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微调整让学生爱上微作文
2019-04-27王晓风
王晓风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微作文;兴趣;百花齐放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7—0078—01
微作文是新时代的产物,顾名思义也就是字数在100至300字之间的作文。在今天的微博微信时代,快速写短文章的写作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必备的一种素养。如何让学生以最少的字、最快的速度写出内容具体、意味深长、凝练优美、有血有肉有个性的文章呢?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习作兴趣,拓宽训练形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从鼓励学生多写多练入手,打开学生紧闭的心扉,进而激发学生爱上微作文的情感,为写作文夯实基础。
1.玩中作乐,培养兴趣。玩是学生的天性,一次游戏、一次户外实践活动、一个小实验都有可能成为学生写作的动机,教师要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将活动过程写下来,只要写得完整、有序就行。让学生尽情地玩,自由地写,这样既增添了学生对微作文的兴趣,又给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2.培养感情,激发冲动。能激发感情让人有情感共鸣的事,才会让学生产生写作热情。比如,学生受伤后同学的关心和帮助,妈妈生病后自己的一句问候、一杯热茶……这样的场景,记录下来,有话可说,也容易成文,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尤其是语文课中,教师稍加点拨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冲动,促成他们完成一篇好的抒情微作文。3.指导观察,准确表达。不要让学生觉得为了写作而写作,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所以要想让学生爱上作文,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学生感兴趣的点点滴滴。要观察生活就得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有了良好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才能准确地描述所见所闻,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二、给微作文松绑,百花齐放才是春
写作文就像孩子学走路一样,父母大胆放手,不断鼓励,孩子终会走路,并且走得越来越稳当。如果教师能像父母呵护刚学走路的孩子一样,学生就都会作文,也都愿意写作文了。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1.给微作文内容“松绑”。从微作文内容来说,最好不要做过紧的要求,让学生自由发挥,为学生“松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看到的、听到的、亲身实践及感受到的转化为文章的内容。因为是亲身经历的,所以学生写起来就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抒。2.给微作文要求“松绑”。开放作文的内容还是不够的,在作文的要求上也要为学生“松绑”。刚开始写作文,教师就怎样选材、怎样立意、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写得有血有肉,讲了一大堆,学生满脑子都是作文的要求,被这些条条框框围得严严实实,又怎么能写出好作文呢?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学生的习作潜能,最好的办法是多发现学生在习作中的点滴进步、与众不同的闪光点,时时表扬、事事表扬,懂得百花齐放才是春。3.给微作文评改“松绑”。好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让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微作文评改的形式多种多样,总结有以下几种:一是自我评改。自我修改是自我评价的前提,学生写好作文后,先自我评改,在一次次的习作评改中,学生从习作的被动地位转向主动地位,从而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感,增强他们对写好作文的信心,提高习作兴趣,最终使学生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二是集体评改。针对一篇文章集体评改,经过多人多次评改训练,学生不仅准确地掌握了写某一类作文的具体要求及方法,而且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三是同桌互评。互评互改是一种学生间交换评改的方式,这种方式简单易行,可以使学生之间及时交换評改意见,明白作者写作的思路、表达的情感,达到更有效的评改目的;四是小组评改。这样的评改活动近距离地为学生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学生会在习作批改中渐渐形成浓厚的习作兴趣,积累习作方法。
总之,微作文是作文教学的基石,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微作文可以培养训练学生多方面的素质。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调整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帮助学生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和厌烦作文的情绪,使学生达到视作文为需要,视作文为乐趣的目的。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利用微写作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769)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