现上腹痛,1例出现出血症状,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16.7%。对照组仅有1例出现反酸症状,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2.8%。对比提示差异不显著(χ2=4.956;P=0.047)。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且病情进展较快,该病症多因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所诱发的缺血性坏死。急性脑梗死会导致患者脑神经功能出现不可逆损伤,对患者的肢体以及语言功能等造成严重伤害。另外在疾病进展过程中钙超载、血小板聚集、脑水肿等也可能导致脑组织出现二次伤害,致使病情进一步加重,若未能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则患者极易出现残疾,甚至是死亡的不良后果[5]。由此可见,为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时改善患者血液凝集状态、改善患者脑部循环,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脑水肿症状是提高该病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康复效果具有积极意义。依据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的不同,大致可将脑梗死分为3种:≤6分以下为轻度,7~15分为中度,>16分为重度。此次研究病患均为轻度病患[6]。临床对急性轻度脑梗死患者多采取溶栓疗法进行治疗,该种疗法虽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治疗后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种种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使用受到一定限制。若患者未进行溶栓治疗则需要采取有效药物对患者进行抗血小板治疗。随着临床对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类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及治疗周期方面的研究也明显增加。阿司匹林可对环氧化酶产生抑制作用,其对血小板的释放以及凝聚等均具有抑制作用,但其不能抑制血小板分泌。氯吡格雷是一种抗血小板的药物,其可弥补阿司匹林的不足,可有效抑制血小板的产生,抑制ADP刺激形成的血小板活化以及扩增反应,将该药物联合阿司匹林使用可发挥协同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有相关研究发现急性轻度脑梗死患者在发病1 d内未其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低剂量的阿司匹林相似,耐受性良好[7]。在此次研究中所得结果同上述研究结果一致。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也提示观察组改善效果最好,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也提示观察组更低。

综上所述,对急性轻度脑梗死联合使用氯吡格雷以及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所得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对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效果也更为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氯吡阿司匹林血小板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检测对血小板减少及输注无效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