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凭借拓展课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9-04-29钱小莉
钱小莉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由此,我陷入了思考——单靠传统的课堂教学能承担起培养语文能力的任务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我从生活中学生需要的能力出发,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融入必备的各学科知识,开设了这个以旅行为主线的小课程,从而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本文主要从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论述怎样在旅行话题中提高学生的素养。
关键词:旅行;阅读能力;非连续性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由此,我陷入了思考——单靠传统的课堂教学能承担起培养语文能力的任务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我从生活中学生需要的能力出发,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融入必备的各学科知识,开设了这个以旅行为主线的小课程,从而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本文主要从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论述怎样在旅行话题中提高学生的素养。我期望我的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在旅行中开阔视野,同时在我的旅行课堂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 以景点简介为介训练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经教学发现,学生在搜集与整理资料中,主要存在两大困难:第一,学生往往无法判需要搜集哪些资料,搜集的资料不知如何取舍。第二,不能合理选用搜集资料的途径。所以,我们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指明资料搜集的渠道和内容、教授整理资料的方法。我是这样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我把我游玩过的景点一一介绍,随后让他们阅读我发放的拉萨市景点介绍资料、景点分布图,让他们阅读后完成练习。练习设计如下:1.拉萨市区的景点一共有几个?2.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 )3.我游玩了几个景点?……以上问题主要锻炼的是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进行下面的训练。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你只能玩两个景点,你会选择那两个?为什么?2.你觉得这些景点中,哪些景点可以舍弃?为什么?……对于这些景点,孩子肯定都想玩遍,但在回答问题时,学生必须根据喜好舍弃一部分景点,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能力就得到了锻炼。
2 以非连续性文本为介提升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增加了这样一个目标:“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非连续性文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而旅游途中,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只有读懂手中的地图才不会迷路;看懂药品说明书,才不会贻误病;看得懂路标才能玩好景点……这些说明书、地图、图标就是非连续性文本的呈现方式,我将根据旅行实际,有目的的进行教学。
2.1 方向,我把握
在旅行时,看懂地图是一项必備的技能。旅行中接触频率最高的就是旅游图。旅游图的重点内容、详简程度、幅面等视旅游地区、线路、地点的特征而定,但其共同特征和要求是,表明到达该地的交通条件、重点景物特征、住宿饮食场所等。中国很多城市和主要旅游点都编制了旅游地图。
同其他地图相比,旅游地图更常用形象化的图式符号,常将地图与照片、有关名胜古迹的文字说明以及居住和交通服务设施的资料结合在一起,并且印制精美,便于携带。其中导游图往往具有示意图的性质,不讲求图形的准确性。旅游地图既是旅游中的向导,也可留作今后回忆的纪念品。这类地图虽然易懂,但学生的年龄还太小,空间思维能力比较差,所以要看懂地图还得慢慢来。
第一步:看懂简单的路线图。在游玩景点时,不管走到哪都会看到地图,这种地图线条简洁,图标简单易懂。学生容易掌握,只要稍微练习即可。我是这样设计的:1.发放布达拉宫以及附近五个景点的这一块拉萨市地图,看图回答:分布在布达拉宫附近的五个景点是哪五个?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看懂十分简易的拉萨市路线图。2.看懂建筑物内的地图,并设计参观路线。以上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能看懂简易的拉萨市路线图和建筑物内的路线图,能看懂这些路线图,能让学生更好的游玩景点,并且为看懂旅游地图打下基础。
第二步:看懂旅游地图。有了前面的铺垫,旅游地图对学生来说就没那么难掌握了。这时可以先让学生边看路线边听我的游玩路线,听明白后,再自己说说想游玩的路线。在这一环节中,还可以引导学生看懂中国地图。
2.2 身体,我照顾
由于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寒冷干燥,进藏后一般会有不同的程度的高原反应,表现为:头痛失眠,胸闷心慌等。假如游客不慎患上感冒,高山反应会加重。而感冒是呼吸道症状,即使吃药愈好也需要一定时间,这时容易引发肺气肿。所以一般在进藏前,会提前服用感冒药、预防高山反应的药,再服用点多种维生素。并且随身携带必备药品。这时我们就需要看懂药品说明书。在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看懂感冒类说明书,防高反药的说明书以及维生素类的说明书。感冒类药品说明书教学步骤如下:1.默读。思考:这则说明书说明了什么?2.指名读说明书。说说这则说明书说明了哪几方面内容。(理解方括号的作用)3.逐条理解。4.哪几条需要仔细阅读?为什么?以上是感冒类药品说明书的教学步骤,主要培养学生阅读药品类说明书的能力,同时锻炼孩子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拓宽教学空间 增加实践机会——着力培养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
(作者单位:嵊州市王院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