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
2019-04-27李福
李福
【关键词】 物理教学;小实验;作用;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7—0063—01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初中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完善与创新,物理作为初中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科目,是学生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学科,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实验则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应当重视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掌握有效的应用策略,使学生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有效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一、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单纯依靠教材进行物理知识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机械地对物理知识进行记忆,这种教学方法无法使学生有效掌握物理知识,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丧失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与学习。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改善这一状态,通过有趣的小实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学习物理的乐趣,在学生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潜力,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发展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以往的物理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严肃,加深了学生对陌生知识的恐惧心理及学生面对教师时的紧张心理,容易使学生对物理教学产生抵触心理,无法充分掌握并运用物理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运用小实验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小实验与学生进行互动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恐惧及紧张情绪,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物理知识,在学生共同进行小实验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实验活动,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有效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成效。
二、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小实验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小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小实验的安排不能偏离教学内容,否则就失去了进行小实验的真正目的,对于比较抽象的物理知识教师也可以引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声波》过程中,由于声波形容起来比较抽象,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声波的产生及传导过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声波这一抽象的物流知识,之后再指导学生通过小型发声器和水槽进行相关的物理小实验,这种教学方式既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小实验过程中,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大幅度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2.小实验应当符合学生特性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心比较强烈,教师在安排物理小实验的过程中除了符合教学内容之外还应符合学生特性,通过小实验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學习能力。比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性安排学生制作土电话,使学生分组进行相关物理小实验,也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小乐器,在学生演奏过程中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方式,这种游戏形式的物理小实验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物理知识,参与物理小实验,在学生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能力。
3.小实验应当结合实践
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不只是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还要结合实践使学生有能力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因此,物理小实验应当结合实践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有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贴近生活的物理小实验,拉近物理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物理问题,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对于小实验的应用应当掌握有效的策略,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特性合理安排物理小实验内容,通过小实验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潜力,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物理小实验应当结合实践,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通过学生动手动脑过程有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树立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信心,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及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辑:张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