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学生模型认知素养的教学实践

2019-04-28于容峻

化学教与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模型认知教学实践

于容峻

摘要:通过典型实例建立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模型并进行拓展延伸,培育学生的模型认知核心素养。

关键词:模型认知;离子浓度大小;教学实践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3-0050-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9.03.014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化学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养成重要的观念、关键的能力与必备的品格,是化学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型认知是指人们利用模型认识事物或通过建模解决问题。模型包括物质模型和思想模型,思想模型是依据物质之间的变化规律建构模型,从而建立解决比较复杂的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化学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离子浓度的相互关系是基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和盐类的水解平衡基础上的,由于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相互关系比较复杂,在考试时学生常常失分较多,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方法,思维混乱,头脑里面没有一个有效解决问题的模型。教师在复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不能简单地要求学生死记几个公式了事,必須通过具体实例帮助学生建立基本模型来理解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将较为复杂的体系进行简化,从而抽象出其中的本质属性,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然后从抽象过渡到具体问题,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现就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及意图汇报如下,以抛砖引玉。

一、课前设想

选择建立模型的物质一定要典型,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如碳酸根离子分步水解,具有代表性;选择建立模型的物质还需要具有延展性,存在具有关联的相似而不相同的物质,才能在能力要求上逐步提升,进行模型的深化,Na2cO2与NaHCO3既相似又不同,符合选择要求。笔者提出如图1所示的教学构想。

课堂设置的问题为本节课提供了一条明线和一条暗线,明线是知识线,研究对象由单一正盐溶液向酸式盐转化,由混合溶液向动态图像转化;暗线是能力线,从建立模型到深化模型到运用模型,能力要求在逐步提高。明暗两条线相互交融在一起,构建了思路明晰、能力螺旋提升的课堂。

二、课堂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环节1:建立基本模型

[学生活动]尝试写出Na2CO3溶液中的物料守恒、电荷守恒和质子守恒的关系式。

[学生活动]比较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设计意图:两种溶液相互混合,很有可能溶质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改变物质的投料量,让溶质发生反应,若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酸或碱,只需考虑电离;若恰好生成盐,只需考虑水解;若某种反应物存在过量,首先必须准确判断产物以及剩余物质的物质的量关系,然后再考虑是电离还是水解占主导地位,最后进行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混合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模型,如图2所示。

猜你喜欢

模型认知教学实践
例谈质子守恒的模型认知与教学价值
模型认知在有机推断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化学教学中引领学生模型认知的思考与探索
电解水微观过程示意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认知”素养的妙用
化学核心素养之“模型认知”能力的测评研究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