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家书教学推动家风文化培育

2019-04-27张斓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4期

内容摘要:《诫子书》作为家书名篇,体现了深刻的家庭教育目的,蕴含着丰富的家庭育人观念以及内涵,承载着独特的家风文化;又因其在语文教学中以其文、质、情带给学生以深远影响。因此,教师需注重家书教学,从经典家书中获得教学启示,发挥家书对学校教育以及家风传承的作用。

关键词:家书教学 家风文化 《诫子书》 现代启示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面对构建家风、挖掘家庭文化内涵、重塑家庭精神等关键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出要重视家风建设。“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1],需要家长与子女进行双向互动。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则需发挥文化的教育功能,增进子女对家长及其家教的理解,从而营造滋养人心的良好家风。家书作为家风培育的载体之一,需经过精心教学,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作用。本文以诸葛亮《诫子书》为例,探讨如何将家风文化培育融入家书的教学过程中,以期良好家风的建设。

一.《诫子书》形成背景及写作目的

《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时写给其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微言大义,字字珠玑。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意家书的形成背景及写作目的,做到知人论世。论其时代,汉末三国战乱纷起,灾祸仍频,地方割据势力此消彼长,相互攻讦,兵戈相向。谈及作者其人,孔明自幼辗转流亡,后隐居隆中而投明主,建立蜀汉基业。乱世不易节,临危不改志,这无疑需要极高的个人修养。诸葛孔明在《诫子书》中对其子谆谆教导,明确指出“修身”“养德”的目标,表达了对诸葛瞻的殷切期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结合家书的形成背景探究其写作目的,既能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又能培养其运用宏观视野审视问题的能力,对家书内容的理解更为透彻。

就时代环境而言,《诫子书》诚然是诸葛亮以淡泊宁静的个人神采以及期望形成的家庭格局对抗权霸纷争、改志易节之乱流的警世名言;从个人的自然发展来看,《诫子书》又是诸葛亮深谙其子成长过程中优缺点的直言劝导,“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2],寄托着忧思与重望。教师应注意结合其他相关作品,引导学生体会家书中真挚情感的表露,方能更好地理解家书创作的目的,即父母站在子女个人发展的角度提出肺腑之见,培育家庭独特的精神与风气。

二.《诫子书》中的家庭育人观念与内涵理解

1.“静”字为首,“修齐治平”

儒家强调积极入世,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为学修身,追求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标准,完善人格修养与个人情志。道家则主张清心静气、心斋坐忘,剥离物我,探求真知,从而与道大通。诸葛亮在《诫子书》 中融合儒道观念,欲教其子以道家之法成儒家之志。诸葛家书中的育人观念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人生经验的沉淀与积累。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也会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离不开父母的引领与指导。教师应善于从家书教学中,让学生吸收家长观念中的精华,学会吸取经验,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之路。诸葛亮在家书中强调“静以修身”“宁静致远”。唯有心静才能够广览博学,博观以约取;才能够正确审视自我,修身成人;才能够高瞻远瞩,立志不凡。教师应在学生熟读家书、理解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念的合理生发,从而更好地实践。

2.节俭淡泊,“明志致远”

墨家注重实用主义,提出“节用”,减少物资浪费。诸葛亮对此合理吸取,在家书中提出“俭以养德”的观念,即在家庭中个人需要做到开源节流,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俭”本身包含节俭用度、勤俭持家的行为,质朴无华、不尚雕饰的品质,独立自主、不赖他人的人格取向。诸葛亮亦“躬耕于南阳”,节俭度日,淡泊守志。节俭,是淡泊心境的外在物质表现,是一种恪守与坚持,如此方能淡泊名利,不汲汲于世,也才能不为外物所惑,看清本心,确立志向,达到一种较高的人生境界。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品读家书中的外在行为要求、内在修养要求以及其中的联系,从而让家书对个人成长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除了应有的归纳总结,教师还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设置任务让其主动探索家书中重要观念的内涵与逻辑联系,理解先贤思想,做到内外兼修,更好地接受并内化家教,培育良好家风。

3.求学养性,珍惜岁月

《诫子书》中指出“静”与“立志”是“学”的必要条件,而“学”可以“广才”。心静,才能更好地吸收书中的思想精华、嘉言懿行,从而完善自我;立志,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与社会角色,确立奋斗目标,为之不懈努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须让学生真正静下心来,多阅读,增长见闻,丰富自己的才能。同时,求学应与养性相结合才能不失偏颇。“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要戒除放纵怠惰、急躁求快之心,磨砺性情,耐心专注,博学精研,才能在有限的岁月中成己之志。就此而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应当相互配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调节自身情绪心境的能力、静心学习的能力和磨炼性情的意识,提升个人素质修养,为良好家风建设增添个人风采。

三.家书对学校教育与家风塑造的现代启示

家书以其独特的文、质、情,表达对子女的真挚关怀与殷切期盼,体现着家庭的人文观念与整体风气,不仅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家风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学校教育与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启示。

首先,熟读家书、理解文意能使学生初步感知家书的文字魅力。对于《诫子书》这样常读常新的家书,教师可设计聆听、领读、齐读、默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获得对家书的阅读体验。通过对文言家书疏通文意,对关键词句、古今异义及其他重难点的强调,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家书的文字底蕴,加强整体意识和逻辑性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自主理解的积极性。学生掌握基本文意,接受文字熏陶,更能触发其对家书的阅读兴趣,内化优良品质,从而影响家风。

其次,家书的文化内涵与真实情感能更好地引发情感教育。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教师接续补充相关背景或对某一核心观点进行生发,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家书的文化内涵。情由文生,情感教育也是家书教学的关键一环,强调提升素质与注重感受。《诫子书》便是诸葛亮情真意切的表达,令人为之动容。教师可以通过话剧改编、诗朗诵、诗歌创作、散文写作等形式突出学生对家书的理解,让学生在家庭中也成为善于理解家人、表达情感的独立个体。

另外,家书这一重要形式也应为现代家庭所继承。教师可以通过“家书写作月”等活动,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名人家书,尝试自己写作,向父母表达自己的观念与情感;同时利用班会、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将自己对子女的培育、家风的期许融入到家书中,让家书真正成为联系家庭情感、交流想法意见的重要纽带。

综上所述,《诫子书》言简意赅,却蕴含着许多家庭育人观念,对教育启迪颇丰。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家书和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关键词、核心思想的提炼,善于总结家书中的观念,品味真挚情感,深入理解文化内涵,感受家风底蕴。家书这一重要形式也需发挥其作用,作为优良家风的载体代代相传。如此,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子女才能更好地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体味其真知灼见,不断地修身、成长,传承良好家风。

参考文献

[1]张俊国.习近平的家风思想略论[N].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7(4).

[2]余秉颐,李季林主编.家训金言[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21.

[本文系大學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省级重点项目“中国传统家风文化及其现代意义研究”(项目号:201710300040Z)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介绍:张斓,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家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