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动中国》女性获奖者形象探析

2019-04-27郝悦

新闻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感动中国女性形象女性主义

【内容提要】《感动中国》作为央视全力打造的精神品牌节目,可以体现出主流媒体的价值观。本文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从社会角色、人物形象和话语表达三个方面对《感动中国》女性获奖者形象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形象的成因,旨在探究主流媒体对女性形象的建构。

【关键词】女性主义 感动中国 女性形象

《感动中国》自2002年开播以来,作为中央电视台全力打造的精神品牌节目,其肩负着树立典型人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该栏目有特定的人物推选标准,通过层层筛选,每年在大量的候选者中仅有10位可以脱颖而出。这个标准可以体现出主流媒体和当代社会的价值观。本文以女性主义视角研究《感动中国》2002年至2017年的女性获奖者,通过对女性人物形象分析,探析主流媒体对于女性形象的认知和建构。

一、女性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女性主义”译自英文单词feminism,是源自西方女权运动、带有政治意味和学术意味的一个概念,①本文选取韦氏《新世界字典》中对女性主义的定义:“妇女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应与男性享有平等权利的原则。”女性主义内涵丰富,它被用于文学研究,以女性话语重新解读传统文学经典;它又作为一种政治运动,反抗和颠覆父权制度和男性中心秩序;它还是西方哲学思想——个体主义的分支,“天赋人权”强调人的生命、自由、尊严、权利,女性亦不甘受困于父权制度,争取平等的人权。

女性主义在西方国家引发了轰轰烈烈的浪潮,在中国的发展却难以深入。新文化运动时期,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女性主义传入中国,激发了女性的热情,而后女性主义又经历了抹煞性别的“中性化”畸形发展、男性话语权主宰下的女性媒介形象误导、女性主义成为学术界热门话题等发展历程。总之,“女性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一直是作为一种邊缘的、非主流的思想而存在的……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思想还未深入人心。”②

本文以央视《感动中国》的女性获奖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她们的社会角色、人物形象和话语构建,探析主流媒体如何建构女性形象,构建出怎样的女性形象,是否存在刻板印象。

二、《感动中国》获奖女性形象分析

通过量化分析得出,2002年至2017年,《感动中国》获奖个人或群体共有178组,③排除性别特征不明确的19组和夫妻一同获奖的组合后,④在剩余的153组获奖人物中,有男性获奖者115位,女性获奖者38位。⑤可以看出,男性人数是女性的3倍,呈现严重性别失衡。下面,本文将从社会角色、人物形象和话语表达三个方面分析《感动中国》获奖女性形象。

(一)社会角色

通过对153组获奖人物的社会角色(见表1)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男性获奖者的社会角色集中于军人、公安、科研人员和党政人员,女性获奖者集中于教育工作者、体育和文艺工作者。在男性获奖者中,家庭内部角色占比1.7%,女性则占比10.5%;在党政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安全等重要岗位上,男女人数比例悬殊,分别是82:18(党政人员)、87.5:22.5(科研人员)、96:4(公安消防),在航空航天和法律领域女性获奖者呈现空白状态。由此可见,媒体对于女性社会角色更多定位于教师、文艺工作者、家庭内部角色,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媒体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女性更适合教书育人、操持家务,在科研、航天等高精尖领域,仍然是由男性掌握主导权。

值得一提的是,在女性获奖者中,卓琳和龚全珍分别作为邓小平夫人和甘祖昌夫人获奖,卓琳“携邓小平手五十八载,硝烟里转战南北,风雨中起落同随。对她爱的人不离不弃,让爱情变成了信念”,龚全珍“一生追随革命、爱情和信仰,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跨越万水千山,脚步总是坚定,而爱越发宽广”。两位获奖者的颁奖词都包含了忠于爱情、不离不弃的内容,体现了节目赞扬女性默默奉献、坚守爱情的品质,同时将女性定位为成功男性身旁的“贤内助”和“好帮手”,表现出“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

(二)女性获奖者人物形象分析

通过对38位女性获奖者的特点总结发现,其人物形象可以分为四类:个人层面、家庭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

1.个人层面包括爱岗敬业、自强不息、助人为乐等,体现中国传统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如连破积年大案的好警察任长霞,担负着大山村民健康的乡村医生李春燕等,这些人物塑造出女性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平凡中实现个人价值的形象。除此之外,节目还塑造了女性自强、乐观、善良的形象,如身残志坚、通过心理教育播撒爱心的道德模范李丽,离世后捐献器官帮助三人延续生命的最美女孩何玥等。

2.家庭层面包括对长辈恪守孝道、对爱人不离不弃、为子女无私奉献等。例如身患癌症的姚厚芝,为了子女日夜不停地绣制十字绣,与时间赛跑;照顾瘫痪养母十多年的孝心女孩孟佩杰;照顾因公负伤的植物人丈夫三年,“把爱人从沉睡中唤醒”的警察妻子罗映珍等。在38位女性获奖者中,有9位属于家庭层面,她们的事迹成功展现出女性作为家庭内部成员的勤劳、孝顺、忠贞的形象。9位获奖者中,有5位用无私的母爱感动中国,占比56%,表现出节目着力塑造母爱伟大的女性形象。与此相反,男性中没有因父爱感动中国的获奖者,媒体传递出一种默认价值观——抚养和照顾孩子是母亲的天性和天职,体现当代家庭中父亲角色的长期疏忽与缺位。

3.社会层面包括热心慈善、公益事业或捍卫社会正义,推动社会进步。如为日本细菌战中的中国受害者讨公道而四处奔走的诉讼原告团团长王选,靠做洗脚工攒钱并资助几十个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自己生活朴素的刘丽等,她们凭借个人的力量,揭露社会真相,追求公平与正义;她们自身力量单薄,却牵挂着更需要帮助的群体,推动慈善和公益事业发展。通过这些女性人物,媒体建构出勇敢无畏、顽强执着、善良温暖的女性形象。

4.国家层面包括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为国家争得荣誉、做出重大贡献等。例如用身体捍卫奥运圣火、维护国家尊严的残疾人火炬手金晶,成功提取青蒿素用于疟疾治疗并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等。这些人物展现了女性与国家形象,和国家荣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她们用青春和汗水为国家的发展和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按照以上四个层面对获奖女性进行统计,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层面获奖人数分别是13人、10人、7人、8人。可以看出,获奖女性集中于个人和家庭层面,节目着力表现女性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品德和孝顺、忠贞的家庭形象;同时,也部分展现了女性热心公益、捍卫正义、为国争光的一面,使女性在温暖、慈爱之外更多了勇敢无畏、坚韧不拔的魄力,形象更加多元饱满。

(三)女性获奖者话语分析

通过清博词频统计工具对38位女性获奖者的颁奖词进行词频分析,剔除无效词汇,可以得出表2。通过表2可以看出,“中国”“孩子”“力量”“世界““柔弱”“母爱”“温暖”“善良”等词汇出现频次较高。

“孩子”“母亲”等话语体现了主流媒体将女性形象与母亲的身份紧密相连,旨在歌颂母性光辉,如割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她是母亲,她一定要赢,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份伟大的亲情”;为孩子陪读十六年的陶艳波,“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一定要赢”“横下心和命运争夺”等都表现了母爱的无惧无畏和不顾一切。

除了母爱,“柔弱”“瘦弱”也是高频词语。如描写王选“用柔弱的肩头担负起历史的使命”,人民的好警察任长霞是“一个弱女子”,保护奥运圣火的残疾人火炬手金晶“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这些话语表现出媒体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即女性是柔弱的代名词。在颁奖词中,多处运用具有反差性的词汇,如“柔弱的肩头”对应“历史的使命”,“柔弱之躯”与“残暴”形成反差,使女性人物在面对艰险时,她们英勇的行为会因为“柔弱”的天性更显伟大和可贵。“温暖”“善良”“最美”等词语则体现了媒体对女性善良、朴素的传统形象的塑造和推崇,如为残疾儿童开办课堂的农妇高淑珍,“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除此之外,“中国”“世界”“人类”“力量”也是高频词汇。如金晶“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屠哟哟“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这表现出媒体在塑造女性形象时具有国际视野,将话语从国家层面扩展到世界范围,突出她們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外,还展现出这些女性作为一个中国人,为推动人类和世界发展贡献力量。

三、女性获奖者形象成因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女性获奖者形象呈现以下特征:社会角色集中于教育、文艺、体育工作;人物形象多元化,与世界接轨;凸显母性光辉,存在刻板印象。下文将对上述特征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

(一)社会性别观念

社会性别是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它基于生物学的性别基础探讨社会分工,强调了社会文化对性别的建构。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指出,“妇女是被社会建构为他者(the other)的人,妇女的劣势不是自然形成的,这个等级划分的二元体系是父权制的产物,是用来为巩固男性权力服务的。”①在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形成的父权制思想根深蒂固,在这种思想主宰下,女性作为从属于男性的角色,应当具备“温良恭俭让”的德行,承担起相夫教子的“务内”工作。正如女性主义哲学家桑德拉·哈丁曾提出的结构性别,即“作为社会组织和结构的总体特征的性别,劳动的性别分工、职业的性别分隔都体现了这种制度性的性别”。②反映在现实社会中,所有重要的权威的位置都为男性保留,政治、经济、科技、国防、航空航天等决定着国家命脉的高精尖领域,都由男性主导,女性则承担社会分工中的其他任务,如教育、文艺、家庭角色等。此外,桑德拉·哈丁还提出了符号或文化性别,即“在特有的社会文化情境中作为男人女人的规范性涵义,例如公共与私人的性别划分提供了使男女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合法化的意识形态。”③公共与私人领域的划分将男性归于公共领域,即广泛参与社会活动,推动社会发展;女性则属于私人领域,即作为“贤妻良母”,料理家庭事务,突出其家庭内部成员的身份。因此在《感动中国》获奖者中,男女社会角色差异较大,女性难以在公共领域中与男性获得同样的话语权。同样,在女性获奖者中,属于社会层面的获奖者也是最少的,大多数获奖者的人物形象还是与个人和家庭紧密联系。

(二)传媒决策层男性化

在传媒领域,虽然女性在男女从业人数的比例上占多数,但在决策层依然由男性主导。男性决策层在策划和传播过程中,会不自觉地站在男性的角度,以男性化的社会价值观书写话语,其中包括许多对女性的偏见。如对女性“温柔贤惠”“贤妻良母”“弱女子”等描述,都反映出男性心中对传统女性形象的界定和推崇,经过媒体的传播和塑造,这种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形成媒介中女性的刻板印象。长期在传统文化和媒介建构的审美标准中生活,女性不可避免地会依照这些标准构建自我,内化为自身的形象期待,进一步强化了女性的刻板印象。

(三)女性主义发展

近年来,在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下,女性意识逐渐觉醒,中国女性开始追求独立人格,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在社会事务中产生了日益重大的影响力。从家庭层面的孝敬长辈、疼爱子女到国家层面的为国争光、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等,女性的人物形象逐渐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感动中国》女性获奖者中,有许多新时代的女性,她们独立自主、勇敢无畏,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社会、为国家奉献青春与汗水,她们的精神和事迹正是新时代女性的榜样。在女性主义逐渐深入、女性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时代背景下,媒体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潮流,塑造出一些独立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有利于推动女性意识觉醒,减少性别歧视。

四、结语

近年来,女性主义逐渐深入中国,女性意识觉醒,要求平等的呼声愈发强烈。媒体一方面维持着传统社会中固有的男性话语与审美,一方面开始探索对现代女性的表达与建构。通过对《感动中国》女性获奖者的分析,可以发现在社会角色中女性仍处于劣势地位,重要的社会分工由男性主导;媒体塑造出多元化的女性形象,在话语上肯定女性的价值与能力,并尝试从国家层面向世界拓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但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依然存在。

注释:

①刘霓.社会性别——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J].国外社会科学,2001(6):52-57.

②③吴小英.女性主义的知识范式[J].国外社会科学,2005(3):34-43.

参考文献:

[1]崔婧哲.从《感动中国》看女性性别话语建构[J].现代视听, 2011(6): 47-51.

[2] 张恒军.当代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批评[J].新闻界,2012(1):50-53.

[3] 张艳红.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D].武汉大学,2009.

[4] 杨珍.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4.

[5] 倪志娟.女性主义研究的历史回顾和当代发展[J].江西社会科学,2005(6):135-141.

[6]李敏.女性主义视域中的媒介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2):56-63.

作者简介:郝悦,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孟凌霄

猜你喜欢

感动中国女性形象女性主义
“感动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模范人物的中国精神特质评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
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
“感动中国”,“感动”语文课堂
“感动中国”候选老兵究竟是“口误”还是“造假”
“感动中国”候选人陷“造假门”伤害了谁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