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小型报刊《立报》的商业模式及历史影响

2019-04-27李旭东

新闻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商业模式

【内容提要】小型报刊作为一种独特的报刊形式在我国20世纪初登上历史舞台,其在我国近代报业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舍我先生1935年所创《立报》是小型报刊中的佼佼者,它对当时上海社会的大报、小报进行“扬弃”,同时借鉴西方资本主义报刊思想,一定程度上践行了“五四运动”以来的“新闻本位”观念,开辟了自身的商业模式。但任何时期的新闻事业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无法分隔,尤其是在近代上海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生态环境之下,《立报》也承担着时代重任,向民众传达国家意识与民族观念。

【关键词】小型报刊 立报 商业模式 历史影响

一、“第三类报纸”——小型报《立报》的问世

上海是我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是我国近代化起步较早的城市。租界的存在使上海拥有相对自由的环境和密切的国际联系,这进一步促成了近代上海的繁荣,也为上海报业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政治环境与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上海报业在这一阶段全面发展。1936年上海仅日报数量就达到57家,此时上海充斥各类报纸,其中《申报》《时报》《新闻报》等大报占据上海中、上层读者市场,《晶报》《社会日报》等小报面向下层读者。但放眼整个上海报业,无论大小报纸仍存在极大问题。

首先,大报注重国内外新闻报道,拥有较为齐全的报纸栏目和一定数量的读者群,但或多或少都与党派或财团相勾结,充当其口舌,忽视民意而失去公正。比如《民国日报》“唯党政之局马首是瞻,从未一发对其党政有所不满之调”。①向来以“局外人”自居的《申报》也自1934年史量才被暗杀后遭受重创而发生转变,往往在一些问题上模棱两可。总之,当时的大报缺乏公众立场,费用又极其昂贵,使得其受众局限于社会精英阶层而无法触及下层民众,这样的报纸无法真正赢得市民欢迎。

其次,小报最早在上海出现,并在上海最为集中发行,曾在上海发行过的小报总数达到上千种。小报生动的版面、低廉的价格和休闲的风格为其赢得一定数量的受众,但究其内容则大多不问时政、不关民生,各类小报上载满了妓院的花边新闻,低俗化、娱乐化现象严重,谩骂、粗鄙等恶俗内容时常见之于小报版面。如近代知名小报《福尔摩斯》为争取读者,“出世第二、三期就骂《晶报》,又骂包天笑”,②甚至一些“文人高士”投身于小报只为谈谈风月、出出风头。如此“只写了些佯蹄假笑的不自然的恶扎”,导致小报内容不伦不类、风格滑稽油调。

当大报阿党比周、忙于生计,小报沉迷低俗、迎合欲望之时,1935年9月20日著名报人成舍我于上海正式创办了《立报》。《立报》的问世可谓上海报业的一次革命,其吸收大报重视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的做法,舍弃其内容繁复、编排呆板、售价高昂的不足;保留小报版式小、篇幅短、编排灵活、语言浅近、报价低廉的长处,屏弃其过于注重娱乐、投合低级趣味的缺点,成为一张介于大报和小报之间、既严肃又活泼的“第三类”报纸。③

二、《立报》的商业模式

纵观成舍我办报生涯,他曾于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创办“世界报系”,1924年于南京创办《民生报》,奔赴上海后又于1935年创办《立报》,抗战时期在香港等地也有办报经历。成舍我作为近代中国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报人,其报刊思想受西方商业化办报理念影响深刻。他在《世界新闻事业的发达与中国报纸的前途》中,肯定了西方新闻事业的成功,并清醒地分析了中国报刊的现实,回答了中国报业的前景。他在文章中说:“我相信中国的新闻事业,在最近时间,只要政治安定,一定会有极大极快的发展,但是我们发展的途径应该怎样?欧美报纸,受到了资本主义的控制,生出许多流弊,我们是不能再去抄袭,我觉得新闻事业固然要商业化,但是这种商业,决不能和普通报业一样。”成舍我所谓“不普通的”商业化,是对国内外报刊的“扬弃”,这一商业模式便在其创办的《立报》中得以运用。对此,笔者从《立报》的报刊理念、业务、经营与管理三个维度对其商业化模式进行剖析。

(一)办报理念:“小报大办”

“小报大办”从字面意义解释就是“小报的版式、大报的气势”。首先,学习大报特点,重视国内外要闻报道及副刊编排。其次,延续小报娱乐、休闲的风格,并采取低廉的售价,满足市民的日常所需,同时拒绝低俗内容和“黄色新闻”。这样《立报》便在小版面的基础上,保持了高品位的可读性,既具备大报的严肃性特点,又拥有小报的市民化风格,同时采取薄利多销的手段,宣扬“五分钱可知天下事,一元钱可看三个月”。《立报》经营目标为“销量百万”,作为一张小型报纸,如此声势壮大,这在我国报业历史中是十分罕见的。

(二)报刊业務:回归“新闻本位”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社会已经完成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以邵飘萍、徐宝璜、戈公振等学者为代表所提出的“新闻本位”思想日益受到重视,中国报刊在这一时期受西方资本主义办报经验的启示,同时也在“新闻本位”思想的影响下发生转变。所谓“新闻本位”,主要强调新闻事业和新闻报道的自由与独立。成舍我作为受西方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影响的中国报人,在《立报》创办过程中,也在追随这一潮流。

首先,他坚持“报人办报”,践行新闻记者职业化。成舍我在《立报》创办之初,便号召“报人自己办报”。成舍我注重报业团队的打造,在早期他便为《立报》寻得一批有着丰富办报经验的职业编辑,其中有来自“世界报系”的职业编辑张恨水、吴秋尘,又有新闻专业学者谢六逸等,早期张友鸾的加入也是由于成舍我“报人办报”理念“与己相合”。《立报》在创办之后,宣称“特派员遍布全世界”,其在当时南京、北平等重要城市都有特约记者。成舍我在记者聘用上主要招募来自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如复旦大学的舒宗侨、熊岳兰,北平新闻专科学校的樊放等人,以此打造了一支专业化的记者团队。

其次,新闻采编方面完全以新闻价值为导向,注重亲临现场获取一手资料,恪守真实原则。《立报》的新闻采编原则是:不管什么性质的新闻,一切以新闻价值的大小决定其版次或版位,新闻取舍及篇幅大小也完全以新闻价值大小决定。因此国际新闻、民生新闻或社会新闻都可以进入头版或者头条。④报纸规格为4开4版,一版为要闻,二版上半版是国内外要闻,下半版是副刊《言林》,三版为本市新闻和副刊《花果山》,四版上半版为文教和体育新闻,下半版是副刊《点心》。《立报》经常采用新闻特写的形式突出独家采写的特性,同时对于重大事件进行连续报道,内容注重揭示事实真相、追求客观报道。在1937年“八一三”前后,因战局发生变化,《立报》为第一时间跟进战场消息,还在一版报眼处开辟“最后消息”一栏,目的是抢先报道最新要闻。《立报》曾于1936年创办晚刊,为的是刊载“当天的、重要的、国内外随时发生的事件”。

最后,《立报》坚持独立创办原则,不收政府和财团津贴。“新闻本位”思想主张新闻事业具备“社会之公共机关”的性质,服务于公众利益,新闻记者应当置身事外,站在第三者的立场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邵飘萍曾提出要使“社会中人人皆股东”,并倡导报纸经济独立,而成舍我也认为经济独立才是报纸独立的前提,成舍我创办《立报》之初曾遭遇资金不足的问题,但坚持不受财团资助。成舍我限定报纸股东“必须以从事新闻事业者为限”,“绝不招半文官股,绝不请一文津贴”。⑤这样就使得报纸不向官场与财团所倾斜,从而保证了报纸的民间身份。

(三)报业经营:采取低价政策,重视广告质量

首先,在报纸的推广方面,《立报》采取低价政策作为报刊发行的主要手段,这与《立报》所倡导的“报刊大众化”思想相符合。近代中国报纸读者数量整体较少的原因,除近代民众文化素质不足之外,便是报纸普遍采取高额定价,导致底层民众购买力不足。《立报》宣称报纸可“一元钱看三个月”,并向读者保证“绝不另加丝毫,以增重读者负担”。除此之外,《立报》对于其临时增刊,都采取赠送的方式,不收读者分文,在当时一份《申报》的价格可以购买四份《立报》。这一低价政策受到当时市民阶层的欢迎,也直接使得《立报》销量倍增,在当时小报“十之八九是亏本”的情况下,《立报》仅在1937年夏季销量就超过了20万。

其次,《立报》注重广告收入,并对广告采取严格把关以保证其质量。鄒韬奋曾评价当时上海广告状况:“大发行其‘淋病专号,满纸‘包茎之害,替‘包茎专家大做广告,替‘花柳病专家大吹牛,方法之新颖,手段之老到,可谓无出其右”。⑥在当时的上海,大多数小报片面追求利润而忽视社会责任,过度注重销量而忽视质量,导致虚假广告盛行,广告内容良莠不齐。成舍我对此乱象同样嗤之以鼻,《立报》创刊之初就在《申报》上明确表示 “日销未达10万份, 拒登任何广告”,此外又对读者承诺“不会因为开放广告,而影响我们原有新闻的质量,和纸面的齐一”,并明确规定,不正当的广告不可刊载。

三、《立报》产生的历史影响

徐蔚南曾在《立报》发表文章《小型报的胜利》,其中言道“从来,我只看两种报,早上看《申报》,晚上看《大晚报》,自从《立报》出世以后,清晨便多看一种《立报》”。⑦自上世纪初产生小型报纸萌芽,其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报纸在近代中国悄然发展,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具有影响力的报纸,如《实报》《晶报》等都曾创下可观的业绩,但《立报》可以被称作近代小型报纸的杰出代表,标志着近代小型报纸实践的最高峰。如今我们翻阅20世纪30年代的《立报》,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其生动与活泼、独立与客观、严肃与深沉。《立报》对于近代中国报业与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引发报业效仿热潮

《立报》的横空出世可谓“搅绉一池春水”,引发了报界的效仿热潮。《立报》的筹措与创立,是对国内外小型报纸的吸收与借鉴,也为我国报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在《立报》的影响下,一部分小报寻求革新,一改往日作风,开始屏弃风月,注重报道时政与民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当时的《晶报》。自《立报》创刊时,《晶报》就对《立报》有所关注,最初的《晶报》全版刊载社会新闻与副刊,后期它开始学习《立报》,对版面进行压缩,同时扩大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的报道数量,此后关于国内战况与国际局势的新闻也时常见之于其版面。

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大报仿效《立报》的做法,比如《申报》与《中华日报》都曾群议创办小型报纸,《晨报》则直接进行业务拓展,创办了《小晨报》,取得了可观的业绩。

(二)唤醒国家意识与民族危机感

《立报》践行“报刊大众化”思想,注重唤醒民众的国家意识与民族危机感。受制于近代中国复杂政治环境及空前的民族危机,一向主张“客观中立”的《立报》在其后期也发生了政治转向。自著名新闻工作者萨空了于1936年初正式接任《立报》工作后,这一转变更为明显。萨空了始终是“报刊大众化”的有力支持者和践行者,他重视民意,主张为民众提供表达的机会,他在《向下走的告白》中论述创办副刊《小茶馆》的目的“是要把他贡献给‘上层社会的人们心目中所称的‘下层民众”,“栏目之所以改称《小茶馆》,就是希望黄包车夫也可以进来坐坐”。⑧他立足于民众立场,注重揭露社会黑暗,批评国民政府不作为之风。萨空了多次在副刊《小茶馆》中刊登读者来信,同时配发言论,斥责国民党苟且偷安使得国人受辱。他曾在《小茶馆》发表《元旦致辞》一文表明自己“十之八九的力量,都用在揭露黑幕和抨击黑势力上面了,以后还会继续这样做下去”。⑨国家处于危机存亡之际,萨空了怀揣“报纸救国”的思想,致力于唤醒民众的国家意识,他希望“能在各地都有抱了为国家社会服务为志的人”。萨空了在接任《立报》工作期间,所做的一切都在提醒当时民众:国家的存亡利害,就是全国人民的存亡利害。直到1937年末,上海沦陷,《立报》终刊之时,仍然站在时代最前列,为国家和民族奔走呼号,倡导“留在上海附近的同胞,每一时每一刻都记得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每一时每一刻都有献身于民族、献身于国家的工作可做”。

注释:

①晓露.今日报纸之评论与图画[N].铁报,1930-8-19(2).

②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9.

③④李时新.上海《立报》史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⑤成舍我.报学杂著[M].台北: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6.134.

⑥莲庐.小报跌因[N].笑报,1928-7-11(2).

⑦徐蔚南.小型报的胜利[N].立报,1936-1-10(2).

⑧了了.向下走的告白[N].立报,1935-11-1(4).

⑨了了.元旦致辞[N].立报,1937-1-1(4).

作者简介:李旭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新闻系硕士研究生

编辑:王洪越

猜你喜欢

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画布
商业模式画布
商业模式画布
有线电视商业模式创新优化研究
商业模式从0到N
三生 深度解析商业模式
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关注科技、环保创新应对商业模式之变
我国银行未来商业模式的选择研究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从星巴克的成功谈商业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