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2019-04-29王艺颖
王艺颖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电生理科 (山东威海 264200)
急性心肌梗死在老年人群中是常见病,同时也是影响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诊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诊断中导联ST段上升,部分患者导联ST段压低[1]。为进一步明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并为患者诊治提供依据,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38例,出现导联ST段压低;男20例,女18例;年龄40~78岁,平均(58.54±4.13)岁。对照组42例,未出现ST段下降;男22例,女20例;年龄39~77岁,平均(58.35±4.21)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组的实验室指标,主要包括:(1)心肌损伤标志物,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2)C反应蛋白(CRP)与红细胞沉降率(ESR)。其中CK-MB使用免疫抑制法检测;cTn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RP使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ESR使用自动血沉仪检测。
1.3 临床评价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心肌损伤标志物、炎症介质及并发症(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以及心源性休克)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比较
试验组CK-MB、cT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比较(±s)
表1 两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比较(±s)
试验组 38 432.64±30.63 3.20±1.03对照组 42 275.84±28.47 1.13±0.51 t 23.729 11.557
2.2 两组CRP和ESR比较
试验组CRP水平、ES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CRP和ESR比较(±s)
表2 两组CRP和ESR比较(±s)
试验组 38 76.24±14.95 69.13±11.03对照组 42 31.87±10.05 38.86±7.38 t 15.711 14.550 P<0.05 <0.05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试验组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以及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心电图技术的发展为临床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预后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与此同时,通过分析不同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可进一步为某一类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提供依据[2]。
表3 两组并发症比较[例(%)]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中,ST段改变属于一个重要的心电图表现,当人体心肌细胞缺氧时,正常的有氧代谢活动会受到影响,造成细胞膜内外钾离子浓度差异性增加,出现细胞膜超极化,心电图上则直观表现为ST段压低[3]。
随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部分患者发病后可存在ST段压低问题[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ST段压低与未压低的临床资料,发现ST段压低患者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较高,而且CRP、ESR也明显增加。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导联ST段压低的心肌损伤较ST段未压低更严重,炎症反应更明显,说明ST段压低患者的心肌缺氧缺血更严重,需要更好地进行治疗与护理干预[5]。此外,试验组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以及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说明试验组预后更差,临床应做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导联ST段压低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改善患者预后。魏宇淼等[6]研究指出心肌梗死患者出现ST段压低可作为评估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结果与其研究结果相似。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心肌损伤更严重,炎症反应明显,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