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2019-04-30郑芝王以瑞符新春
郑芝 王以瑞 符新春
肺癌是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手术仍为其主要治疗方法[1]。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疼痛轻等特点,但术后仍有较强的疼痛感,故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尤为重要[2]。胸椎旁神经阻滞主要是指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在出椎间孔的脊神经附近椎旁间隙,阻滞该侧的交感、感觉及运动神经,从而达到同侧镇痛与躯体麻醉效果的一种方法[3]。胸椎旁神经阻滞具有操作简便、穿刺创伤小等特点。本文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影响,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肺癌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57.62±5.67)岁。体质量45~84kg,平均体质量(63.56±6.17)kg。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58.39±6.13)岁。体质量46~85kg,平均体质量(64.28±5.86)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均经细胞学或组织学证实,且ASA I~II级;(2)年龄30~80岁。排除标准:(1)合并肺、肾、肝等严重异常;(2)术前接受放疗或者化疗;(3)严重感染;(4)精神疾病;(5)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本项目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者其家属已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常规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局部麻醉下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且行桡动脉穿刺置管。两组均行静脉麻醉诱导气管插管。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异丙酚2mg/kg,舒芬太尼0.5μg/kg,罗库溴铵1mg/kg。麻醉维持:异丙酚2~4mg/(kg·min),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4~0.08mg/kg、舒芬太尼5~10μg;维持PETCO24.67~6.00kPa。对照组:麻醉诱导前不进行任何处理。观察组: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于麻醉诱导前行T4~5椎旁神经阻滞,具体方法:患者取健侧卧位,穿刺点选择T4~5棘突向术侧旁2.5cm,消毒铺巾,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连接神经刺激器,使用22G穿刺针垂直于皮肤进针,当触及横突后,稍回退针,同时将穿刺针角度向上调整使其跨过横突,进针后观察肋间肌运动,当阻滞侧肋间肌出现明显肌颤搐反应,则降低刺激电流0.4~0.6mA,若仍可见肋间肌出现肌颤搐反应时,则回抽注射液,注入生理盐水5ml,再给予0.5%罗哌卡因注射15ml。两组患者术后均经静脉自控镇痛。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阻滞前、阻滞1h、24h、48h及出院时静息和咳嗽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变化,评分为0~10分,无痛:0分;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9分;剧烈疼痛:10分。(2)观察两组术后24h、48h自控静脉镇痛泵按压次数变化;(3)观察两组术前和术后24h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包括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抗原 125(CA125)和癌胚抗原(CEA),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h抽取3 ml外周静脉血,以离心半径15cm转速3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置于-20℃下保存待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SCC、CA125和CEA含量,严格依据试剂说明书标准测定,仪器为罗氏cobase 601型电化学发光检测仪,人SCC试剂盒(北京利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CA125试剂盒(北京利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CEA试剂盒(北京利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观察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正态分布计量数据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静息和咳嗽VA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静息和咳嗽VAS评分比较[分(x±s)]
2.2 两组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泵按压次数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泵按压次数比较(x±s)
2.3 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术前和术后24h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x±s)
2.4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环境污染加重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肺癌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4]。大部分肺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目前对于肺癌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认为主要与吸烟、职业致癌因子、空气污染、饮食与营养、电离辐射及遗传和基因改变等密切相关[5]。
手术后疼痛不仅带来感觉上的不适,也会致使患者出现内环境稳态紊乱和代谢紊乱,且产生一系列术后并发症,故良好的术后镇痛能够抑制机体应激反应,且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并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使其早日康复[6]。胸椎旁神经阻滞即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椎旁间隙,使注射部位同侧邻近的多个交感、运动、感觉神经纤维产生阻滞。本资料结果表明,观察组术后24h、48h自控静脉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阻滞1h、24h、48h、出院时VA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表明胸椎旁神经阻滞可降低术后疼痛,具有良好镇痛效果。近年来研究报道显示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病情监测、手术治疗、预后评估及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7]。本资料结果表明,两组术前和术后24h SCC、CA125和C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肿瘤标志物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