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与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9-04-29陈启强
陈启强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的不断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日益普及,“微”概念遍布我们生活各个角落。教育方面不遑多让,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现代化教学方式正逐渐被教育工作者接受,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巩固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使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
新时代新环境下,微课的兴起对传统教学带来了有力冲击。但由于其新颖,各种研究不够成熟,因此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微课俨然也是个新挑战,但它高效有活力的教学模式让众多教育工作者知难而进。本文将通过探讨什么是微课、怎么运用微课和微课的反思这三个方面,分析其对高中化学课堂的重要构建作用。
1 微课之概述
1.1 微课的概念
如今“微课”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但其实这个概念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教育学界就已经提出了。由于科技、教育等种种原因的局限,一直到了新世纪,它才受到了格外关注并快速发展。许多学者纷纷提出自己对微课的定义,虽多有出入但大致相同,总体来说,微课就是一种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知识点的低于10分钟的教学视频。
1.2 微课的特点
微课的授课时间较短、知识点更为细致,这是为了能在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段传授知识,达到更高效的作用。高中化学课本中的许多难点、重点十分抽象,通过多媒体微课的展示,学生掌握的知识都会形象化、具体化。微课的网络性质使得这种教学方式更为灵活,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能完成某一知识点的学习。
1.3 微课的分类
由于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关于它的研究仍在继续深化中,因此对于微课的分类至今没有明确的划分。但通过对微课的含义和高中化学的学科特点可以根据表现内容、适用对象、教学环节将其进行分类,有现象、策略、故事型微课;教师、学生、家长型微课;层次、系列型微课等。
2 微课之应用
2.1 课前应用
在课前运用的微课是预习型,主要是帮助预习。教师在微课中提出明确的教学范围、知识点、重点难点,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探究全新知识的过程中伴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通过这个过程让学习更有针对性。比如,在学习“氨基酸性质”这一小节时,在课前预先设计一个实验:在配制谷氨酸的饱和溶液的时候添加味精,再加适量盐酸,如果出现沉淀即谷氨酸,然后用四支试管分别收集沉淀,其中一支试管加入盐酸,一支加入氢氧化钠,如果沉淀消失则证明谷氨酸呈两性;在第三支试管中加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如果颜色呈现为绛蓝色,那就证明氨基酸成肽;在最后一支试管中加入茚三酮溶液便能检验氨基酸的性质。在微课中使用实验方法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在实验中找到问题并加以探究,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以达到预习的效果,也让生活与学习更加贴近令学生在学习时得到愉悦体验。
2.2 课中应用
在讲解一些抽象内容、重点难点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进行课中辅导,这不仅仅是提高当堂的教学质量,还能让学生在课后反复观看加强记忆。教学中,“酯化反应”非常适合微课模式。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同位素示踪法标记的乙酸乙酯的结构,反推出乙酸和乙醇反应的可能性,再根据塔门结构的特点来猜想有两种断键的可能,正在学生思考之际,播放该反应的动画过程:在乙酸和乙醇发生反应时,乙醇断了羟基氢,由于乙酸提供羟基中的羟基便形成了水,剩余的物质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乙酸乙酯,通过动画展示“酯化反应”时的微观过程,不仅形成酯化反应的概念,还能让学生理解酯化反应的本质历程,更能举一反三形成各种各样的酯化物的生成规律,通过动画演示:用A1、A2代表羟基,当羟基与醇反应时,羟酸脱去羟基,醇脱去羟基氢,反应之后便会生成相应的酯和水。
化学学科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反应原理十分抽象,通过微课将其动画化,能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反应原理,在课余时间反复观看还能熟练掌握。除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便利教师的教学工作。
2.3 课后应用
在课后的微课运用中,可利用“提问法”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也可以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脉络,提高复习效率。以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這一节为例,将舍勒与氯气的发现、氯气与水的反应和漂白粉这三个板块联合一起,从氯气的发现、反应到应用构建一条梳理线,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关于氯的知识,让学生建立学习元素时的思维模式——从物理性质到化学性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微课之反思
有教师和家长担心微课的教学形式会令学生耽误学习时间,其实这是一种多虑。微课虽是以网络视频的形式存在,但它们短小精悍、主题明确,不论是预习还是复习,都是好帮手,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突破某些教学难关,是一种两全其美的教学方法。
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是值得深入探讨和反思的。微课作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有效却不成熟,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和设计。切忌因为微课的便利而过分依赖这种模式的教学,千万不可忽略它的“微”性,时间短注定了它在深度和广度上不能与传统课堂教学比肩。再者,由于微课大部分都是录播,面对一些突发性问题微课就显得比较被动。还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永远是不二法门,要注意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此外,将完整的知识分开讲解可能会导致知识的衔接出现问题。微课虽好,但仍应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形成课堂为主微课为辅的教学搭档。
结语: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很高。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运用微课教学,科学选择微课教学内容,形成课堂为主微课为辅的高效合作,让传统与创新理性结合,使高中化学的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强化。高中化学微课化,除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还丰富了千百年来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是一场教学改革,微课在今后的高中化学教学中仍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路瑰赟.高中化学微课设计与应用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5(06).
[2] 何超,周玮.高中化学微课教学设计制作与应用研究[J].中学教学,2015(12).
(作者单位:思南县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