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弗洛姆理论对高校艺术类学生情感教育的启示

2019-04-29曹莹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

曹莹

【摘 要】 文章阐述了弗洛姆爱的艺术理论的核心,分析了高校艺术类学生在爱的实践中呈现出的特征。论述了弗洛姆爱的艺术理论对艺术類学生情感教育的启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爱的本质,引导学生建立和谐情感关系,培养学生爱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 爱的理论;艺术类学生;情感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人们文化需要的日益增长、高校不断扩招以及人们对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视加深,高校的艺术类学生数量越来越多,长期的艺术专业训练和艺术氛围熏染使得他们呈现出独特的情感特征,与之俱来的是艺术类学生群体在各类情感关系中的态度,出现了很多的不可控因素,这也给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把爱作为一门艺术,从技术的角度出发深刻分析了学习和掌握这门知识的理论、实践、意义,这对于正确引导艺术类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学会处理情感问题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一、弗洛姆爱的艺术理论的核心概述

在自然界中人的存在是具有特殊性的,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有意识活动,而当现代人脱离了自然界后,就进入到一个充满变数的环境中。在理性发展起来之后,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意识到孤独、恐惧、生存的短暂和死亡的必然来临,所以人的一生都是在寻求解禁孤独、个体的解放和人与人之间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采取了暂时刺激或麻痹自己的纵欲方式,有的人选择了与他人在思想和行动上的同一,还有的人选择了在和外部世界的互动中达到创造性的一致。然而,这些方法都只能在短时间内、表面地解决人类的存在问题,而要想长久地、根本上地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在爱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

作为一门可以学习并掌握的艺术来说,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虽然没有明确的概念,但它却是人的一种重要的生存方式。现代社会通过技术将人与人之间紧密联系起来,可是生存问题的不良解决又使人与人之间竖起一道道屏障,人既不能驱逐自己的忧惧,又与他人存在交流和融合的障碍,此时唯有成熟的爱能用强大的力量冲破这一切。弗洛姆认为,成熟的爱的本质就是“给”。“给”的目的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一种甘心情愿地给予和付出,这种不求回报的爱是施爱者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也是其个体拥有充盈的内心和强大的自我力量的体现。世间的情感,不论与父母、孩子、自己、配偶还是他人,都是以给予性的爱为基础的。当然,除了“给”这个要素外,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也同样重要。关心,是爱的直接表达;责任,表明有给予他人爱的能力;尊重,是摆脱奴役的平等对待他人;了解,是知晓他人的客观状况,由此看来,爱也是一门需要多角度学习的艺术。

二、高校艺术类学生在爱的实践中呈现出的特征

众所周知,随着高等院校招生比例不断扩大,现今的艺术类高等教育日益呈现出大众化的发展趋势。由于艺术教育自身的独特性,艺术类学生在面对和处理情感问题时也出现了许多不同于普通类学生的特点,尤其是一些情感不道德、畸形甚至社会影响极坏的新闻事件屡屡发生,这不得不让人反思艺术类学生的高艺术素质和他们情感缺陷的不匹配,正确的情感教育势在必行。高校艺术类学生在爱的实践中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

1、个性张扬,情感随意性较强

艺术教育对学生的一项普遍要求就是“解放天性”,绝大多数艺术类学生从小接受专业学习,久而久之受到这种要求的影响,他们对其它的价值判断并不敏感,在他们看来“艺术就是激情”,所以也就形成了艺术生与众不同的个性——张扬且不稳定。在高校中艺术类学生群体是比较特殊的,一方面他们多才多艺、想象力丰富、个性鲜明,是高校中最具活力的群体;另一方面他们做事情理性分析不足、急于求成、缺乏稳定性,这就使得他们在面对和处理情感问题时更加随意,更多的是凭一时好恶。艺术类学生是富于幻想的,但很多时候缺乏对事物全貌的认识和分析,他们遇事不冷静,情绪化倾向严重,随意性大是其典型特征。近些年出现在新闻报道中的很多负面新闻都是艺术生的这种性格特征所导致的,该类问题必须要引起高校教育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2、追求自由,纪律观念淡薄,强调自我,心理脆弱敏感,崇尚感性,寻求短暂刺激

在当前的高校艺术类学生中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较高,且他们兼具“90后”、“00后”的个性特点,在高度崇尚艺术自由的同时,也追求个体行为的“绝对自由”。在较多地接受艺术训练和实践的过程中,艺术生接触到了很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并积累了丰富的人际交往经验,所以独立自主意识增强,他们要求最大限度的个人空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独来独往,忽视人的社会属性,寻求一种孤立的、肆意妄为、天马行空的艺术感觉。这些艺术类学生还喜欢在穿着、形象上追求艺术的个性化,往往把个人卫生习惯上的懒惰和对学校规章制度的蔑视当作自由,或以此来寻找所谓的艺术上的“灵感”。作为学校、社会的一员,很多艺术生总是试图摆脱相应的“条条框框”的约束,缺乏规则感和界限感,时间观念、纪律观念、集体观念淡薄,这样就导致了大部分高校中的艺术生群体组织纪律性差、散漫,缺乏规矩意识。

3、强调自我,心理脆弱敏感

现在很多的艺术类学生在个性中不断放大自我,时刻以自我为中心,力求达到最大化地满足自我需求和自我利益。然而,在过分强调自我的同时,也在无形中让这些学生变得心理敏感脆弱,凡事喜欢“唯我独尊”,缺乏经受挫折的能力。艺术生群体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集体意识淡薄,自私自利的观念越来越削弱了集体主义的存在,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艺术生成为了精致利己主义者,同时带来的是他们作为人的社会属性也被削弱。当人的很多行动都试图“孤立”的存在时,那么必然导致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没有排遣发泄的出口,所以这也使得很多艺术类学生心理娇嫩、脆弱、敏感,只关注自己的世界,而忽视周围其它的存在,尤其是周围的人和事影响到自己的时候,就仿佛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或是折损了很多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了学生的很多情感问题。

4、崇尚感性,寻求短暂刺激

艺术类学生由于自身的专业特质逐渐形成了感性思维、艺术思维强的特点,他们通常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情感充沛、富有想象力,在追求鮮明的艺术特色的同时,他们会以独特的视角捕捉生活中的艺术存在,所以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往往是感性大于理性,他们更擅长于不知不觉中对事物做出感性判断。人在面对和处理情感问题时本就是感性认知强烈,尤其是对以感性判断为主的艺术生更是如此,哪怕只是一种浅显的感官刺激也会给他们带来情感上的巨大冲击,只要这种感性刺激能符合他们对爱和美的审美判断。而每一个人在一生将要面对的诸多复杂又持久的情感问题都不是只凭一时的感性判断就做出决定的,年轻的学生经常要寻找一种艺术感觉,却往往因为这种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崇尚感性而出现各种情感问题甚至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三、弗洛姆爱的艺术理论对艺术类学生情感教育的启示

高等院校不仅是未来社会建设者建构知识基础的阵地,更是帮助他们塑造健全人格的地方,艺术类学生作为传播和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力军,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因此对他们的培养除了程度更高的专业技能技巧外,还要有“有温度”的人文关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爱的实践能力、把握爱的艺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爱的本质

爱是人在处理好与外部世界和他人关系时的一个完美的答案,爱应该是人内心主动生长的一种积极的情绪和力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施爱者,因此爱首先是“给”而不是单纯的获得式的享有。在对艺术生的情感教育中,要引导学生意识到,爱是一种分享,我们可以通过“给”来分享喜悦、忧愁、烦恼等有生命力的情绪和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对方的爱也被我们唤醒,也成为爱的给予者。人从出生开始就享有母亲给予的无私的爱,这种爱唤起了我们的生命和爱的能力,当孩子逐渐长大也要开始给予母亲自己的爱,与此同时,孩子也成为一个“给”爱的人。当然,这种“给”不是一种价值交换,它是施爱者自我力量的展示,也是生命力得以升华的表现。当一个人不再只关注自我,而是更多地关注他人,他的心理也会慢慢变得强大而有力量。艺术类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很重感情、讲义气,但是他们对爱的认识远没有那么深刻,所以出现了一些感情不稳定的情况,如果能加以引导,相信他们在亲情、友情和爱情关系中会积极奉献出自己的“养分”,不再只是拘囿于自我的狭小情感世界中。

2、引导学生建立和谐情感关系

高校中的艺术类学生通常都有很丰富的情感关系,却很少有稳定和谐的情感关系。在他们和父母、同学、男女朋友等的关系中,往往存在着很多的冲突和不和谐,相当一部分学生抱着“合则来,不合则散”的心理在面对着各种情感关系。究其原因,还是没有深刻理解弗洛姆提出的爱的四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在各种情感关系中,关心是爱的起点,没有关心,爱是无从谈起的。爱他人,都要有关怀的要素,有关怀才能进而产生责任感。尊重他人,不是惧怕,而是在平等地去爱他人,不随便干涉。了解是在客观的基础上去认识爱的对象。弗洛姆的爱的四要素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艺术生的各类情感关系中,现在更多的还只是停留在情绪判断的阶段。而持久和谐的情感关系一定是先建立在对爱的对象的尊重、了解、关心和责任基础上的,否则,爱的双方都不会产生良好的互动,因为彼此随时都可能成为对立面。任何情感都不是单方面的,所以,引导学生理性地对待情感问题是必要的,尤其在人际交往中要多角度地深入了解对方,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判断上。

3、培养学生爱的实践能力

在弗洛姆的理论中,他把爱当成了一门艺术,那么掌握这门艺术既要有理论知识,也要具备实践能力。在当今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不论怎样引导学生,最终的目的还是要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把握爱的实践能力,进而形成一个健全的社会。在爱的实践中,要具备四个条件:纪律、集中、耐心和极大的兴趣,而这恰恰是艺术生的“短板”。因此,在培养其爱的实践能力时,首先要让他们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纪律、杂乱无章的社会反倒是不自由的,情感冲突反而越来越多;其次,集中和耐心是我们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最缺少的也是最宝贵的品质,这两个条件可以使人全身心地投入到某种情感关系中,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和处于稳定的情感关系中并不矛盾,反之,还会起到促进作用;此外,学习一门艺术还需要极大的兴趣,如果没有兴趣那么永远掌握不了它的核心。艺术生在校园中的恋爱现象是比较多的,然而很少有学生能真正处理好自己的爱情问题,绝大部分只是一时冲动,没有对对方和一段感情的认真审视,更不可能深情地投入,往往给双方带来了不小的伤害,这都是在当前对艺术类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时应该留意的问题。

爱是一个古老而新鲜的主题,学习爱的艺术既要掌握理论又要培养实践能力。在面对着当今社会多元化而又飞速地发展,面对着人类对自我解放的追求,面对着高校艺术类学生在情感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什么是爱以及培养爱的实践能力是势在必行的。弗洛姆对于爱的理论和实践的宣扬使我们从一个全新的维度把握爱这门艺术,而将这门艺术传递给广大的高校艺术类学生是对其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艾·弗洛姆:爱的艺术[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曹 莹(1987.04—)女,河北献县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战略条件研究.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
浅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感悟
新常态下针对大学生的情感引导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