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阅读教学研究
2019-04-29钱迎弟
钱迎弟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学生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分成三个层面,即社会参与层面、自主发展层面和文化层面。每个层面包含两种素养,社会参与层面包含实践创新与责任担当、自主发展层面包含健康生活和自主学习、文化层面包含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一个部分,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面临全新的改革要求。将核心素养培育理念渗透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是新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师必须要落实的教学目标,也是优化阅读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基于文化传承及理解展开阅读教学
在当前教育领域中,“核心素养”是一个经常被提起的词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现阶段教育界的研究重点。在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之前,首先要弄清楚的一点就是核心素养是什么。只有掌握其内涵,才能抓住核心素养的精髓,并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阅读的过程是吸收知识的过程。在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教师要站在文化传承和理解的角度对学生的阅读予以指导,而不是单纯地让学生理解词汇和语法。换言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文章,使学生充分感知到文章的文化内涵,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情感,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促进文化传承。
如高中古诗词蕴含的人文精神十分浓厚,对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所阐述的内涵主要包括为人处世的宽厚忠贞、对父母老幼的孝心仁慈、为国尽忠的正气、高尚的气节操守以及帝王雄心和英雄气概,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启示和影响。如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师说》、屈原的《离骚》,其中孝顺父母、尊敬老师、热爱祖国等真善美的情感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的重要载体,可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文本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行动和思想当中,以此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
二、基于审美鉴赏及创造展开阅读教学
核心素养是在新常态社会和科学发展观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我国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将其融入到教学中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应当包括“文化传承及理解”“审美鉴赏及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语言构建及运用”这四大内涵。阅读文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欣赏和品鉴文章的过程。但是很多语文教师往往忽视这一点,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很少考虑到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素质。尤其在讲解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往往逐字逐句地带领学生分析,一篇文章被肢解得七零八落,学生难以从整体上感知美、体验美、理解美。
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语文教师应当站在审美鉴赏及创造角度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例如,讲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初步掌握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思想后,再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更深一步的品鉴欣赏,让学生去思考这篇文章究竟是在讽刺孙权还是在夸赞孙权,让学生能够深刻体验其中浓厚的爱国之情。这种鉴赏教育对于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和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展开阅读教学
加强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语文教师必须要在阅读课堂上落实的教学任务之一。如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存在留白,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续写。又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语言技巧和作者所要阐述的思想情感,这对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进一步实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教学李清照的《声声慢》时,教师可以抓住词中“细雨”“梧桐”“黄花”“淡酒”等意象让学生展开分析,对词中的意境进行深入体会,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四、基于语言构建及运用展开阅读教学
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可以通过阅读教学进行培养。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有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内涵,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帮助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在教学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話》等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各种演讲稿的特征与形式进行体会,然后让学生模仿作者阅读文章。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为“我有一个梦想”“就职演说”的演讲比赛,帮助学生构建语言,促进学生语言运用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作为教学指导者,语文教师要足够重视,要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不能再单纯地以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为目的展开教学活动,要考虑到学生未来的发展,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旨在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核心素养高、综合能力强的现代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