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家事”
2019-04-28
好的普洱茶一般都是有形状的,常见的有饼茶、沱茶、砖茶瓜茶等,茶店里用大的玻璃罐子散装的普洱茶,一般都是普洱熟茶。而生茶多为饼状、沱状、砖状等。
早在几千年前,我国西南地区的商贸之路“茶马古道”商队就已经开始担负着西南地区的贸易重任。而往外输出的很大一部分都是云南的普洱茶,那时运输基本上靠的是马或者骡子来驼。散茶的体积过大,如果把同等体积的茶叶蒸压成饼或者砖的话,就可增加运输的茶叶数量。
古代外贸交易,政府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做了一些强制的标准,用来标准化茶叶交易,这样可以方便政府收税和更方便地交易。如一提饼茶是7片×每一饼茶是357克约等于2.5公斤。一箱茶叶为12提×2.5公斤,一提约等于30公斤。既方便买卖,又方便收税,同时也方便茶叶厂家的管理。
普洱茶属于后发酵的茶叶,特别是生茶,在茶叶制作完成之后,需要有一段长时间的陈放期自然转化,所以不能和空气接触得过于充分,不然茶叶中的很多微生物都会过快地被氧化掉,不利于酶在其中慢慢转化。压成饼状可以有效阻隔里面茶叶与空气的接触,而增加茶叶之间物质的转化和合成,让茶叶的口感变得更好。
生普洱会在自然转化过程中产生特有的香味,散放时间过长,茶叶的香味就会散发掉。生普洱的后发酵是一个非常缓慢的氧化的过程,如果散放,那整個氧化过程就会变成酶自身的氧化过程,这样会让茶叶内的有益菌很快消失死亡,茶叶的转化难有好的成果。
所以,生普洱几千年来都要压成饼、砖、沱形状,这是学问。
为何会有“班章为王,冰岛为后”的说法?
在茶的世界里,或许没有一种茶可以像普洱这样,有千变万化的滋味和魅力。同为云南大叶种,一样的工艺和手法、一样的357克,为何会有“班章为王,冰岛为后”的说法?
老班章属于普洱茶家族里的豪放派,茶气足、苦底重、回甘好,有着响当当的质感,可谓掷地有声。
喝老班章,与唱东坡词一样,不宜用小盖碗,也不能只投一点点茶,而应该用粗犷一点的盖碗,或者用紫砂壶,并以沸水浇之,这样才尽情舒展班章的胸襟,充分发挥它的王者气魄。
冰岛茶被誉为“普洱之后”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它茶性恬淡,香扬水柔,纯净至极。冰岛茶汤色金黄明亮,透出一股类似女性的剔透柔美气质,茶香清扬,滋味甘甜,叶底柔润明亮,宛如一位仙子。
如果说班章是普洱茶中的豪放派,那冰岛就是名副其实的婉约派了,不事张扬,却让人无法忽视。
品饮冰岛茶也应该营造这样一种低调柔和的气息,安静的居室,用秀气的白瓷盖碗较为合适,水温也不必用沸水,让冰岛茶慢慢溢出内舍的茶香,
班章和冰岛,一个霸气,一个婉约。班章是阳刚,霸气上足;冰岛是柔美,风华绝代,但没有谁缶说哪一种是比较好。
为什么普洱秦饼背后的中间有个窝(不只是普洱茶饼,甚至是白茶饼)?
在茶饼制作过程中,为了用布袋装好一定重量的茶箐进行后期的石磨定形,所以在棉布包饼的时候会在茶饼中间打一个结,最终压制好以后,茶中间就会出现凹槽。
虽然说这个窝并没有实质的作用,但是这个窝也正好方便绵纸包装时多余的部分可以塞进去,使茶饼更加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