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礼仪养成教育

2019-04-29郭小静王贝贝

世界家苑 2019年3期
关键词:养成礼仪习惯

郭小静?王贝贝

摘要:礼仪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品德素养,并指导其成人后的行为习惯。而礼仪行为养成的黄金时期则是幼儿时期。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幼儿教师更应通过礼仪教育帮助幼儿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礼仪的行为习惯养成。本文将运用举例、对比、分析、论述等研究方法,以典型案例并结合本人实际教学经验和自我职业反思浅述幼儿礼仪养成教育。

关键词:幼儿;礼仪;习惯;养成

在倡导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认知的不断加深和经济社会的文明进步,幼儿礼仪养成教育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成了新的教育趋势和对学前教育的必然要求。文明礼貌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从小进行礼貌教育,通过游戏、日常活动等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幼儿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结于自己的习惯。”幼儿礼仪养成是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心理学研究发现,整个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因此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要认识到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应抓住幼儿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的行为习惯,使幼儿终身受益,从而促进其终身发展。

1 现阶段关于幼儿礼仪行为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现在幼儿独生子女居多,同时存在“留守儿童”(即父母托管于老人照料)现象的存在,存在的问题也多。当前家长长期忙于生计,疏于对孩子进行教育管理和陪伴成长,从而导致“高级智商,低级行为”的幼儿出现,对其今后的人生发展不利,并导致恶性循环的开头。本人曾经通过幼儿园工作总结和调查,幼儿在文明礼仪行为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自私即以自我为中心、娇惯任性、情绪波动大、随地吐痰、没有尊老爱幼的礼貌习惯等。主要表现在幼儿园班级中往往以自己为中心,在活动时也不会顾及其他小朋友;玩耍中和其他小朋友发生分歧时,会动手动脚推搡小朋友用暴力解决问题,具有攻击性行为;見到老师、长辈不打招呼等。

2 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培养措施及典型案例分析

2.1 利用“熏陶法”隐形环境,促进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在幼儿园环境设计中,应尽可能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在走廊、楼梯、围墙、门厅等位置的内容设计上,尽可能渗透一些文明礼仪教育,可以张贴文明礼仪的照片或用卡通图片张贴“请讲普通话”“上下楼梯向右行”等提示性语句,也许幼儿不认识这些字,但是通过卡通图片的设计,在活动室、盥洗室、寝室等幼儿经常接触的地方,布置一些关于文明礼仪的卡通图片,如在饮水的地方张贴“请排队”的图片,在堆放玩具的地方张贴“请及时整理好玩具”的图片等等。总体来说,关键是为幼儿在园里时刻树立一种潜移默化的规则意识。

2.2 借助日常教学活动,巩固幼儿文明礼仪教育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各种教学形式,将文明礼仪知识贯穿于每一个角落,在本人多年的学前教育生涯中,认为从日常教学出发,形成幼儿礼仪养成的认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例如,抓好晨间接待,早上入园时,要求幼儿使用入园礼仪,鼓励幼儿与父母用礼貌用语道别;每日安排一名幼儿与教师一起在教室门口迎接幼儿,训练幼儿对于与人接待的能力发展和礼仪养成教育的仪式感。其次可以抓好一日活动,比如在盥洗的时候,轻轻引导幼儿说儿歌:“洗小手,勿拥挤……”教师起头后,幼儿就会跟着说下去,原来没有排队的幼儿都自觉排队,没有关水龙头的幼儿,则自觉拧紧水龙头,一切都进行得井井有条。培养其与他人交往或活动中的礼仪规则感。同时,也抓好重点节日,利用“教师节”“妇女节”“劳动节”等节日对幼儿进行礼仪方面因势利导的教育。

2.3 借助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仅仅依靠幼儿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是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必由之路。幼儿园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吸引并组织家长参与儿童的教育活动,并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使家长积极的支持幼儿园工作,从而促进幼儿文明礼仪的养成。例如,教师可通过家长会、微信平台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要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树立一个好榜样,做到不打骂幼儿,孝顺父母,遵守交通规则等,父母是幼儿的一面镜子,作为家长要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文明家庭氛围;同时做好孩子良好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监督工作,尽量避免幼儿接触不良文明礼貌行为,要严格要求孩子的言行举止,孩子犯错帮助其改正,有进步就积极奖励。同时,教师在幼儿园也要时刻以积极正确的礼仪行为习惯影响幼儿,做到真正的家园共育礼仪养成教育的相互作用,从而促使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发展。

3 关于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反思

我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荀子认为,没有礼貌,人就不能生存,事业就不能成功,国家就不能安定。文明礼仪是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它能使社会和谐而有序,从而维护着社会的正常发展。对幼儿的礼仪养成教育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作,在幼儿园,教师的言行举止可以作为幼儿的表率,在家里,家长的一举一动也是幼儿学习模仿的对象,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家长必须首先要做到,二者均应该细心、耐心地教育我们的孩子。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幼儿礼仪养成教育是幼儿成长的必修课,从小加强对幼儿的礼仪养成教育,可以使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也是弘扬我国历史悠久的礼仪传统,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高杉自子(日)幼儿教育的原点[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6).

[2] 司马大健 刘振民.让孩子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M].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03).

[3] 蔡春美 洪福财.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J].人民教育,2018(09).

(作者单位: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北站花苑社区幼儿园)

猜你喜欢

养成礼仪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筷子礼仪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航母舰员安全意识养成探索与实践
礼仪篇(下)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