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大学生团学干部能力的实践研究
——基于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团学干部团体心理辅导案例的分析
2019-04-29
(嘉应学院 音乐学院 广东 梅州 514000)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全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需求不断增加,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政府高度重视。随着心理辅导职业化的发展,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国家职业标准“心理辅导教师”,团体辅导成为必备的专业技能,要求二级辅导教师掌握团体辅导的技术。卫生部专业技术职称“心理治疗师”考核中也要求治疗师掌握团体治疗的技术。教育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中,团体辅导也成为必须掌握的助人技巧,并明文规定在有条件的学校要大力开展团体辅导工作。在我国心理辅导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在心理系开设心理辅导方向的高校越来越多,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课程中设置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正在成为趋势。现在,团体心理辅导已经成为心理辅导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随着专业培训的推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团体心理辅导在我国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
团学是一个学生组织,它在党委的领导下、团委指导下,发挥组织管理作用,做好桥梁纽带,为同学服务的组织。团学干部是团学的骨干与核心,是团学实现各种职能的保证,又是团学自身建设的主体力量。团学干部作为处在学生基层中组织各种活动和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一般说来,拥有较强能力的干部更容易赢得同学的尊敬和爱戴,更容易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对同学实行有效的指导。然而,当前高校缺乏对团学干部的系统培训,有些团学干部培训也仅仅是局限于一些讲座和领导的讲话。许多团学干部当选后,只能从上届干部那里获取经验,听取别人的建议,有的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难免出现自信心不足的现象。对于团学干部如何加强自身的能力提升方面还缺乏了实践上的指导,不能够满足团学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团体辅导非常必要且紧迫。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彼此进行交往、相互作用,使成员能通过一系列心理互动的过程,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接受过与未接受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学生干部进行访谈研究,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团学干部能力提高中的效果,以期为学校学生干部的提拔和任用、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二、研究方法
(一)访谈对象
对象为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团学干部,实验组7名,其中男生2名,女生5名,大三学生4名,大二学生3名。控制组20名,均为大二学生,未接受团体心理辅导。所有对象总体特征为团学干部,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无明显心理障碍。
(二)活动实施过程
围绕学生干部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从两个方面共同实施展开。一方面,进行每周一次,每次约90分钟的团体交流讨论。通过与学生干部有规律地沟通交流,潜移默化地将积极的工作态度与有效的工作思路灌输给学生干部。另一方面,通过团体游戏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促进团队成员相互之间的沟通,帮助团队成员学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通过多人团队游戏的形式来表现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团体游戏分5次,每月进行一次,每次一个项目,每次活动时长大约30分钟。团体游戏具体方案如下表:
单元主题内容主旨1团队相融相互找同伴猜拳,获胜者进化为小鸡,可以站起来。然后小鸡和小鸡猜拳,获胜者进化为凤凰,输者退化为鸡蛋,鸡蛋和鸡蛋猜拳,获胜者 才能再进化为小鸡。继续游戏,看看谁是最后一个变成的凤凰。让大家在玩乐中相互熟悉起来,相互更好的沟通。2相信同伴一人站在一座1.6米高的矮墙上,为了防止摔下去时手臂伤人,要将双手绑在自己胸前,然后背朝墙下,身体站直,直挺挺地向后倒下去。下面另外6人面对面站成两排,每个人都伸出双臂将上面倒下人接住。体验站在下面看上面的人时和自己站在上面时完全不同的感觉,从而理解每个人在工作中的位置不同,感受也不同的道理。同时学会战胜自己和敢于相信同伴、信任部下。3寻找自信支点每人轮流坐到中央,其他成员从他身上找特别的地方,然后用发自内心的语言赞美对方。每个人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优点,充分认识自身的优点,寻找自信的支点。4应答自如3-4人一组,让小组一个人出来,对着另一组喊出任何经过他脑子的词,比如:姐姐 ,鸭子,蓝天等等任何词。另一个小组的人必须对这些词进行回应,比如:哥哥,小鸡,白云等。任何一组说不出任何词,则为失败。有助于成员发挥想象力,提升应变能力。5团队协作全体分为两队,相向站立,共同用手指将一根棍子放到地上,手离开棍子即失败提高队员在工作中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能力。
(三)实施访谈
为期5个月的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后,对7名接受过辅导与未接受过辅导的学生干部实施访谈。在征得对方同意的前提下,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访谈内容的主旨为“担任学生干部之后,个人的能力与素质有何变化?”
(四)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对访谈内容的录音进行保存与文本转化,并结合理论进行深入分析,不断归纳总结,最后得出访谈结果。
三、结果
通过访谈,发现接受过辅导与未接受辅导的学生在个人能力与素质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一方面,未接受过辅导的学生表示,一学期的干部任职经历不足以使自身得到充分的锻炼,干部生涯仍处于懵懂期,个人的能力与素质提升缓慢,收效甚微。另一方面,接受过辅导的学生则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团体心理辅导,再把辅导期间的收获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个人能力与素质迅速提高,尤其在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应变能力、自信心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具体如下:
(1)组织能力。在辅导开展之初,实验组的7名干部均为新上任的团学主席团成员,此前均无在某项活动中担当主要组织策划者的经验,对于工作的整体谋划缺乏总揽全局的意识,工作目的不明确。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后,这7名学生干部不仅能组织策划学生活动,还能在活动中独当一面,对于活动中出现的状况和问题能处理妥当。
(2)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社会技能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团队相融”环节提高团员对人际关系的感受、适应、协调和处理能力,融洽团队气氛,增强团队凝聚力。团员在享受轻松愉快的游戏的同时,逐渐意识到与人相处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反思自己日常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与人沟通时出现的问题,并学会了倾听、委婉措辞等沟通技巧,改善人际交往能力,克服羞怯。
(3)语言表达能力。有些学生干部在与人交谈时无法理清自己的思绪,导致自己说话前言不搭后语,弄得听者一头雾水,而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也无法及时传递给别人。针对这个情况,在辅导过程中,培养学生干部养成表达前先思考如何能表达别人能更容易理解的好习惯,即使自己的口才并不突出,也能给人留下流利、有条理的好印象,吸引更多的人与自己交往。
(4)写作能力。作为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文科基础较差,公文写作能力较为薄弱。在辅导的过程中,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对实验组的7名学生干部进行公文写作培训,着重强调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新闻报道、活动策划的撰写,并引导学生干部们进行互动,由他们自己分析过去所组织的部分活动中的活动策划书。学生干部们不仅从此次培训中掌握了应用文写作的方法,并学会了如何正确的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公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
(5)团队协作能力。为消除新任学生干部之间的陌生感,增进成员之间的了解,拉近彼此距离,在“团队相融”、“团队协作”等游戏环节引发个人加入团体的兴趣, 使学生干部在活动中放下紧张、焦虑和不安的情绪,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消除防御心理,融入团体,在发挥个人能力,各尽所能的基础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工作最大的工作效率。
四、结语
由于此次团体辅导时间相对比较短,培训无法很深入地展开,只能点到即止。但是,从这一学期的培训效果来看,经过团体辅导,学生干部之间的亲密度和信任感大大增强,个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学生明显感到心理的变化,并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践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