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我意识情绪测验》的修订及信度效度验证 *
2019-04-28马惠霞刘慧芳翟永芳李桂芳
马惠霞 刘慧芳 翟永芳 李桂芳
(1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 300074) (2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洛阳 471000)
1 问题提出
达尔文最早提出自我意识情绪,他认为自我意识情绪是由人们对自我的看法所引发的,尤其是当他们认为自己是他人关注的焦点的时候(Darwin, 1872)。自我意识情绪是在基本情绪的基础上,加入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我反思)而产生的一种更复杂的情绪,是一种包含自我参与的特殊情绪,自我卷入是这种情绪的特点(冯晓杭, 张向葵, 2007)。Lewis, Sullivan, Stanger和Weiss(1989)认为自我意识情绪包括尴尬、嫉妒、移情、以及羞愧、内疚、自大和自豪。他把这些自我意识情绪分为两组,第一组自我意识情绪出现在一岁半以后(18-24个月),此时自我意识的出现使尴尬、移情和嫉妒这些情绪得以产生。Lewis等人称为外露的自我意识情绪,因为它们只要求反思自我的认知能力,而不要求精细的认知能力,比如对规则和标准的理解。这些在生命的第三年,儿童开始吸纳家人和同伴的SRG(标准、规则、目标),这种新能力产生了自我意识评估情绪,包含尴尬的新形式,以及羞愧、内疚、自豪和自大。Tracy和Robins(2004)认为自我意识情绪是一种特殊的情绪类型,它的关键在于情绪中自我的卷入,这类情绪首要的特征是它的产生要求人们形成稳定的自我表征,反思他们的表征,以及把这些集中起来产生一个自我评价的能力。自Tangney和Fischer在1995年发表了《自我意识情绪:羞愧、内疚、尴尬和自豪的心理》之后,出现了大量关于自我意识情绪的研究。有研究者认为,自我意识情绪不仅有助于个体社会生存能力的提高,还影响着个体的道德行为发展和道德品格的养成,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eer, Heerey, Keltner, Scabini,& Knight, 2003)。
国内关于自我意识情绪的研究多集中于羞愧、内疚和自豪。测量工具也多集中于这些情绪,如钱铭怡、Andrews、朱荣春和王爱民(2000)编制的《大学生羞耻量表》;杨玲和王含涛(2011)编译的《真实自豪与自大自豪倾向量表》等。但能综合测量这几种自我意识情绪的工具尚不完善。TOSCA(the Tests of Self-Conscious Affect)由Tangney等人在1989年编制。TOSCA最初版本的编制收集了几百名大学生和其他成年人关于自豪、内疚和羞愧的体验描述,通过整合、分类、筛选和编写,编制了15个情节(包括10个消极情节和5个积极情节)作为TOSCA的量表题项,并向另一被试样本群体收集了基于这15个情节可能会做出的反应的描述,编制了多重选择形式的选项。TOSCA-A是Tangney和Dearing(2002)在TOSCA成人版和儿童版的基础上,修订使项目内容适合于青少年的版本。它由10个消极和5个积极情节构成,每个情节下有4-5个选项,每个选项代表在此种情节下可能出现的不同反应,不同的反应表示体验到不同的自我意识情绪。量表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l”表示“完全不可能”,“5”表示“非常可能”。各分量表的得分是由相关题目的反应得分相加而来。分量表包含羞愧倾向(15题)、内疚倾向(15题)、外化(15题)、疏离(10题)、α自豪(5题)和β自豪(5题)共六个。其中羞愧倾向指当自我受到审视和消极的评价时带来的逃避感、无价值感和被揭露感。内疚倾向是指对做过的或没有去做的事情做出消极评价,产生紧张不安、悔恨和抱歉的感觉。外化倾向是指将个人行为的后果责备到别人或环境上,疏离倾向测量的则是对情境及其后果的情绪卷入程度。Tangney(1996)认为,外化和疏离都是对羞愧和内疚的防御反应,外化责备可以减少痛苦的自我觉知,消极的自我觉知会让人感到不适,这时人们会通过将责备转向外部来减少这种痛苦。疏离则是试图掩饰或隐藏个人的情绪表达,希望处境悄悄地过去而不被人注意到,或者是努力去减少处境在认知和情绪上的重要性,与其保持距离,即采取疏离或漠不关心的态度。α自豪是指个体对整体自我的积极评价,β自豪是指对具体行为的积极评价(Tangney,Miller, Flicker, & Barlow, 1996; Tangney, Stuewig, &Mashek, 2007)。
TOSCA-A虽然在国外已得到广泛运用,国内有些研究也翻译了这一量表(倪鑫庭, 2012; 薛文霞, 2008),但直接使用国内这些版本尚存在一些问题:(1)与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是否适应?自我意识情绪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具有差异,如西方人是以独立型自我为主,而东方人是以集体主义下的互倚型自我为主。(2)缺乏替代性自我意识情绪。通过他人的行为来产生自我意识情绪,称之为替代性自我意识情绪。中国这样的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中,个体与家庭、朋友以及所属的团体之间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更能通过他人产生自我意识情绪。(3)国内这些翻译的量表中所包含的α自豪和β自豪分量表的有关题项较少,信度也较低。
自我意识情绪随着年龄而改变,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而自我意识情绪作为一种由自我参与的高级情绪,它对激发和调节青少年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有着重要作用(Henry, von Hippel, Nangle, & Waters, 2016)。青少年通过他人产生自我意识情绪,并由此指导其进行人际互动,社会交往和处理亲密关系(Muris &Meesters, 2014)。因此,本研究参照原版TOSCAA,首先在青少年中调查可引起青少年自我意识情绪的事件;其次根据调查结果,修订青少年自我意识情绪测验;间隔一年后,再次验证该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2 青少年自我意识情绪事件调查
2.1 对象
取天津某中学的初高中生共108人。其中初一年级10人(9.3%),初二年级10人(9.3%),初三年级38人(35.2%),高二年级50人(46.3%)。男生40人(37%),女生68人(63%)。
2.2 方法
(1)书面访谈
采用开放性问卷进行书面访谈,要求被试尽量详细地回忆所经历过的感到最自豪、内疚、羞愧的自我意识情绪事件并写出相应原因及体验(为了避免顺序效应带来的影响, 采用拉丁方设计平衡羞愧、内疚和自豪三种情绪)。
(2)内容分析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收集到的事件进行整理。首先,制定青少年自我意识情绪编码手册,编码手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事件的主体进行分类,主体类型指被试描述的事件的主人翁,包含个人(被试自己)、他人(不包括被试在内的其他人)、团体(包含被试在内的2人及以上的个体共同参与)。第二部分对事件的类型进行分类,事件类型指被试描述的事件主要涉及的方面,分为以下7类:A、家庭(包括与家庭成员有关的, 如家庭关系、家庭背景);B、成就(包括学业、能力、比赛);C、道德(行为、品质)、社会规则、社会期望;D、自我形象(包括卷入自我形象的事件);E、人际关系(包括卷入除家庭成员以外的人的事件, 如朋友、同学、伙伴等);F、个体特质(生理、个性);G、其他(不属于以上任何分类)。对每个事件类型采用Likert 5点评分法进行评估,从“完全不是这一类型”至“完全是这一类型”分别评定为1~5分。其次,由两名心理学研究生担任编码员,讨论和修正编码手册。编码员再次进行独立编码。最后,检验编码的信度。
2.3 结果
表1显示,主体类型一致性百分比约为98%,三种自我意识情绪事件的主体类型大部分属于“个人”。事件类型的一致性百分比约为83%。通常可接受的一致性标准是70%(徐晓峰和刘勇, 2007)。
表 1 青少年自我意识情绪主体类型(%)
从表2平均数的排序可以看出,青少年的自豪情绪主要产生于成就事件。羞愧情绪主要产生于道德事件,其次是自我形象,再次是成就事件。内疚情绪主要产生于家庭,其次道德事件也容易引发内疚情绪,再次是人际关系事件。由于个体特质和其他两种类型的事件很少,所以后续的研究和分析未考虑。
表 2 青少年自我意识情绪事件类型的平均数和标准差(M±SD)
各事件类型的评分者信度和事件类型的α系数分别为家庭(r=0.915, α=0.956),成就(r=0.861, α=0.925),道德(r=0.688, α=0.815),自我形象(r=0.611, α=0.756),人际关系(r=0.845, α=0.907)。
3 《青少年自我意识情绪测验》的修订
3.1 测验的形成
以天津市某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共79人为初测对象,将TOSCA-A中原有情节与书面访谈收集到的情节事件放在一起,要求被试尽可能想象处于情节当中时,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反应,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想法和感受来收集反应选项。将收集到的反应进行归类整理,保留重复出现的反应,以及一些特殊或者有代表性的反应。同时根据收集到的反应,删除或修改原有量表中的一些反应选项。整合问题情节和反应选项,形成初步的测验。测验共包含30个情节,110个反应选项。与原量表保持一致,共包含6个分量表,分别是羞愧、内疚、α自豪、β自豪、外化和疏离。
3.2 施测
3.2.1 对象
在天津市某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中共发放测验476份,有效测验470份。其中男生216人(46%),女生254人(54%)。
3.2.2 工具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情绪测验》修订版。
3.3 结果
3.3.1 区分度
以题总相关法和得分高低27%的两组比较CR值作为区分度(表略),题总相关系数大于0.40,CR值达到0.01显著水平为指标筛选反应选项。
3.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Bartlett's球形检验达到了显著水平(p<0.001),KMO值为0.864,说明该样本适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见表3。
表 3 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变异法,其中原量表中的α自豪和β自豪负荷在同一因子上,此因子命名为“自豪”;原量表中的外化和疏离负荷在同一因子上,命名为“外化与疏离”。抽取“羞愧”、“内疚”、“自豪”、“外化与疏离”4个因素,解释总变异的34.794%。
3.3.3 测验的情节与反应选项的删改
由于此测验的反应选项是嵌套在一系列的情节当中的,每个情节下会有不同的选项。综合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删除或修改反应选项,这可能会导致某个情节下仅剩一个或少数意义不大的反应选项,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情节的,便将该情节删除,共删除6个情节,保留24个情节。其中包含TOSCA-A的15个情节和新增的9个情节,共85个反应选项。包含羞愧分量表20个题项、内疚分量表20个题项、α自豪分量表9个题项、β自豪分量表9个题项、外化分量表13个题项和疏离分量表14个题项。相较与原量表,除外化分量表题目有所减少外,其余五个分量表的题目都有所增加。形成测验的正式版本《青少年自我意识情绪测验》修订版(TOSCA-A-R)。
3.4 TOSCA-A-R的信度效度
3.4.1 信度
(1)内部一致性信度:各分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在0.716~0.888,具体结果见表4。
表 4 TOSCA-A-R 各分量表的信度、效度
(2)重测信度:间隔一个月,对天津市某中学高二年级学生42人进行两次测验,重测信度为0.606~0.837之间,具体结果见表4。
3.4.2 效度
以倪鑫庭(2012)翻译修订的TOSCA-A中文版为校标进行效标效度检验,结果见表4。表4显示效标效度一列中的相关系数,除外化为0.780外,其余在0.829~0.922之间,说明《青少年自我意识情绪测验》修订版(TOSCA-A-R)具有良好的校标效度。
4 TOSCA-A-R的信度效度再检验
4.1 对象与方法
从苏州市的4所学校,选取小学六年级6个班、初一年级8个班的学生作为被试,发放TOSCA-A-R 6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519份,有效回收率为86.5%。
4.2 结果
4.2.1 信度
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在0.684~0.845之间,除了β自豪分量表的值稍低一点外,其余分量表的值均在0.7以上(结果见表5)。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吴明隆, 2010)。
表 5 各分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拟合指标(N=519)
4.2.2 效度
以各分量表为潜在变量,各分量表的反应项为观测变量,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见表5。
表5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内疚和外化分量表的 X2/df<3,其余分量表则为 3<X2/df<5。各分量表的RMSEA值均在可接受范围内(RMSEA≤0.08),其中内疚分量表的RMSEA值最为理想(RMSEA<0.05)。GFI、CFI值大于 0.9 时,模型拟合最为理想(郭庆科, 李芳, 陈雪霞, 王炜丽, 孟庆茂, 2008; 温忠麟, 侯杰泰, 马什赫伯特, 2004)。本研究中,除了羞愧分量表(GFI=0.845),其余分量表的GFI均大于0.9;在内疚分量表中,CFI=0.949,其余分量表的CFI值也都在0.8左右,拟合情况较好。整体而言,量表结构比较合理,符合其理论构想。
5 讨论
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本研究更多考虑了国内研究青少年自我意识情绪时,需要与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相适应,并且包含替代性自我意识情绪的相关内容。本研究中对青少年自我意识情绪事件的调查结果显示,自我意识情绪事件的主体类型大部分属于“个人”,正如自我意识情绪的加工模型中所述,自我意识情绪产生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对事件的内归因(李湘兰和陈传锋, 2010)。但有关自豪事件的主体较大一部分却来自于群体。这一方面可能是作为某个群体的一员,所属群体的成功会提升个体的社会自我;另一方面在集体主义取向的文化中,人们较注重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和睦和相互依赖等。因此,群体的成功会成为自我意识情绪,特别是自豪情绪产生的原因之一。
将TOSCA-A中原有情节和本研究中收集到的情节整合在一起,收集被试的反应。结果显示,有些TOSCA-A中的反应选项在本研究中并未收集到。因此,在修订测验时,删除了TOSCA-A中个别的在本研究中完全未收集到的反应选项。这样做的原因是:中西方在传统文化、观念、教育影响等方面的不同,特别是中西方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方式以及子女产生的依恋类型不同,中西方的青少年会产生自我意识情绪的差异(Meesters,Muris, Dibbets, Cima, & Lemmens, 2017; Muris et al.,2014)。因此完全照翻TOSCA-A的一些反应选项没被选择。
第二次检验《青少年自我意识情绪测验》修订版(TOSCA-A-R)的信度、效度时,我们又扩展了年龄范围,考察其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修订后的青少年自我意识情绪测验的对象真正适用于包含小学高年级到高中的全部青少年。
两次对TOSCA-A-R信度验证说明测验是稳定可靠的。TOSCA-A中α自豪和β自豪分量表所包含的题项相对较少,以往研究中的信度系数较低,经过修订和补充后,这两个分量表的信度系数有所提高。对TOSCA-A-R效度的验证表明,效标效度较好,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测验的结构合理。
6 结论
《青少年自我意识情绪测验》修订版(TOSCAA-R)包含24个情节,共85个反应选项。再验证TOSCA-A-R,有良好的信度效度,是研究中国青少年自我意识情绪的一个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