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继德堂之谜②从毓庆宫继德堂「迷宫」看清仁宗的政治理念
2019-04-30林姝
故宫博物院宫廷部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清代宫廷史,宫廷原状陈列与研究,曾主持寿康宫原状陈列与专题展览等工作,发表《从造办处档案看雍正皇帝的审美情趣》《皇极殿考略》等文章二十余篇
(接上期)
改建后继德堂的空间布局
嘉庆皇帝对毓庆宫有着特殊的情感,「髫龄即居此,训政复三年」(殿内存嘉庆七年《毓庆宫忆昔有感》贴落,诗载《清仁宗御制诗初集》卷三十九,页十一),分别以皇子、皇太子、皇帝的身份在此居住。目前所见毓庆宫院落整体布局是乾隆六十年(一七九五年)完成的,颙琰于乾隆六十年十一月十八日(一七九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以皇太子身份入住,次年元旦登极,复以皇帝身份居此,建筑布局基本上没有改变。至嘉庆四年(一七九九年)亲政,搬离此地,始对毓庆宫进行改造,主要是对继德堂室内的改造,并添建穿堂。而继德堂目前的格局是嘉庆皇帝亲政后改建的遗存。
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样式雷图纸中毓庆宫的图样至少有九张,其中三张图纸(165-0024号、176-0004号和173-0039号)较清楚地显示出毓庆宫,特别是继德堂改造前的室内布局。刘畅、赵雯雯、蒋张曾撰文分析,「根据三张图样所反映的情况,前殿的变化最小,变化主要在明间和东次间;穿堂当时根本不存在;而当时的后殿装修设计则非常中规中矩,一律沿着柱网轴线布置,全无现存小隔间的无穷奥妙」。(刘畅、赵雯雯、蒋张《毓庆宫》,《紫禁城》二〇〇九年七月号)该文绘出了历史图样所反映的毓庆宫室内空间与现状对比分析图,兹采用其所绘后殿继德堂室内图样加以说明。
从图中可以看出嘉庆皇帝亲政前继德堂室内五开间非常整齐、规矩,明间与东一间之间以十二扇槅扇相隔;东一间与东二间之间,中间设门,两侧开窗(上扇面形、下六方形);东二间与抱厦之间以栏杆罩相隔。抱厦与东顺山殿之间正中设六扇槅扇,两侧开窗(上扇面形、下圆光形)。顺山殿内明间与北间之间以八扇槅扇相隔,明间与南间之间以板墙相隔,板墙正中为槛窗,西侧为瓶式门,东侧为瓶式假门(示意图中未绘出)。继德堂明间与西一间曾以十二扇槅扇相隔,如图之一所示;或以几腿罩相隔,如图之二所示。西一间与西二间以十扇槅扇相隔。
依据嘉庆皇帝自述,「于嘉庆四年后略辑(葺)此宫为几暇临幸之所」(嘉庆九年《毓庆宫联句》诗注,详见《清仁宗御制诗二集》卷一,页七~页二三),改建后的布局即与现状相符,故依据嘉庆年间的书画档册,同时结合室内布局分述如下。
继德堂明间
明间北面的后檐临窗设炕床,东面以十扇槅扇与东一间相隔,西面以落地罩与西一间相通,南面以落地罩与穿堂相通,宽敞明亮。在北床罩上方悬挂镌有「嘉庆御笔之宝」的「继德堂」匾。嘉庆十二年二月,以黄绢书写的御笔《继德堂》诗字条贴落一张,从殿内明间北床罩内西墙换下汪承霈画条,净长五尺五寸、宽二尺四寸。{《再有诗时往后续写》(丁卯正月上账),页五。注明「此一件二月初头款」,在档册中前后排序为《节后万寿山》、《西直门外晓行即景》、《继德堂》、《绮春元(园)泛舟作》,对照御制诗,可知为「春旭蔼蔼升庭阶,冲融淑气方清佳。临窗茂对敷众绿,勾芒展拓苏陈荄。右坛祈岁为兆庶,洗心藏密虔致斋。永思圣德诚难继,克勤图治勉弼谐」。详见《清仁宗御制诗二集》卷二十六,页十三}现罩内西墙遗存董诰设色松下清玩图贴落。罩内东墙遗存潘祖荫书魏曹植七启贴落。表明北炕床在嘉庆十二年前已形成。
继德堂西一间
西一间即西次间,因与明间相通,在档案中称之为「明西间」,通过板墙与坐榻分隔为五个空间。第一空间可称为宝座间,占据了西一间约一半的面积,东面与明间相通,仅以落地罩分隔;西墙正中是凹入的坐西朝东的宝座床,宝座床罩内的西墙上开设六扇槅扇窗,床罩的南北两侧分别辟门,通往南夹道与北夹道;北面有一堵不算宽的北墙;南面即西一间的前檐。嘉庆六年,继德堂殿内明西间西墙槅扇窗户上揭下汪承霈画横披一张,净高二尺六寸,宽一丈二尺六寸。{《五年至八年贴用换下字画》(看地方贴),页二四页}嘉庆十二年四月以贴落《继德堂》诗,从「殿内明西间西床罩内西墙坎窗上换董诰画横披一张,净高二尺,宽六尺四寸,黄绢」。{《再有诗时往后续写》(丁卯正月上账),页三〇。此贴落惜无存,嘉庆十二年以《继德堂》命题的诗有四首,在档册上此诗排序为《虚明境》、《孟夏斋居》、《继德堂》、《翠合轩》、《结缘日作》,故知该诗为四月所作「圣泽久覃敷,小子愧难继。风俗渐虚浮,务末忌本计。吏治总懈疲,遇事多迟滞。自省皆予愆,临御众所系。仁厚不知恩,失宽以猛济。感荷考渥慈,敢不自奋励。」详见《清仁宗御制诗二集》卷二十八,页十五~十六}此位置现遗存款署「宋程颢论十事,臣郑沅敬书」贴落。外面的床罩上方遗存「涵养□□ 」残纸匾一块。北墙上遗存光绪款署「节录大宝箴,御笔」贴落一张。说明西一间第一空间格局至迟在嘉庆十二年前形成。
第二空间位于宝座床的北侧,称北夹道。从西床罩北侧的门口进入,迎面是西墙,南墙即宝座床的北墙,夹道的北面板墙上设门通向里间。嘉庆八年二月「二十九日毓庆宫继德堂殿内明西间北夹道北墙门上换下赵秉冲字斗一张,净高三尺六寸,宽四尺八寸」{《御笔并臣工字画》(嘉庆八年等处贴用换下),页五},可见此时北夹道北墙门已经存在。现在北墙门上遗存款署「汉王裒圣主得贤臣颂,臣张亨嘉敬书」贴落一张,南墙上遗存款署「唐魏徵贞观政要,臣吴士鑑敬书」贴落一张,西墙上遗存光绪御笔「寿」字贴落一张。
从北墙门进入第三空间,在档册上亦称为「北夹道」,准确地说这一空间是北夹道的里间。北面是西一间的临窗后檐,东、西是墙,西墙下有个小炕床,南面板墙上出入的南墙门即外夹道的北墙门。嘉庆七年「继德堂殿内明西间北夹道南墙门东边换下赵秉冲字斗一张,净高三尺六寸,宽三尺九寸」{《五年至八年贴用换下字画》(看地方贴),页八};「继德堂殿内明西间北夹道西墙靠背上换下周兴岱字条一张,净高五尺七寸,宽二尺四寸」。{《五年至八年贴用换下字画》(看地方贴),页十八}二十四年以绿色纸或绢书写的《继德堂》诗贴落,从「殿内明西北间门内北夹道东墙换代(戴)衢亨画条一张,净长五尺三寸,宽二尺八寸」。{《己卯浮记》(嘉庆二十四年月日,)页六。嘉庆二十四年只作过一首《继德堂》:「考命题楣继德堂,凛思绍统迪前光。一心宵旰存诚敬,庶事几康做典常。慎厥身修示民则,戒其政怠励臣纲。巩辜厚泽时三省,庭训谆谆未敢忘。」详见《清仁宗御制诗三集》卷六十一,页十}不大的空间至少张贴过三幅嘉庆朝的字画,可知最晚嘉庆七年此空间已存在。而此间最为隐蔽,又相对封闭,曾作为净房使用。{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继德堂陈设》(光绪二年立),其中记有「净房炕座床一座」,上设如意、御笔《南苑大阅诗》手卷等五件物品;「北窗户台上」亦有多件陈设。从整册记述的陈设物品内容来看,陈设档的最早底本系嘉庆年间所立。而《南苑大阅》诗系嘉庆十七年所作,详见《清仁宗御制诗三集》卷三,页十五}
从西床罩南侧的西墙门进入第四空间,称南夹道。西面是墙,南面是西一间的前檐,北面是板墙,在北面板墙的西侧辟门,通往第五空间。嘉庆十二年以黄绢御笔《继德堂》诗,从「殿内西间南夹道北墙换汪承霈画条用字条一张,净长三尺四寸,宽一尺五寸,黄绢(五月款)」,惜无存。此位置现遗存款署「宋韩愈争臣论,臣陆润庠敬书」贴落一张。北墙门上遗存款署「宋王安石言事书,臣袁励准敬书」的贴落一张。西墙上遗存光绪皇帝「节录朱子敬斋箴,御笔」的贴落一张。说明至迟嘉庆十二年南夹道已形成。
第五空间也是个通道,可称西夹道。南面即出入的南墙门,北面为板墙,东面墙上即第一空间宝座床的后窗,西墙正中设门,进入西二间。东墙窗户上方遗存款署「汉武帝诏,臣张亨嘉敬书」的贴落,西墙门上遗存款署「唐岑文本勤政改过书,臣朱益藩敬书」的贴落。
继德堂西二间
西二间在档案中称之为「西近间」或「西里间」,与西一间以板墙相隔,正中辟门。室内前后檐均设炕,北侧为双层炕罩的高低炕,原为寝宫,嘉庆皇帝亲政后此地成为藏书之处,专门用于贮藏阮元进献的《四库全书》未曾收录的别本。这些古籍版本「或在晋隋后,或在元宋前」(阮元《题何梦华上舍访书图》,《研经室四集》诗卷第八。此诗作于己巳,即嘉庆十四年),十分珍贵,嘉庆皇帝非常喜爱,以夏禹曾登宛委山,得金简玉字之书的传说,赐名「宛委别藏」。在北炕床外层炕罩上楣正中遗存嘉庆御笔「宛委别藏」匾额,题写的时间约在嘉庆十二年冬季。阮元自述「写进六十部,恩赉下木天。再访再写进,屡得翰墨缘」,并注:「丁卯冬,元进《四库》未收书六十四种,皆蒙乙览,被赐纸墨笔砚、蟒衣等物。……后又进四十种,共百种。」(阮元《题何梦华上舍访书图》,《研经室四集》诗卷第八)丁卯冬即嘉庆十二年冬季,而在十三年正月的《国朝宫史续编联句》中首次提到继德堂「西次室曰宛委别藏」。(《国朝宫史续编联句》,《清仁宗御制诗二集》卷三十三,页三~页五五)这个小小的藏书之地,可与昭仁殿中的五经萃室相媲美。「至若高宗汇旧镌善本藏于昭仁,题为五经萃室;皇上裒四库别本贮之毓庆,署以宛委别藏,此又在寻常庋陈之外者。」(《养心殿联句》,《清仁宗御制诗三集》卷一,页二~页四一)
嘉庆年间的档册记载,「五年二月十一日继德堂殿内西近间北床罩内西墙换下阮元字条一张」;「三月廿三日,继德堂殿内西近间北床罩内东墙换下赵秉冲字条一张」。{《御笔并臣工字画》(嘉庆五年等处贴用换下),页五}十九年十二月,以米色的御笔《题味馀书室诗文集》贴落,从「继德堂殿内西里间北罩中西墙换汪承霈画条用字条一张,净长五尺四寸,宽二尺五寸」。{《御笔贴落》(癸酉浮记),页一〇〇,诗见《清仁宗御制诗三集》卷二十三,页十三}惜无存。只有南炕床罩上遗存咸丰御笔「浩然斋」纸匾,床罩内东墙遗存光绪款署「中庸九经章,御笔」的贴落。东墙门两侧遗存光绪御笔「雨余窗竹琴书润,风过瓶梅笔砚香」对联。而嘉庆「四年十二月十一日继德堂殿内西里间东墙门上换下周兴岱字斗一张」。{《御笔并臣工字画》(嘉庆五年等处贴用换下),页七}
继德堂东一间
东一间即东次间,在档册中也称为「东间」,与明间以十扇槅扇相隔,室内可分为四个空间。进入中央的槅扇门是个通道,为第一空间,亦称东间西夹道。在迎面的东墙上有个方窗,北侧是狭窄的北墙,南面设南墙门,通往南夹道。值得一提的是东一间室内西墙上只有与明间相隔的正中四扇槅扇,其余均为板墙,了无槅扇痕迹。而需要解释的是,东一间的北墙只有第一空间狭窄的北墙可称之为北墙,其余空间的北墙上均有门窗,没有完整的墙面。嘉庆年间档册记载,五年「二月初五日继德堂殿内东间北墙换下汪承霈画条一张」{《御笔并臣工字画》(嘉庆五年等处贴用换下),页十一},「八年正月毓庆宫继德堂殿内东间北墙换下赵秉冲字元光一张」。{《御笔并臣工字画》(嘉庆八年等处贴用换下),页十二}北墙上现遗存款识「癸亥新正晏坐忆旧作,御笔」贴落一张,癸亥即嘉庆八年,且亦为正月,此诗在御制诗中定名《毓庆宫晏坐作》。(《清仁宗御制诗初集》卷四十一,页四)档册与贴落、御制诗的交叉难道仅仅是巧合?或可视为历史档册与殿内遗存相符的第一实例。嘉庆六年,继德堂殿内东间东墙揭下吴省兰字对一副,净长三尺三寸,宽七寸{《五年至八年贴用换下字画》(看地方贴),页二一},这幅字对很有可能就是贴在方窗两侧。八年正月「三十日毓庆宫继德堂殿内东间东墙方窗上换下周兴岱字斗一张」{《御笔并臣工字画》(嘉庆八年等处贴用换下),页二},在换下的位置上,殿内遗存款识「读书有会,癸亥仲春月朔日御笔」的贴落,在御制诗中定名《味馀书室读书有会》。(《清仁宗御制诗初集》卷四十二,页十)癸亥仲春月朔日,即嘉庆八年二月初一日,与档册记载的时间相吻合,应为历史档册与殿内遗存相符的第二例。南墙门上遗存「戊辰季秋下浣御题」贴落,戊辰为嘉庆十三年,该诗在御制诗中定名《知不足斋》。(《清仁宗御制诗二集》卷四十二,页十二)此空间遗存嘉庆年间贴落三张,而最早的史料记载是嘉庆五年二月初五。
进入南墙门,为第二空间,亦称南夹道。北墙正中是方窗(即中间宝座床的南窗),方窗东西两侧设门为通道,南侧为东一间的前檐,东西墙均为板墙。西墙上遗存董诰设色松石花卉贴落一张。嘉庆八年十一月十五日继德堂殿内东间南夹道北墙方窗上换下那彦成字横披一张,净高三尺八寸,宽九尺八寸。{《御笔并臣工字画》(嘉庆八年等处贴用换下),页十二}恰在此位置,殿内遗存款识「河决已两月余,尚未有合龙佳信,诗志忧闷。癸亥长至月中浣御笔」的横披贴落。癸亥长至月中浣为嘉庆八年十一月中旬。此诗在御制诗中定名《忧闷》(《清仁宗御制诗初集》卷四十八,页十三~页十四),当是历史档册与殿内遗存相符的第三例。北墙东门上有「戊辰小阳春月御笔」的《继德堂》诗贴落,西门上有「戊辰初冬御题」的《味馀书室》诗贴落,戊辰为嘉庆十三年。此空间遗存嘉庆年间贴落四张。
进入第二空间的北墙东门为第三空间,进门是南北向的通道,有南墙门与北墙门,通道东墙是板墙;通道西侧是几腿落地罩,罩内为宝座床。宝座床罩内北面、西面、南面各开方窗。在通道北墙门上遗存嘉庆七年贴落一张,款识「盼信一首,壬戌仲冬月之上浣御笔」。南墙门上遗存署「温室一首,壬戌仲冬月之中浣御笔」贴落(也作于嘉庆七年)。宝座间内,嘉庆五年五月「十四日继德堂殿内东次间中间宝座北墙换下那彦成字条一张」{《御笔并臣工字画》(嘉庆五年等处贴用换下),页五~页六},表明宝座床在嘉庆五年五月十四日已然存在,这是宝座床建成的下限。七年,「继德堂殿内东间中间西床罩内北墙方窗上换下赵秉冲字斗一张,净高二尺,宽三尺三寸」{《五年至八年贴用换下字画》(看地方贴),页八},现遗存款识「壬戌仲冬月之中浣叠戊午旧作韵,御题」的贴落,壬戌即嘉庆七年,是历史档册与殿内遗存相符的第四例。西窗上遗存嘉庆十五年御笔,款识「庚午季秋月御题」的《味馀书室》贴落。南窗上遗存嘉庆七年,款识「雪晴一首,壬戌仲冬中浣御笔」贴落。此空间遗存嘉庆年间贴落五张,而最早的档案记载是嘉庆五年五月十四日。
从第三空间的北墙门步入第四空间,豁然开朗,由北夹道与北炕床组成。北夹道西面为板墙,夹道东面板墙上设东墙门,是进入东二间的入口。夹道北侧为带落地罩的北炕床。夹道南墙正中是宝座床的北窗,窗户东侧是出入的真门,西侧对称位置是加镶木条的假门。北床罩内东墙遗存款署「赋得友风子雨(得兴字八韵),庚申仲夏月中浣御笔」贴落一张,庚申即嘉庆五年,系五月中旬御笔;西墙遗存款署「戊辰九月下旬堂中感述,御笔」贴落一张,戊辰即嘉庆十三年,在御制诗中定名为《继德堂感述》。(《清仁宗御制诗二集》卷四十,页十二)档册记载,嘉庆五年「五月初八日继德堂殿内东次间北夹道西墙换下周兴岱字条一张」{《御笔并臣工字画》(嘉庆五年等处贴用换下),页五},而现在北夹道西墙遗存的贴落,款署「庚申夏五月二日得雨敬感,御笔」,庚申即嘉庆五年,于五月二日写就,加上托裱时间,五月初八贴落,应为历史档案与现状相符的第五例。南墙的假门上遗存嘉庆十二年御笔贴落,款署「丁卯季夏廿八日还宫斋戒欣值夜雨朝晴途中即目成什,御笔」。南墙方窗与真假门的上方遗存嘉庆十七年横披大贴落一张,将《味馀书室怀旧》、《知不足斋》诗合二为一,款署「壬申孟冬之月作,御笔」。东墙门上遗存嘉庆七年贴落一张,款署「还宫斋戒作,壬戌季夏月下旬御笔」。此空间遗存嘉庆年间贴落六张。
继德堂东二间
东二间在档册中称为「东里间」,可分为五个空间。由东一间东墙门进入东二间,为第一空间,准确地说是西夹道的北室。迎面的东墙为板墙,北面的北墙门是进入北夹道(北里间)的入口,南面与西夹道南室以几腿落地罩相通。迎面的东墙上,遗存落款「庚午新正味馀书室怀旧有感,御笔」(《味馀书室怀旧有感》,详见《清仁宗御制诗二集》卷五十二,页十八)贴落,庚午即嘉庆十五年。北墙门上方,遗存黄绢御笔贴落一张,款署「书室有感,丁卯季春御笔」,丁卯季春即嘉庆十二年三月,此诗在御制诗中定名为《味馀书室有感》。(详见《清仁宗御制诗二集》卷二十八,页一)而在嘉庆丁卯正月立账的《再有诗时往后续写》档册中明确记载,以「《味馀书室有感》」,从「毓庆宫继德堂殿内东里间西夹道北墙门上,换蒋懋德画斗用字斗一张,净高二尺三寸,宽二尺二寸。黄绢。」并注明「此件要三月十头款」。{《再有诗时往后续写》(丁卯正月上账),页三九}殿内遗存与历史档册完全吻合,是为第六例。无独有偶,在此档册中又记载,以「继德堂」诗,从「殿内东里间西夹道北墙门托枋上换汪承霈画横披用字横披一张,净高一尺五寸,宽四尺一寸五分,黄绢」,并注明为「明年正月款」。{《再有诗时往后续写》(丁卯正月上账),第一〇八页。档册所记均为嘉庆十二年诗作,末附三首十三年诗作,此诗是档册最后一首}表明此张贴落为十三年正月所作,且指明贴在同一方位的托枋上,即《继德堂》贴落在上,《味馀书室有感》贴落在下。此处枋上恰恰遗存款署「戊辰新正御题」的横披贴落一张,戊辰即嘉庆十三年,贴落上虽然没有注明诗题,但此诗在御制诗中定名为《继德堂》(《清仁宗御制诗二集》卷三十三,页五七),是历史档册与殿内遗存完全吻合的第七例。西墙门上遗存「壬戌仲冬月之上浣御笔」的嘉庆七年所书《遣兴用杜甫韵》(《清仁宗御制诗初集》卷三十九,页十七)贴落。南面几腿罩枋上遗存「自述一首,庚午新正上浣,御笔」贴落,作于嘉庆十五年,在御制诗中定名为《知不足斋自述》。(《清仁宗御制诗二集》卷五十,页十二)此空间遗存嘉庆年间贴落五件。
由北墙门进入北夹道,为第二空间。北面是西二间后檐,东面设几腿落地罩,罩内东墙为继德堂的东山墙,设顺山小炕床,西面是板墙,南墙的西侧为出入的南墙门。在炕罩内东墙上遗存嘉庆七年所书,款识为「壬戌小春冬暖一首,御笔」(《冬暖》,详见《清仁宗御制诗初集》卷三十九,页十一)的贴落。南墙上遗存嘉庆十七年所书,「敬述一首,壬申正月上浣御□ 」的贴落,在御制诗中此诗定名为《毓庆宫敬述》。(详见《清仁宗御制诗三集》卷二,页一~页二)在南墙门上方,历史档册记载于嘉庆七年从「继德堂殿内东里间北夹道南墙门上换下朱珪字斗一张,净高二尺一寸,宽二尺二寸」。{《五年至八年贴用换下字画》(看地方贴),页七}而在此方位遗存的恰是落款「忆昔有感,壬戌孟冬御笔」的贴落,壬戌即嘉庆七年,此诗在御制诗中定名为《毓庆宫忆昔有感》(《清仁宗御制诗初集》卷三十九,页十一),这是历史档册与殿内遗存相符的第八例。此空间遗存嘉庆年间贴落三件。
步入第一空间南面的几腿罩即是第三空间,亦可称为西夹道。东面板墙正中的门宽一点三四米,比室内其他门更宽,西面为板墙,南面是前檐炕床。东门上方遗存嘉庆十四年所书款署「盆梅一首,己巳嘉平月御笔」的贴落。西墙遗存御笔对联「知人则哲,安民则惠」;「功崇惟志,业广为勤」。(《国朝宫史续编》卷六十记载为继德堂东室对联,详见《国朝宫史续编》下册,页五〇二)对联中间为嘉庆七年所书,款署「雪意六韵,壬戌孟冬月之下浣御笔」的贴落,是为一堂。南面炕罩上方遗存嘉庆十三年所书,款识为「戊辰季夏月下浣御题」的贴落,诗作在御制诗中定名为《继德堂》。(《清仁宗御制诗二集》卷三十八,页二四~页二五)在南炕床罩内的东面墙上遗存嘉庆七年所书,款识为「望蜀六韵,壬戌仲冬月之上浣御笔」的贴落,西面墙上遗存嘉庆十五年所书,款识为「述志一首,庚午仲冬月御笔」的贴落,在御制诗中此诗定名为《味馀书室述志》(《清仁宗御制诗二集》卷五十九,页十二)。与南炕罩相对的北面花罩楣额上方遗存嘉庆七年所书,款识为「盼信一首,壬戌长至月御笔」的贴落。此空间遗存嘉庆年间贴落七件。
第四空间从第三空间的东门进入,称东夹道。迎面的东墙为板墙,南墙辟门为通道,北面为坐北朝南的小炕床。东墙上,遗存董诰敬书的御制诗句「所其无逸德政普,临之以庄观欲澄」,对联中间原有挂轴,因为在相应位置遗存画别子上下各二,而别子只有挂轴才会用到(画轴待考)。北床罩内外遗存贴落有四张,嘉庆八年九月「二十八日继德堂殿内东里间东夹道北床罩上向南换下赵秉冲字横披一张,净高一尺八寸,宽四尺四寸」。{《御笔并臣工字画》(嘉庆八年等处贴用换下),页十一}而在十月换上了款署「述志一首,癸亥孟冬月中浣御笔」的横披贴落,癸亥孟冬月中浣即嘉庆八年十月中旬,时间完全对应。此诗在御制诗中定名为《味馀书室述志》(《清仁宗御制诗初集》卷四十八,页十四),这是历史档册与殿内遗存相符的第九例。此张贴落贴在罩外。而罩内东墙上遗存款署「雨一律,己未孟秋月初八日御笔」的贴落,作于嘉庆四年;北墙遗存「戊辰小阳春月斋中御题」的贴落,作于嘉庆十三年,此诗在御制诗中定名为《知不足斋》(《清仁宗御制诗二集》卷四十五,页四〇);西墙遗存「壬戌孟冬月下浣室中作,御笔」,作于嘉庆七年,此诗在御制诗中定名为《味馀书室作》。(《清仁宗御制诗初集》卷三十九,页十三)在西墙门上方,遗存「庚午季秋御题」的贴落(尺幅纵一百二十厘米,横一百三十二厘米),作于嘉庆十五年,此诗在御制诗中定名为《继德堂》。(《清仁宗御制诗二集》卷五十五,页十九)而「继德堂殿内东里间换下黎明画斗一张,净高三尺六寸,宽四尺一寸」(《五年至十五年换下臣工字画》,页五二),所记尺寸正与之相仿,不知二者是否有关系?在南墙门上额遗存「戊寅仲冬上浣御题」贴落一张,作于嘉庆二十三年,此诗在御制诗中定名为《味馀书室》。(《清仁宗御制诗三集》卷五十六,页二二)此空间遗存嘉庆年间贴落七件,其中包含最重要历史信息的是己未孟秋月初八日的「雨一律」贴落,证明嘉庆四年七月初八日东夹道东墙的存在。换言之,东二间与抱厦之间不再是样式雷图样中所绘的栏杆罩,隔断板墙已经形成。而按照嘉庆字画清册的记载,所有贴落均为即时所贴,这也是清宫御制诗文贴落的规律。譬如乾隆皇帝诗中就有「年年题句多粘壁」(《清舒山馆》,《清高宗御制诗三集》卷三十三,页十二)、「寝殿粘壁历年所作」。(《寝殿粘壁历年所作望雨盼晴之诗不一而足即目兴怀辄成口号》,《清高宗御制诗三集》卷五十八,页一)
从第四空间的南墙门进入东夹道的南部,为第五空间。南面为东二间前檐南窗,北面为北墙门,西面为板墙,东面为东墙门,通往抱厦(味馀书室)。嘉庆八年「五月初二日毓庆宫继德堂殿内东里间东夹道南窗户上换下彭元瑞字横披一张」,{《御笔并臣工字画》(嘉庆八年等处贴用换下),页九}而南窗户上方遗存款识为「静坐观书有会,癸亥仲夏上浣御笔」的横披贴落,在御制诗中定名为《味馀书室静坐观书有会》。(《清仁宗御制诗初集》卷四十五,页十二)癸亥仲夏上浣即嘉庆八年五月上旬,二者在时间与形式上完全相符,是历史档册与殿内遗存吻合的第十例。北墙门上遗存款署「冬日可爱,壬戌小春下浣御笔」贴落,作于嘉庆七年。西墙上遗存款署「庚午仲冬月御题」贴落,作于嘉庆十五年,此诗在御制诗中定名为《继德堂》。(《清仁宗御制诗二集》卷五十六,页二三)东墙门上遗存款署「庚午季秋月下浣御题」的贴落一张,作于嘉庆十五年,此诗在御制诗中定名为《毓庆宫》。(《清仁宗御制诗二集》卷五十五,页十九)此空间遗存嘉庆年间贴落四张。
继德堂共遗存嘉庆年间字画、匾额四十七件,其中御笔诗贴落四十一张,对联一件(套),匾额两块,臣工字画三件(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