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班级数学素养的三部曲

2019-04-29朱月凤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分层素养探究

朱月凤

【摘要】通俗地讲,培养核心素养通常就是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一天比一天有智慧,一天比一天聪明.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思维,即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就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立德树人,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通过自己的数学教学,提升班级整体数学素养,使他们获得受益终生的东西.

【关键词】素养;分层;探究;讲透

一、分层:给每名学生适切的教育

马克思说过“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学生所表现的问题中去寻找问题根源.不会、听不懂、不想学、不感兴趣等,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儿.学生总有闪亮的一面,哪怕这一面与学习无关,教师也应该去鼓励他,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例如,复习课可以分层教学,在新课的时候学生差距还不大,但是期末复习的时候,讲基础题,浪费成绩好的学生学习时间;讲难题,让那些需要查漏补缺的学生无从下手.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两个层次.对A层次的学生,基础题作为练习题,重点把握后三题的分析讲评和书写.对B层次的学生更侧重于基础题,争取每一节课学到一个内容,每一节课解决一个问题.先拿出一张卷子,给几个方案:比如,从19题开始做,还是从23题开始做,还是从25题开始做,让学生选自己的方案开始做,这时候就能知道学生自己的定位.大多會选择自己能做而且相对接近自己能力的题目.接下来通过学生的正确率,分别分到不同的组.分完组,一张试卷就可以不全做了.因为有些孩子基础题不会错了,有些孩子难题根本不会做,一刀切太不科学.教师要给各小组布置完任务,放手让他们讨论,问题在小组内部消化,只有那些小组大部分有疑难的才给专门的讲解.比如,这样的题目:

若a,b都是有理数,且a2-2ab+2b2+4b+4=0,则ab等于().

a2-2ab+2b2+4b+4

=(a2-2ab+b2)+(b2+4b+4)

=(a-b)2+(b+2)2

=0,∴a-b=0且b+2=0,解得a=b=-2,则ab=4.

这个题目就交给学生去讨论,没必要从头讲到尾.对中等生,教师只要在第一步因式分解这个环节提醒一下就可以了.分层就是给每名学生适切的教育.

二、探究:给每名学生思考的机会

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就是探究式教学.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让他们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要联系生活实际,在讲有关圆与直线位置关系时,教师在课前让学生收集观察相关的知识,为探究提供载体.课上教师出示设计好的学习活动单让学生自学,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先独立自学再小组交流.学生们看的看、画的画、找的找——同桌交流、讨论,从讲述他们身边的圆形物体与直线关系的现象,再到明确有关做题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每名学生都积极地亲身体验着学习的过程.这样做不仅把课堂的主动权让给了学生自主学习,还唤起了学生的相关记忆,回归生活,将数学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而且促进了学生形成合理的关于平面图形的认识结构,丰富对圆与直线关系的主要特征的感知.

探究就是在做中学,不管是代数还是几何都充分地展示了这点.每节课教师都要先备学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创设具体问题情境,放手让学生自主讨论、自主探究.高效的讨论就会产生生成性的问题.这时教师就可以抓住关键点,明确要求,让学生在做中感受探究的魅力.课后,教师又会给予相应的练习,让学生在探究中检查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三、讲透:给学困生前行的勇气

教师要有整体意识把数学问题讲透,让学困生也能接受,并基本掌握.如在教授相似的计算时,小、中、大三边的比是3∶4∶5,另外一个三角形和它相似,若小边是x,则三份是x,那么一份就是x3,那其他两边就是4份和5份,就是4x3和5x3,其他两种情况以此类推,这在综合题的计算中十分简洁.如果教师讲析的数学问题,学困生也听懂了,那全班的学生基本也就全部掌握了.学困生还不懂的,教师要善于对学困生进行辅导,让他们也有能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愉快体验.有这样一道题,如果矩形的长是6 cm,宽是3 cm,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此矩形的面积,则正方形的边长是32 cm.通常教师给学生的讲解思路是这样的: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则x2=6×3,解得x=±32.因为边长不能为负,所以x=-32舍去,故x=32.当教师不知晓学困生的学情时,这样简单提示就过去了.可第二次碰到这样的题目,学困生还不会.仔细观察才发现,他们写的结果有正负两种,这可能就是习惯思维的影响,教师在授课时候,让学生自己讲,这样他们有体验,印象就会深刻.还有学生根本就当没讲过,一点思路都说不出来.这时候教师就得反思自己的课堂,要将题目与图形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具体的图形里进行思维,当学生形成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做类似的题目就会轻车熟路.总之,讲透就是讲透解题思想,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另外讲透,也要有相应的题目.教师要善于编写相应难度的练习,让学困生去感受、练习、训练.再者,对学困生来说,讲透典型性错误题目很有必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两点论”和“重点论”认为,看问题要抓重点.归纳学生的典型性错误可以帮助他们高效地解决知识短板,将课堂的时间最大化地利用.

四、结束语

教师要从学生的数学学情出发,让数学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师要引导他们运用数学探究问题,在分层中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激发他们提升数学素养的意识.

猜你喜欢

分层素养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