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创建优质高效数学课堂
2019-04-29陈艳红
陈艳红
【摘要】创建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一直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学生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厌学、功利、依赖、自卑、傲慢、逃避等不良学习心理症状.而这些需要必须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和理解,笔者认为只有科学地满足了学生的数学心理需要,才能创建真正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创建优质高效数学课堂.
【关键词】学生心理需要;优质高效數学课堂;数学课堂心理气氛
一、学生课堂上有哪些心理需要
著名的需要理论学《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的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前后顺序的层次处理,主要为生理层次、安全层次、归属层次、爱护层次与尊重层次,需结合实际发展需求,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情绪的分析,提升教学趣味性.
(一)情绪安全感
研究证明,学生在很有安全感的课堂心理气氛里求知欲望最强烈,记忆能力感知能力分析能力都可以达到最高值,当然会有最高效的学习状态.这个方面容易有一个误区是:一些教师认为课堂纪律松散,学生随意活动有助于安全心理气氛的形成,尤其是在片面理解西方课堂教学的轻松随意之后.实际上,各项调查和研究表明,学生对课堂同样渴求高效的纪律(注意,是“高效”而不是仅仅“严格”或者“松散”),并且期望这些纪律的产生和使用满足他们的权力和自由需求.一个有高效纪律的课堂会是一个富于安全感的课堂.当然,满足情绪安全感远远不是只要纪律高效就可以达到的,另外还要涉及师生对“未知”“迷惑”“错误”“困境”的共识以及师生融洽关系.
(二)趣味性
学生对课堂学习有趣味性的需求应该最容易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有同样的心理需要.存在的问题可能是:教师想尽办法,学生日渐挑剔,趣味性的体验似乎越来越难获得了.当然,不可避免的还有教师趣味和学生趣味的矛盾差异.
(三)自信
经过研究可以得知,学生如果认为自己可以胜任学习,那么就可以提升学习积极性,做出正确的努力.所以,学生需要在课堂学习中不断获得自信.对这一点需要的理解绝大部分教师应该没有疑义,只是在具体实践中往往会忽略个体差异或者缺乏有效的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并保持自信.
(四)归属感
归属感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到自己有价值,与他人有联系和被尊重.很多人的归属感都属于较高动力,在一个人认为自身归属某个圈子期间,就可以提升满意度与归属感,提升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同样有这样的需求,尤其是青春期的学生,对同伴的认同尤其敏感,如果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获得足够的归属感,他将表现出消极、冷漠、逃避、无所谓等不良学习心理症状.
二、为什么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1.从现实状况中我们可以看到,新时代的学生已经不能再用那些外在的、负面强化的方法来鞭策,低分排名和精神惩罚等强硬手段常常引发厌学仇校甚至厌世轻生等糟糕后果.素质教育以“生本”不应该只是口号,不能只是表面形式的热闹,也不一定就是作业的减少,难度的降低,而应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
2.科学的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可以消减诸多不良学习心理症状,从而达到优质高效教学的目的.学生的心理需求符合人的基本需要五层次,在积极健康的课堂心理气氛中,学生的状态达到高峰,教师的精心准备和用心组织得以通过最佳途径内化为学生习得.外因通过内因起到了最优化的效果.
3.优质高效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育人.对一名学生来说,成长成熟的关键阶段都在课堂教学中度过,这个过程如果获得了心理需要的满足,就会对自我有充分的正确的认识,对集体和社会有良好的归属感,对学习有终身的兴趣.这样一来,才是真正培养了一个优质人才,教育的目标才真正达到了.
总的来说,满足学生的课堂心理需要给学生提供强劲的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的源泉,能够从根源上促进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如何科学地满足学生的课堂的数学心理需要,创建优质高效数学课堂
(一)课堂教学情境化,满足情绪安全感的需要
让课堂情境创设成为高质量的教学内容与模式,结合教学目标,合理使用教材,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使得学生可以在情境中获取良好情感体验,提升思维的稳定性,在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下,提升教育工作质量,在保证情绪安全感的情况下,促进教学工作的合理实施.例如,教师在讲解“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概率”知识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创设背景奥运会的场景,在中国乒乓球男单冠军获得概率为0.7的情况下,女排获得冠军概率为0.9,那么,都得到冠军的概率是多少.在提出问题之后,需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内容,总结丰富经验,树立正确观念,在积极学习课堂知识的情况下,提升教育质量.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满足趣味性的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包含很多数学知识,每件事中都会涉及数学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将课堂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在生活化教学情况下,创建趣味性的教育模式,保证可以提升教学工作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解“导数几何意义”知识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多媒体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要求学生使用尺子开展实验活动,在试验中进行图形割线的分析,了解切线实际情况,提升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保证教育效果.
(三)课堂教学综合化,满足自信的需要
在数学教学构成中,教师需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品德特点、文化特点等进行教育扩展,综合开展学科教育工作,明确课程目标,完成当前的教学任务,形成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1.教师给予学生一定信任与鼓励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智力方面、人格方面与认知方面的积极作用,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其可以树立正确观念,提升自信心,形成教育动力,保证提高课堂教育质量与水平.
2.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及时肯定
这是比较常用的方法,我在备课的时候常常会同一个方向准备几个不同难度的问题,课堂上灵活搭配,这样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都能獲得实至名归的肯定.例如,教师在讲解“曲线参数方程”知识的过程中,针对物理学物体平抛运动进行分析,了解具体运动轨迹特点.在学生使用曲线普通方程的情况下,可以树立正确观念,合理使用方程方式.在此期间,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方程直接关系,在独立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小组之间的合作探讨.在此期间,制订完善的设计方案,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措施解决问题,在提升教育工作质量水平的情况下,优化各方面教学工作之间的关系,保证可以提升教育质量.同时,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教师要乐于给予学生额外的帮助.很多时候学生想要需求教师的额外帮助的时候会特别敏感甚至自卑.所以教师要表现出极大的热忱,乐于牺牲休息的时间,给学生额外的帮助,有利于学生克服自卑,树立信心.
(四)课堂教学活动化,满足归属感的需要
归属感成为每名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大动力.对归属感的满足这一点,我特别深有体会,因为我所看到的大多数成绩出色的班级,往往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对班级对课堂有归属感,他们会为了班级荣誉而努力学习.
(五)课堂教学实践化,满足权力和自由的需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实际生活中全面提升实践操作能力.这样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的权利和自由,真正体现“生本”的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结合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到研究活动中.例如,教师在讲解“数列”知识的时候,可以为学生提供“分期付款计算”的课题,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需引导学生对银行进行走访,全面分析知识内容,在学生之间科学分析付款计算方式的情况下,进行相互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总结丰富经验.另外,在实际工作中需在课题中合理使用贷款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可以树立正确的态度与科学精神,在发现问题之后,可以收集与分析信息,提升信息的使用效率,树立社会责任心,在获取知识之后得到良好的体验,使得学生在分享与合作的情况下,激发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教学符合要求.
四、总 结
课堂,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系统整体,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环节,让数学课堂情境化、生活化、综合化、活动化和实践化完完全全是在满足学生课堂心理需要,以研究、提升并优化教学,引起学生兴趣,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的比较科学的策略,是创建优质高效数学课堂的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