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互联网教育新潮流下化学教学的新看法

2019-04-29潘切

关键词:化学教育化学教学

潘切

【摘 要】伴随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领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引入,化学课堂教学也更加的多样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積极调整自身的定位,努力学习新技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带来的便利性,充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的潜能。

【关键词】互联网模式;化学教学;化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022-01

“互联网模式”教育行动计划是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这一计划主要是指出为了让教育在“互联网模式”的“风口”上飞得更高、更稳、更远,可以把网络引入课堂,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教育方式。

随着各大互联网软件的应用,“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可以调整教师的定位,让教师更多的是去引导、辅助学生学习,同时改善学生对课堂的刻板印象,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让。下面介绍“互联网模式”时代化学教学课前、课中、课后的几点做法。

一、课前预习,提高化学学习兴趣

以往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课本预习,学生们所接触到的都是文本,其实教师们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资源找到相关课程的图像或者声音内容进行预习,这样不仅可以达到预期的预习效果,还能有效的提升学生对相关课程的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再也感觉得不到学习是枯燥无味的了。利用“互联网模式”的资源,如视频、动画、微课等内容,让学生观看。例如“氧气的制备”的预习,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模拟实验,通过虚拟的药品、仪器等组装实验装置,让学生反复的实验操作,让他们对实验流程烂熟于心,在实验室进行操作室能熟能生巧,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能很好地达到预习效果。

在预习“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时,让学生登录“老师走起”官网,观看“探究胶体性质”的微课,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从而对胶体性质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微课的学习,使学生突破了重点和难点,克服了学生学习的障碍。

二、课中学习,激发化学学习的欲望

1.情趣导入,激发探究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设计一个好的导入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使这堂课先声夺人,引人入胜,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也为后面的授课奠定良好的基础。情境导入以调集注意,激发兴趣,引上正规,引入佳境等为主。

如在讲解离子反应时,利用“班班通”登录,让学生观看“美丽化学”的视频,可以让学生们看到化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元素周期表,很多事物可以用过化学的碰撞发生质的变化,产生出新的美丽物质,充分让学生们体会到化学的魅力,激发学生们探究离子反应的兴趣。通过学生们感兴趣的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起他们对科学原理的好奇心,从而带领学生们共同探究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借助实验和媒体资源,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所提到的教学建议:化学基本教学在执行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普通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而提供个性化的教学需求;要注重手段及方式的多样化,促使学生能够积极感兴趣的学习,从而掌握最基础的化学常识和化学技能,掌握化学实验过程和途径,形成良好的化学学习观念。经常在化学教学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是比较难突破的,也是学生不太好理解的,往往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能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充分利用“班班通”登录,利用网上资源,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有利于探究实验的实施。如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实验,可以从网上检索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实验探究,这样从定性实验到定量实验,让学生们学会独立思考。

例如“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理论部分很抽象不好理解,特别是化学晶体结构的内容,学生学完后感觉似懂非懂,其实是可以让学生通过在网上晶体结构上,通过动画模拟的方式将晶体结构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通过这样形象又具体的方式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晶体结构的相关知识,同时印象也会比较深刻。

三、课后探究,培养化学学习的能力

通常在并不宽裕课余时间给学生们布置很多课后作业,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为了让学生自发的、主动的去学习,教师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探究性的试题,更多的是让学生们“学”的实际出发,抓住训练点,同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训练活动,达到学以致用,以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化学课程出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更多的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体检科学探究的方式更好的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际更好的结合,通过亲自的体检加深对于理论的理解,同时也可以积累一些实验的相关经验,增加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例如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相关文献,这样就减少了图书馆的时间和翻阅大量文献的时间,在通过“互联网”所查询的资料也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同时在进行实践活动是所需的各种数据,例如:涡河的源头、流经的地市、环境、工厂等对涡河水质的影响,这些也都是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查找到相关数据和因素来进行分析。通过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就能够找到相对应的实施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同时通过对收集数据进行分析,也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得到更全方位的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为了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充分理解,使化学教学更加生动化,教师们也要摆脱形式的应用及掌握,同时要打破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而“互联网模式”的化学教学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课堂教学锦上添花,让抽象知识形象化。

参考文献

[1]胡美玲.对中学化学的主要目标和教材改革的新思考[J].中学化学教育,2008,(10):10-13.

[2]卢巍.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及其教学观念[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6):3-6.

[3]李良钊.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J].当代化工研究,2018(10):30-31.

猜你喜欢

化学教育化学教学
初探新课标下的化学教育教学
浅析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实施
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渗透
浅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科学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