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生成路径分析
2019-04-29尹靖
□尹靖
高校网络舆情是在一定时间内,由某一社会公共事件或校园突发事件引发的高校群体对某一客体,比如学校、政府、企业等,在网络空间上表现的观点和情绪的总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自媒体的发展,高校网络舆情的爆发频率不断增加,其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大。作为社会公共网络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网络舆情是反映高校群体思想观点的窗口,高校群体因其教育水平高、媒介素养强,具有发展成为舆论领袖的潜力,对其引导得当,可促进人们对重大问题的认识,提高群众思想水平。此外,由于高校大学生群体可以被认为是“同群者”,体现出趋同特征①,高校网络舆情在传播过程中极易引发链式反应,即由一个高校迅速传播到另一个高校,由一个媒体平台迅速传播到另一个媒体平台,这扩大了舆情事件的影响范围,增加了舆情引导的难度。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路径
(一)源于网民自媒体爆料
网民自媒体爆料引发高校网络舆情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据第4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7年的97.5%上升至98.3%,网民手机上网比例继续攀升;另外,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7.9%②。可见,高校这一群体中的自媒体用户更加普遍。因其易接近性、即时性、互动性等因素,微博、微信、QQ、贴吧、豆瓣等自媒体平台成为大学生进行观点分享和事件传播的主要阵地。
爆料人在自媒体平台上曝光事件时,一般会使用感情色彩比较丰富的语言,达到引发网民情感共鸣的目的。如果其选择的是微博平台,还会@当事人(舆论客体)、媒体官微及其他微博大V(意见领袖),以吸引网民关注。事件曝光后,与曝光者有着强关系的网民会首先进行评论与转发以表示支援,网络媒体及其他微博大V也纷纷响应。接着,传统媒体会进行追踪式的报道,同时,越来越多的网民知晓这一事件,并将其传播到不同的自媒体平台上,对此进行热烈讨论,网络舆情在不同的平台上集体爆发。在舆情事件传播的过程中,舆论客体会选择在适宜的时间发布官方公告,针对舆情事件进行解释说明,如果这一公告满足了网民期待,争议声音便会慢慢减弱,如果公告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网民会进行更加激烈的声讨,这时会出现一个舆情峰值。
图1
一般来讲,网民自媒体曝光的事件并不会即刻引发网络舆情,具有一定的潜伏性,这与爆料主体的地位和事件的重要性有关。网民个人的影响力有限,媒体的注意力亦不能覆盖所有人和事,在没有得到舆论领袖支援的情况下,曝光事件只能在小范围内传播。事实上,涉及名校丑闻的事件往往更易得到媒体和网民的关注,比如北大沈阳事件。另外,不同性质的事件,曝光主体不同,在自媒体平台选择上也会有不同的考量。针对某一校园突发事件,如学生跳楼,在校学生会在QQ、微信、学校贴吧上讨论,经由和朋友的在线交流传播到另一个学校,这是一种无意识的爆料。如果这一事件存在黑幕,曝光主体则变为与当事人关系密切的人,曝光平台则变为更加公开的微博、知乎等,这属于有意识的爆料。值得注意的是,网民自媒体爆料还有匿名和公开之分,匿名爆料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容易使人产生想象,引发谣言,这加剧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复杂性。
(二)源于网络媒体揭露
网络媒体揭露高校内部存在的各种问题,比如学术不端、师德问题、官员腐败等,是其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表现,同时,也会引发高校网络舆情。微博上活跃着不少网络媒体,它们以发布校园资讯和曝光校园问题为己任,拥有庞大的粉丝群,如@微博校园,粉丝量达1267万。这些校园网络媒体揭露校园问题的两条主要途径为转载相关媒体报道和为网民开设曝光平台。另外,一些致力于新闻报道与追踪的新闻平台在校园问题揭露上也发挥了重大作用,比如澎湃新闻。
网络媒体揭露某一校园事件后,网民和其他网络媒体会进行评论与转载。虽然网络媒体没有采访权,但其提供的信息却是传统媒体挖掘新闻的线索。当确定事件属实,并且达到传统媒体对新闻重要性的标准,传统媒体就会进行跟踪报道。传统媒体的介入意味着事件的真实性基本得到确定,网媒和网民便会更加大胆地进行讨论。因此,作为舆情客体的高校一般会赶在传统媒体报道之前迅速做出反应,通过官微、官网发布情况通报,以免扩大舆情影响。
图2
网络媒体揭露事件真相引发的高校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迅速性的特点。这是因为网络媒体本身具有较强的舆论领袖作用,事件一经曝光,便会即刻引起网民的关注。事件的搜索频率不断增加,热度也会不断上升,当达到某个临界点,便会成为热门话题,自媒体平台会自动将其推送给更多的网民,这也显示出自媒体平台强大的议程设置功能。此外,网络媒体揭露的并不一定是事件真相,因而,舆情反转也时有发生。一方面,一些网媒为了获取流量会传播一些不实的、出人意料的信息来吸引网民关注,另一方面,由于事件过于复杂,网媒未经仔细核查,便将信息公之于众,导致错误信息的传播。
(三)源于传统媒体报道
传统媒体报道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改革与重要人物的讲话容易引发高校网络舆情。这是高校群体维护自身利益、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体现。每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门的新政策以及代表委员的议案都是网民关注的焦点。针对一些议题,网民在自媒体上表达个人意见和建议,相关部门将这些意见进行汇总,作为制定政策的考虑要素。对于政府部门和决策者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一种正向舆论。
传统媒体报道重大事件后,网络媒体纷纷进行转载与评论,网民就此展开热烈的讨论。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媒体既是“传声筒”,也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针对网络上的舆论,传统媒体会不断发表政策解读或相关评论,为网民答疑,对其进行正向引导。
图3
二、关于舆情引导的几点建议
(一)宏观上,建立科学有效的网络舆情采集与研判制度
1.确立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采集制度
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易发酵为大规模舆情的苗头事件,属于一种事先预警机制。当舆情事件发生后,进行准确全面的舆情采集能够为舆情研判提供保障。这两者需要有效地结合起来。网络空间纷繁复杂,确立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采集制度需要考虑两个要素:第一,科学到位的人员分工,针对自媒体、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安排不同的监测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测;第二,与时俱进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工具,现阶段不少高校的舆情监测与采集工作还停留在人工手动阶段,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舆情采集与研判,高校须尽快采用新式软件,与时代接轨。
2.培养专业的舆情采集与研判工作人员
现阶段,不少高校舆情采集与研判队伍可谓“鱼龙混杂”,多为学工部、研工部、保卫处等行政人员构成,缺乏专业的舆情知识。针对复杂多变的高校网络舆情现状,成立系统的、专业的舆情队伍显得十分必要。这支队伍可由网络舆情专业的学生、教师,乃至公开招聘的专职人员组成。这些人员须同时具备专业的舆情预警、分析、研判能力和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政治思想。
(二)微观上,对具体舆情事件进行针对性研判
1.根据议题类型进行分类研判
高校网络舆情是在一定时间内,由某一社会公共事件或校园突发事件引发的高校群体对某一客体,比如学校、政府、企业等,在网络空间上表现的观点和情绪的总和。它涵盖了高校行政、学科建设、校园安全、教育政策乃至民族宗教等多方面议题,不同议题的利益攸关方和发酵与传播路径都有所区别。因此,针对不同的议题需要进行具体的分类研判。
2.根据舆情演变过程进行分段引导
高校网络舆情在不同阶段具有各自特征,需要进行“分段式”③引导。舆情初期,网民主要就事件真相进行讨论,这时需要涉事方尽快进行官方通报,主动公开真相。当舆情进入发展阶段,网民的关注点可能会有所转移,聚焦舆情事件背后的各种问题,这时涉事方须开展全方位的调查,检讨问题,并向公众公布解决措施,通过权威媒体传播正确、积极的声音,增加正能量。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舆论失焦越来越常见,网民可能从一舆情客体转移到另一客体,因此,相关部门须进行有效的舆情监测。最后,当舆情渐渐消退,涉事方还需要进行反思与总结,将解决措施落到实处。
注释:
①高红宦,吕玉莲,李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情工作引导研究[J].新闻战线,2015(08).
②第42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
③阳美燕,贺艳花.教育网络舆情议题演变分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