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2019-04-29刘艺勇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刘艺勇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其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更多的事物有所认知.然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单一、静态的事物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新课改一直强调课堂教学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进而强化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素养.这也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提升自我,本文基于这个角度,从三个方面探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小学数学作为理科内容范畴,思维性强、理论性强,小学生了解起来较为困难,尤其面对逻辑严谨的知识,很容易产生困扰,进而影响到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小学数学教材,我们知道,小学数学是基础性知识内容,生活性强、实用性强,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所谓教学的有效性则主要是学生能够通过课堂教学形成一定的数学技能和素养.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学生构思教学策略,以此推动学生主动地学习,强化学生的技能和素养.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地谈一下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一、游戏教学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小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就必须从学生的兴趣着手,将学生的兴趣与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无疑游戏是最佳的选择.小学生有着一颗童心,他们对喜欢的事物会追根究底,主动地去探究,他们最喜欢事物的展示方式是游戏形式.游戏是动态的,符合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同时游戏的娱乐性与小学生的心理相吻合,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知识转化成为游戏内容,以游戏的活动形式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同时感受小学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增强自我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生成奠定基础.

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内容时,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特点并能够灵活运用.鉴于小学生对事物本身的认知,笔者开展了“图形大变形”的游戏,即:给学生很多图形的卡片,如,三角形、梯形、多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让学生根据给出的图形,进行拼图,造房子、造图形等,让学生动手去感受每个图形的特征,并通过图形的拼接认识到图形之间的关系性,如,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接在一起可以为一个正方形、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接在一起(等腰直角三角形除外)可以拼接成一个长方形,等腰梯形加上两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接成正方形和长方形.通过操作会发现,长方形的长和宽不一样,正方形的长和宽一样,能够了解知识的本质内容,进而增强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二、生活教学策略

生活是一切的源泉,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正所谓:“知识源于生活且运用于生活.”小学数学知识的生活性很强,所涉及的知识从生活中都能够找到原型.但是想要让学生主动地去应用知识还需要教师的引导.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知识上面,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从而呈现出“死学数学”的现象.鉴于此,笔者认为,想要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并灵活使用知识,就应该从生活着手,将生活与知识融合起来,实践结合理论,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数学知识内容,开展生活教学策略,以此来激励学生,促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如,在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时,笔者抛开教材中的例子,选取生活中学生最为常见的内容让学生进行信息统计,即:以学校附近种的农作物为例,让学生进行统计并记录.为了更好地管理农作物,学校附近的人需要统计一下看每种农作物的实际种植情况,好统筹安排机器,笔者趁机让学生进行统计、摸排:种植小麦的10亩(张三x亩、王五x亩、田四x亩……),葵花5亩(张三x亩、王五x亩、田四x亩……),水果树10亩(张三x亩、王五x亩、田四x亩……),药材5亩(张三x亩、王五x亩、田四x亩……)等等,让学生自己进行数据的整理.一方面,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实际地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生活性,从而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凸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微课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育者要开设并向学生提供各类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现如今是信息时代,高科技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最为常用的教学工具,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开始出现,微课重在微,它以时间短、内容精、融合高科技成名,它是动态的、时代性的,能够较好地引起学生的关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笔者在教学中实施微课教学策略,运用微课还原教学内容本质,让学生更清楚地掌握知识的原理性,进而强化学生的探究欲望.

如,在学习“小数点的变化引发小数大小的变化”时,笔者将其制作成为微课的形式进行体现,即:先制作一个小数0.003,并以具体事物大小代表,之后移动小数点3位,数直接变成了3,具体事物直接变成代表3大小的事物,之后将具体事物相比较,总结出小数点变动带动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以此类推,用微课来展示其缩小的内容,这样,以具体形象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总结规律,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性.

总的来说,新课改下注重的是学生个体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个人综合技能的培养和提升,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想要凸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紧紧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化学生对知识原理的了解等等,根本性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来源和使用,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孔企平.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组.小学数学学科实践活動课程案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