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9-04-29郭晨
郭晨
摘 要:当今世界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革新已被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而区块链技术已成为颠覆传统金融业的新一轮互联网技术创新。面对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各个层面的结合与应用,投资学课程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实际,不断更新授课内容与教学方法,适应当今互联网金融发展引发的投资环境变化,培养优秀的教学团队,形成一支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投资学教学队伍,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在投资学学习过程中求新求实的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投资学教学;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F830.59;G642.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17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8-0115-02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并在当年的金融改革目标中将其视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又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意味着“互联网+”开始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互联网金融(ITFIN)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信息金融业务模式。当前互联网金融有众筹、P2P网贷、第三方支付、大数据等发展模式,在我国得到普及和应用,而区块链技术又掀起新一轮互联网金融技术革新。面对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各个层面的结合与应用,投资学课程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培养优秀教学团队,形成一支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教学队伍,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在投资学学习过程中求新求实的需求。
一、投资学教学定位及要求
投资学是一门系统介绍金融市场组织与运行,金融工具分类、使用及定价知识的课程。在各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过程中,金融市场作为资金筹措及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场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是各国政府监管部门及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因此,投资学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已经掌握的经济基本理论和知识基础上,扩充资本市场及货币市场相关投资专业知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投资意识和投资分析能力,并在今后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的投资技巧和手段,可以理论结合实际地在金融市场上有所作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了解投资分析中的专业词汇,初步掌握股票、债券、基金等概念及特点;了解我国金融市场分类及公司上市条件、各类金融市场运作方式及监管环境;熟悉利用投资理论中分析问题的方法,利用财务指标进行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分析。
(2)利用投资学分析方法解决证券投资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股票、债券、基金以及金融衍生品的投资功能;掌握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分析、金融工具收益与风险的衡量及计算原理、投资学经典理论及应用等内容。
(3)具备用较宽广的视野、敏锐的眼光、发散的思维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条理清晰地将投资学以及其他课程内容融会贯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自主思考及解决问题,使自身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得到提高。
二、现有教学基础及手段
投资学课程传统授课方式主要是教师课堂授课,而该方法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投资学课程知识掌握的深度与广度、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及授课风格、课堂学习氛围以及学生的知识架构和接受程度,还依赖于授课教师在学科理论基础及发展前沿方面的掌握程度。当今经济发展对授课方式及授课效果要求日益提高,但传统教学方式的地位仍然不可忽视,并得到学生的广泛接受和认可。与此同时,传统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填鸭式”的授课缺乏直观性和生动性、缺乏师生互动等。因此,在当前投资学课程建设基础上,教师除了做好基本授课外,可以辅助多种组织形式和推进措施提高教学效果。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办法之一是授课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把书本知识与实际投资活动紧密结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投资模拟大赛等活动,并与相关金融机构合作,充分锻炼学生对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同时,根据授课重点撰写公司投资价值研究报告。主要采用调研小组方式,学生以3~4个人为一组,选择任一家国内外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要求研究报告的内容必须包括四部分:宏观经济环境分析、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公司基本面分析、公司发展前景展望,这样基本涵盖了投资学的主要知识点,同时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完成研究报告后,举办4个标准课时的讨论会,由各小组成员根据完成的PPT分析公司投资价值及增长前景。
(二)模拟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
投资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投资学教学中,对各种投资理论核心思想的掌握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需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一些章节内容可以采用模拟实情教学,比如建立投资学模拟实验室,通过证券投资模拟交易,使学生体验从证券公司开户、建仓、下达交易指令直至最后平仓的模拟投资过程,同时让学生思考证券投资从业人员的业务职责,以及作为普通投资者在证券买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操作过程中相关问题系统和全面的解决方法,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以更好地发挥。
(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引导学生对前沿问题进行讨论,围绕现实问题撰写课程论文和讨论报告,例如,教师在完成教学大纲基本授课内容之后,可以进一步给学生提供最新理论进展及金融市场最新发展动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团队协作研究。为学生毕业以后的实际工作或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结合课程内容,指导学生有效查阅文献和相关信息,扩展知识面。除了要求学生课堂上全神贯注外,还要求学生总结章节知识点,并以适当方式对他们进行检查和督促:建立全面考核评价体系,综合出勤率,研究分析报告质量、课堂讨论及活跃程度等表现以及期末试卷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更加关注学生日常学习积累,减少他们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的现象。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投资学教学实践
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了金融发展的全过程,并将持续引发行业创新,这必然会反映到金融人才的培养和需求中。金融市场的发展不仅需要从事理论研究和顶层制度设计的高级人才,也需要懂得基本交易规则和熟悉实际操作的技术性人才。作为金融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投资学教学需要将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式进行及时定位与调整。但在现实中,投资学的教学模式还存在着较大的滞后性,比如在人才培养方面,课堂授课比重较大,理论传授多于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薄弱,主动学习动力较弱,过于依赖教师讲解等问题。为了适应互联网金融的新发展,需要对投资学教学进行以下调整与改革。
首先,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投资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突出的课程。在理论方面,需要详细讲解金融市场运行、投资过程及投资行为、金融工具特征及价格形成等相关问题,在这一点上传统教学方式已经较为完善。在实践方面,需要结合理论授课内容,增加校内实践课程与校外金融企业实践课程。校内实践课程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各类金融市场交易规则、交易程序以及交易人员的行为法则等内容。校外实践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对金融市场运行现状以及市场监管环境有直观认识和感受。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经营实践活动,使学生及时了解金融市场最新业态和未来发展方向。
其次,改革教学内容。增加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及风险管理相关内容。在教材选择上,第一要兼顾国外经典理论核心思想、理论前沿进展及理论应用,为学生奠定坚实的投资学理论基础;第二要兼顾国际市场运行规则、发展现状及中国金融市场热点问题,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最新投资动态;第三要兼顾互联网金融对宏观及微观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适应金融市场发展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改变原来以投资品定价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热点问题,使学生从自身经历及经验积累角度出发,用余额宝、P2P、众筹、比特币、区块链等经典案例分析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流程及风险管理,使学生直观感受互联网金融的特征及发展方向。
再次,增加案例教学比重。投资学教学要求起点高,所学内容是在金融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金融市场、投资工具、市場定价机制及定价方法的深入研究。授课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基本投资概念和模型,而是要把投资学相关理论作为工具,研究与之相关的重大金融问题与投资实践问题,充分发挥该课程在实践中的作用。可以通过设定互联网金融的热点问题,比如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基础及其在投资中的运用,让学生分小组查阅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最终以PPT的形式展示并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需要教师搜集整理相关材料,精心设计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相关的教学内容,根据课程内容与案例的结合程度来设计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典型事例。
最后,充分重视互联网金融对当前投资发展、投资市场与投资基本理论的影响,在实践方面增加产业投资理论与实务、贵金属投资策略与技巧、MATLAB投资数量分析与应用、EXCEL投资建模与应用等实训课程,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以各种网络通信设备为核心的网络学习方式,充分利用移动媒体资源,比如微信、QQ等通信工具以及慕课、经管之家等APP软件,使互联网成为学生与教师交流的工具和学生得力的学习工具,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 超,李吉栋,徐 临. 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教学内容改革探析[J].中国市场,2016(11):207-208.
[2]李文辉,孙红果.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学教学改革初探[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6(1):119-121.
[3]汪连新.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时代金融学课程改革及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32):189-191.
[4]丁 杰.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金融学》课程改革探析[J]. 亚太教育,2015(19):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