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今时代高中生经典文本阅读困境及对策

2019-04-27王洁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中生对策

内容摘要:经典作品洞察人性,悲悯世界,探究真理,高中生阅读经典有助于训练思维,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但是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快餐化阅读的席卷,应试教育的压榨以及阅读指导的缺失极大冲击了高中生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影响了高中生的阅读选择,我们要正视经典阅读困境,挖掘经典的当下之意,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 经典文本 阅读困境 对策

高中生阅读经典文本,是知识积累的一种途径,是塑造人格的有益方式,也是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高中生“选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提高文化修养”,但是目前高中生的经典文本阅读困境重重:

一.浅阅读时代思维碎片化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自媒体的崛起,浅层次阅读形式已经成为中学生阅读方式的一部分,不可否认,浅阅读方式以其简单化和便捷性相统一,实用性与娱乐化相结合的形式满足了高中生繁重课业下对阅读的需求,但是粗略读,快速读并不适用于经典名著。

一方面,高中生进行浅阅读占据了他们阅读经典的时间,支离破碎的信息以“知道”的形式替换了他们对“知识”的捕获,无深度性的鸡汤文章,非历史性的野史传说,甚至是庸俗无聊的娱乐新闻成了浅阅读的主体,降低了高中生这一群体的文化层次,心灵空白得不到到填补,意志逐渐脆弱,精神更加荒芜。

另一方面,经典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所关怀的社会人生,所弘扬的价值态度,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永恒性和超越性,不管是春秋战国还是古典中世纪,经典中所建筑的体系,所传达的理念经历沧海桑田,跨越历史长河,代代传承至今,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历久弥新。正是因为经典的丰富内涵,所以阅读它需要充足的时间,沉着的心境以及深度的思考,而高中生在缺乏这些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浅易化、感官化的阅读,他们对经典的理解就只能停留于文字内容的表面,无法触及经典的内核,对于自身知识网络和价值体系的建构百害而无一利;而且,文章内容的碎片化必然导致思维的碎片化,思维碎片化的发展逐渐弱化了高中生理性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二.应试教育下阅读功利性和经典选择单一性

虽然国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大环境下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的问题,尤其是高中生还要面临“千题万疑日日解,伴灯奋笔纸千斤”的高考压力,应试教育无法得到根本性转变,客观教育模式影响了高中生经典阅读。

应试教育强调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熟练程度,以考试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范围,教师、家长甚至是学生自己都及其重视应试能力的提高,所以买书或者选择阅读时都呈现出辅导书优先的趋势,经典被搁置一旁无人问津。急功近利的阅读目的阻碍了经典阅读的发展。且不说课外经典阅读,就算是课内的《赤壁赋》《逍遥游》这些经典古文等,高中生也为了省时省事直接参考辅导资料,记诵实词虚词大致意思,忽略文章美学和哲理性,不见微知著,不举一反三,最终对身心发展毫无益处。

参照江苏省历年高考说明,在语文加试项有名著目录,如曹雪芹《红楼梦》、泰戈尔《飞鸟集》等,高中生针对高考大纲有目的性选择这些名著进行阅读并没有坏处,但是局限于这些名著往往会造成他们对文化多元的误解,对经典概念的混淆。古今中外,超越时空,跨越民族而经久不衰的作品车载斗量,课内要求的同时更需要拓展高中生课外经典文本的选择。高中生“阅读时信息由眼直接进入大脑,快速理解分析,已能进行较复杂的思考,能够提出比较有深度的问题”[1],基于此,高中生更要在言语、观察及记忆能力发展的高速时期,利用自身优势,提高文化积累。新课标在附录中增加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相应增加了些文化经典著作,但是经典不会设限,选择不可单一。

三.语文课内外教育阅读指导的缺失

语文教师面对着升学压力,往往重视应试技能的传授,会出现过度追求语文阅读理解和写作的成绩的局面,忽视学生文字鉴赏力和情感体验性的培养和熏陶,面对一篇经典作品,教师往往是将其从字词段落,逻辑语言进行分解,而“学生面对的总是将血肉丰实的文章肢解开来的冷冰冰的莫名其妙的练习题”[2],然后运用一套类似数学解题公式去赏析,思维训练禁锢了高中生对经典文本的体悟和思考,遏制了他们对于文章内涵的独特想象和理解。

语文课外,高中生也接受了不同程度的经典导向,有的却偏离了阅读文本的轨道以致于接收到错误的经典内容信息,如影视版 《平凡的世界》,出于剧集限制和人物出场的必要对原著进行适当删减和编改,如剧中删去金波这一人设,将其性格挪到了润生身上,再比如郝红梅是一个悲惨可怜的农村妇女形象而不是剧中忘恩负义搔首弄姿的女子形象,原著《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鲜明,言语饱含深情,有很多情节是影视演绎不出但看文字能够感同身受,而高中生由于缺乏鉴别能力和正确的引导,追求感官的刺激而以影视作品替代经典文本,最终欣赏不到语言的魅力,难以引起情感的共鸣。经典阅读困境是在社会环境下受多种因素影响形成的,为加强高中生阅读能力,提高高中生语文素质就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跳脱该困境:

1.营造经典阅读氛围

从学校方面,一方面需要加大经典阅读的宣传力度,培养学生经典阅读兴趣,通过设立经典书目专栏、建设校本经典课程,开设经典讲座报告等形式传达经典阅读的现实意义,认识经典阅读价值,培养高中生经典阅读的自觉意识;通过成立经典阅读社团,开展“我与经典”征文、经典演讲比賽、经典篇章朗诵等活动调动学生阅读经典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抛开碎片化阅读,直击文本系统阅读,对经典作品的文本要有深刻印象,阅读过程要勤加思考,要逐渐内化为情感和思维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学校要增加图书馆经典书目的种类,加强图书阅览的科学管理,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努力探索切合学生实际的阅读方式,为学生提供经典阅读的资源和良好的读书环境。

从家庭来说,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家长的品质学识和言传身教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视界范围和理想追求,家长的阅读取向和态度影响着孩子的阅读行为,每个家庭努力去营造阅读经典文学的环境,家长们不将时间消耗在无益的电子产品上,安排学生有效的阅读时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或者是采取推荐阅读或是亲子共读的方式,塑造情感交流、思维碰撞的家庭文化,这样不仅有效避免孩子阅读效率低下,而且通过家长给予的督促和提升,孩子在家庭文化氛围的潜移默化下,能够摒弃不良阅读嗜好和习惯,逐步向深阅读发展。

从学生自身而言,学生群体之间交流互动最为频繁,情感联系最为密切,彼此之间的阅读选择和阅读兴趣会呈现出一种趋同的状态,所以教师需要利用学生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创新经典阅读活动形式,通过共同阅读讨论评价等形式深入经典。当下也存在高中生筛选能力不足的情况,面对很多被封面冠以“经典”而实际华而不实的书籍往往不能恰当地鉴别经典文本,这也需要教育者强化阅读导引,在互动性,趣味性阅读中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促进高中生主动阅读经典行为的养成。

2.回归经典阅读本位

从形式上来说,高中生经典阅读的“读”可以有多种方法,除了常见的书本精读略读,还可以诵录结合等。诵读本身就是一种经典读法,中国古代文學作品中很多词句典章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妙之意,通过朗读背诵心领神会,朱熹有言:“读书须成诵,方精熟”,熟读成诵不仅提高高中生记忆能力,也能加深他们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所谓“录”,就是抄写,比起多次阅读,抄录更能加深印象,启发思考,推动高中生读书的深入和学问的长进。形式的阅读也不仅仅停留在“阅读”层面,还包括听说,听经典、说经典要求学生回归文本进行深度阅读,把握跌宕起伏的情节,融入饱满热情的情绪。

从内容上而言,高中生经典选择不应设限,自己要具备一种关怀社会人生的担当和关注未来前景的眼光,尤其强调时代性和人文性。阅读经典需要结合时代,结合现实,对经典的解读也要多维度创新,立足现代文明,审视经典优劣。而且,高中生要从经典中品味人生,激思明辨,建构信仰,学会善良,责任,担当,养成审美,情怀,思维。

3.坚持经典阅读指导

高中生阅读经典文学是学生的个体选择的结果,但在学生阅读独立性发展中,教师的诱导也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教师需要从课堂着手,进行有效的教学引导。新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授,课本选取内容很多都是经典作品,教师在授课时要以经典课文为起点,有些课文是选文,就要鼓励学生去阅读全本,在引导学生了解经典的背景和作品的内容,文本的艺术特色和思想价值的同时,还要激发学生对文本相关经典文学的兴趣,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同一主题的中外作品等。阅读课堂内还要变革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特点经典情节进行经典情景再现,让学生各抒已见,探讨深层次问题。课堂内最重要的还是传授学生品读经典的方法,如精研细读、快速默读,浏览目录,了解背景,圈点勾画,疑问读书,善用工具书等等,引导学生将课内所获阅读方法自主运用到经典作品阅读中。

其次,课堂之外教师也不能忽略对学生的经典阅读的关注。教师要从学生内在精神需求出发,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文本引导,从作品本身的魅力和特征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对他们在非文本阅读中形成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进行纠正。可以培养他们读写结合的能力,针对经典文本撰写读后笔记,或点评,或摘抄,可以绘制人物关系图和故事发展线,可以从情节内容、语言现象、具体细节、艺术手法乃至是对文本之外由现实生活引发的思考等方面进行文学创作,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高中生当前面对的经典文本阅读困境,需要引起教育者及受教育者的重视和反思,积极采取措施,让经典文本阅读渗透在语文学习和教学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史春华.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介绍:王洁,现就读于扬州大学文学院2018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

猜你喜欢

高中生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第十九届“新作文杯”高中生放胆作文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助你高考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