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提升策略探究
2019-04-27王海蓉
王海蓉
【关键词】 数学教学;计算;教学效率;
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
07—0119—01
数学是一门充满趣味性的学科,其中蕴涵了大量的计算规律以及法则,在生活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数学计算教学是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师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途径。但是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计算教学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那么,如何提高计算教学的效率,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新课改强调,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计算教学也是如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计算题,促使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进而使学生认识到计算的价值所在,从而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
以教学“混合运算”这部分的内容为例,这部分主要是针对减法、加法的混合运算,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去设计题目。在进行了简单的概念教学后,笔者给学生出了这样的一道计算题:“在某天上班的路上,老师从公交的第一站车上车,此时发现车上一共有30人。之后第五站时有12个人下车了,但是又有8个人上车。最后直到老师下车时,车上的人数也没有发生变化。那么从第五站一直到老师下车之前,车上一共有多少人?”这时有一些学生已经开始与同桌进行讨论,几分钟后,笔者鼓励学生举手主动回答应该如何列式。生1:“我认为是‘30-12+8。”这时,笔者追问:“为什么这样计算?”生1继续回答:“因为一开始车上有30人,又下去了12人,那么就是‘30-12人。但是又上来了8个人,那么就应该在此基础上再加8个人。”这位学生说得头头是道,其他学生也纷纷表示了赞同。在此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了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计算,有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计算兴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所在。
二、计算方式游戏化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强调计算教学的多样化,即通過多渠道去实现有效的计算教学。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各种教学资源给学生设计有趣、生动的数学游戏,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四则运算”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这部分是整个小学阶段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了能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笔者结合了“点兵点将”的游戏进行教学。在课堂上,笔者先给学生出示了几道计算题,之后给学生说一说游戏的规则。若学生能回答正确,笔者展示下一道题,并且由这位回答正确的学生指明一位学生回答,且回答过的学生不能重复参与,若回答错误,可以找其他学生帮忙回答,并由回答正确的学生点下一位回答的学生。这时候,笔者展示了这样的一道混合运算:“200÷4-40÷5=?”这时,先由教师指明一位学生回答。若这位学生回答错误,则由下一位学生回答。这时,有一位学生回答是“2”,这时,其他学生马上指出结果是错的。这位学生找了自己的小帮手,随后另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这是混合运算,应该先算除法再算减法,那么正确答案应该是‘50-8=42。”之后游戏也一直顺利进行,整个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实践证明,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能掌握计算的知识,且也能更加轻松愉快地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使计算方式游戏化,帮助学生不断掌握计算的知识。
总之,计算教学一直是整个小学阶段的重点问题。打好计算的基础,对于学生日后的生活与学习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重视结合生活实际,并适时将游戏引入课堂,从而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计算环境,寓教于乐,促进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计算知识。针对当前学生计算能力不高的情况,教师也要积极面对教学中的一切难题,不断创新,并改进教学方式,为学生日后学习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