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综艺选秀节目中的网络流行语

2019-04-27吴赛丽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内容摘要:2018年夏天,随着各类综艺选秀节目的爆红,从中衍生的网络流行语也随之愈发愈盛,“pick一下”“C位出道”“skr”等网络流行词充斥在网络平台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病毒般迅速蔓延开来,引起了新一轮的网络狂欢,对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本文将围绕综艺选秀节目中网络流行语的来源含义、流行原因及其社会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综艺选秀 C位出道

一.综艺选秀节目中网络流行语的来源含义

(一)C位出道:该词最早出自综艺选秀节目《偶像练习生》,100位练习生由全民票选出优胜9人,组成全新偶像男团出道,最终第一名的练习生将作为该组合的C位出道。作为网络语的该词,“C”是英文单词center的缩写形式,意思为中央、正中心的。“C位”则为中间位置、重要位置的意思,在舞台表演或偶像组合中,艺人中的中心位置被称为“C位”。“在娱乐圈里,C位是大咖位,是对艺人实力的最好证明。‘出道一词最早源自法语‘debut,本意为初次登场,是对于歌手的专用词汇。因此,C位出道的意思则为形容某个歌手艺人在团体中的实力很强,作为团队灵魂中心人物被大家了解关注。”[1]

(二)pick:同样起源于真人秀节目《偶像练习生》,是以票选的称呼出现,票选称之为“pick”,该词因此在粉丝圈中开始流行起来,随后在节目《创造101》中,有粉丝为王菊拉票就在各大平台刷“请pick王菊”,使该次的热度到达顶峰。pick作为英文单词带有“挑选,挑拣,挖,采,摘,剔,扒,挑剔,选择,收获,精华”等意思,而作为网络用语中,主要指选择,一般用作“pick某某”,你“pick”谁就意味着支持谁喜欢谁的意思。

(三)菊外人:指不知道王菊是谁,也没有看过选秀节目《创造101》,但已经被“给王菊投票”相关信息包围的人。该词来源于2018年5月,王菊参加选秀节目《创造101》,每期都处在淘汰边缘,靠着自己的高情商自黑、独立自主的女性宣言和高质量的舞台表演爆红,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各大社交媒体。网友自发加入为王菊拉票的队伍,戏称“菊外人”。

(四)skr:该词是吴亦凡在综艺节目《中国新说唱》中带火的口头禅,“skr”最早可以追溯到hip-hop音乐的起源——灵魂乐,但该词经过吴亦凡粉丝和虎扑网友的一场对峙,“skr”被说唱圈、体育圈、娱乐圈追着热度使用,微博、朋友圈、抖音、知乎等被“skr”刷屏,火爆了整个网络。后被粉丝制作为表情包,比如“热skr人了”、“你真skr小机灵鬼儿”。

(五)freestyle:该词的爆红源自《中国有嘻哈》一檔选秀节目。一般来讲,freestyle指即兴的、随意的发挥,适用领域及使用场合颇为广泛。节目中吴亦凡面对海选表演的选手,一共问了三次有关于freestyle的话题,“你有freestyle吗?”“请问有freestyle吗?”“可以一人来一段freestyle吗?”。在这场综艺节目之后,freestyle得以广泛传播,在大部分社交软件中频频出现,微博、微信朋友圈中也到处都是被刷屏的freestyle表情包,例如“歪,你有freestyle吗?”。

(六)燃烧我的卡路里:该词源自歌曲《卡路里》,由选秀节目《创造101》出道的火箭少女101演唱的,是《西虹市首富》电影插曲。“燃烧我的卡路里”一词之所以走红网络是因为该句歌词是由火箭少女101成员杨超越演唱,一直以来高人气的杨超越的唱歌实力饱受争议,魔性洗脑的歌词旋律也瞬间让这首歌火遍全网,可以说是各大广场舞、健身房、各种鬼畜视频的必备神曲。

(七)救救孩子:最早出现于大作家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的结尾处,用于表现鲁迅先生对封建礼教制度吃人的绝望,以及对革命的期待。但是作为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最早是出自一档综艺真人秀节目《偶像练习生》,参加节目的100位练习生,最终由全民票选出优胜9人,组成全新偶像男团出道。因为票数关乎去留,因此常常会有粉丝为支持的选手拉票时用到救救孩子一词,使得该词慢慢在粉丝群中流行起来。“通常表示求助的意思,但是用法没有那么严肃,并没有到性命攸关的那种程度的求助,可以理解为大哥帮帮忙啦、拜托啦。除此之外该词还有表示绝望、生无可恋的意思。”[2]

二.综艺选秀节目中网络流行语的流行原因

(一)网络媒介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病毒式传播更具爆炸性,当引爆这个‘病原体,‘病毒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加倍复制,产生十分令人震惊的效果。”[3]像《偶像练习生》、《创造101》、《中国有嘻哈》这样的综艺选秀节目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魅力,和它背后的宣传策划团队是分不开的。“这类节目一般都采用未播先热的方式,从距离开播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成为社交媒体平台的热点话题,到正式开播,依然热度不减,且有继续蔓延的趋势。”[4]开播后,充分借助互联网互动性强、传播迅速、覆盖面广的优势,打造热点话题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同时在线下开展偶像见面活动,培养大量粉丝。由此,从节目中产生的词语被大量观众熟知,并迅速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贴吧等各大社交媒体平台蔓延。现在人们日常交流使用最频繁的元素就是文字和表情包。“当这些网络流行语通过这两种媒介,便快速搭上了新媒体时代的顺风车。使得这些词像病毒一样四处发散,无孔不入,最终,不分年龄、不分层次、不同媒体的受众共同都知道这个词。”[5]

(二)受众心理

1.受众自身娱乐需求:“在新媒体网络时代,粉丝成为‘产消者,他们既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也是依据兴趣爱好的业余生产者,在一定的组织下将自发创作的文化产品投放到各个新媒体平台。”“由此,粉丝形成了一个活跃且高产、集消费者与生产者于一身的群体。”像《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各类选秀节目的出现,带动了一批忠实的粉丝后援队们,其产生的网络流行词也引起了新一轮的网络狂欢,大量的网络流行语文字和表情包充斥着社交网络平台。“巴赫金指出,狂欢式的生活是一种打破蹈常袭故的生活方式,它冲破了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以及与之关联的恐惧、敬畏、虔诚和礼节。由于网络自由开放的氛围大大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人们大可不必像平时那么严肃认真、一板一眼;与之相反的是,人们尽可以纵情享乐,使心灵得到放松和满足,过着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网民们注重的是享受参与狂欢所带来的快乐的过程。

2.受众自我表达需求:从某个角度来说,每个社会的个体都有一定的从众心理,每个人都不愿意落后于时代和社会。“因此,当某一流行词语在社会群体中开始流行时,网民的从众心理加剧了流行词语的使用程度。”当今社会发展变化过快,人们急于寻找合适的语言形式表达自身对外界事物的理解,抒发情绪情感。随着网络语言的流行,众多网民越来越注重个性化的表达,因此,在互联网、新媒体支持下,各类选秀综艺节目的出现,扩大了大众的话语空间和方式,使人们不再局限于文字表述,网络流行语便是采取图文式、数字字母式等方式,简洁地呈现丰富的情感文化内容,及时抓住受众的注意力。例如我们常见到的“我有故事和酒,你有freestyle吗?”“吾日三省吾身:有freestyle吗?还有freestyle吗?有没有freestyle了?”风趣幽默的文字配上表情包,满足了受众个性化的表达需求。

三.综艺选秀节目中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影响

(一)网络流行语在各类新闻标题上的应用

当前社会发展状况下,媒体对于新闻标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把握住新闻标题传播内容的核心,达到既能客观实际地报道相关事实,又能做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是关键的一步。全网爆红的各类综艺选秀节目所产生的网络流行语,也引起了各大新闻媒体的关注。

例:

1.创造101总决赛落幕:孟美岐C位出道火箭少女成团。(凤凰网,2018-06-24)

2.谁能站世界杯的C位?(人民网,2018-6-15)

3.王菊走红引“全民打call”:今天你给王菊投票了吗?(新京报,2018-5-30)

这样的标题,吸引眼球,读者们喜闻乐见,大大提升了文章的点击量,足以说明网络流行语给社会带来的一定影响。随着网络流行语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加,党报新闻标题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也在逐渐尝试运用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在党报标题中的使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保持客观真实,恰当得体。”

(二)网络流行语影响下口头禅的使用

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的迅速普及,使这些选秀综艺节目中的一些新词新语迅速流行,渗透进日常生活,并渐渐成为一种习惯性表达,一部分流行语甚至会成为口头禅而频繁地出现在日常口语交际中。

例:

1.这天气热skr人。

2.救救孩子,投个票吧!

3.疯狂pick我家妹妹!

“语用化口头禅发展至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已经呈现出逐渐与网络流行语保持同步的趋势。”选秀综艺节目的火爆流行,带动网络流行词的广泛使用,大众追求新鲜感和认同感,因而广受追捧被作为口头禅频繁使用。“在当今网络流行语大行其道的环境下,我们既要承认其对语用化口头禅的积极影响,也要正视其消极影响。”

四.结语

近几年,此类综艺选秀节目层出不穷,其巨大影响力和年轻化受众的态势迅速引起一场网络大狂欢,网络流行语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人们都被其新奇的形式和幽默的表达所吸引,但是在高速运转的网络社会中,有多少新詞会被留下,又有多少昙花一现,湮没在历史的潮流中,我们不得而知,网络流行语是时代的产物,只有顺应时代的东西,才会被大众接受,才能一直沿用下去。

参考文献

[1]王侍唯.网络流行语“C位出道”探究[J].北方文学,2018(9):226.

[2]百度百科[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救救孩子/22658718.

[3][5]陈雪.新媒体环境下的病毒式传播——以“skr”为例[J].艺术科技,2018(2):153.

[4]胡春华,王星.从传播学视角分析《创造101》成功的原因[J].传播力研究,2018(23):12-13.

(作者介绍:吴赛丽,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16级学生)

猜你喜欢

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消极影响及对策
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污染分析及治理举措
从目的论角度谈网络流行语的英译
网络流行语言的变迁及其特点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浅谈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分析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概念整合对网络流行语的阐释力
从“使用与满足”看网络流行语的病毒式传播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