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岷州宝卷文化形态综述

2019-04-27张润平

丝绸之路 2019年1期
关键词:活态传承岷县

张润平

[摘要]岷州宝卷是甘肃宝卷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发现不同种类宝卷达300多种,不同版本、抄本宝卷达3000多部,且均非静态文本,而是还在非常活跃地传承着,是丧葬仪式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每到农闲的隆冬时节,有些村落宣唱宝卷蔚然成风。本文仅对岷州宝卷的文化形态作一介绍。

[关键词] 岷县;岷州宝卷;活态传承;文化形态;甘肃宝卷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9)01-0073-04

岷州宝卷,因其发现时间较晚,于近年才引起学界关注。笔者为岷州宝卷的发现者,从2012年11月11日至2017年底,对甘肃省岷县民间遗存宝卷作了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发现周边相邻各县也有,就把范围扩大到明朝岷州卫辖区。离开这一辖区,就看不到宝卷传承了,说明明朝时期岷州区域宝卷传播非常盛行。因此,我们将其定名为“岷州宝卷”。目前,逐页拍摄500多部,取资料拍摄120多部,其中明朝文本4部(嘉靖五年、成化九年、天启六年、万历二年),清朝文本近200部,民国文本近200部,“文革”前抄录9部,“文革”中抄录2部,“文革”后抄录数量巨大,经排选,不重复的达300多种,为目前全国发现活态传承宝卷藏量丰、版本古、种类繁之最。2018年底,笔者主编的第一辑十册《岷州宝卷集成》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共收录32种宝卷文本。

一、 岷州宝卷的历史地理背景

岷县地处秦岭西端与昆仑山东端交汇处,平均海拔2700~2800米,有多处地段为黄河、长江分水岭,是所处东、南、北地域海拔最高点。且有岷山横贯南北,与西秦岭、昆仑山东脉之西倾山纵横交错,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秦岭地貌交错呈现,山大沟深,沟壑纵横,既四通八达,又艰险难行,“万山之中”是其特有地貌特征。“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正是这一带交通状况的诗性描述。更具特别之处的是,黄河流域的第一大支流洮河,从西而东流经岷县,奇迹般又折北而西流去,这在古代交通史与军事史上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因为它南邻岷江源头白龙江,东邻嘉陵江源头西汉水,北邻渭水源头,是天造地设的要害地域、军事重镇,自然而然也是政治、经济、文化、人类、民族、宗教重镇。从此中心点来说,此地是东、西、南、北的分水岭。从东、西、南、北对应两边来说,此地又是相互的结合带、核心带、中心点。再从全国乃至全球地质板块、气候板块来说,岷县正处在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交界带的核心点上、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交界点上,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众多核心节点造就了岷县文化历史与历史文化的多元性与多样性,包括生物的多样性与生态的多样性,是我国最东端农业与畜牧结合带和分水岭,更是政治、经济、文化、人类、民族、宗教的结合带和分水岭。秦长城起首点为什么在岷县,并非偶然,实属必然。岷县是东西南北的枢纽通道,易守难攻,秦长城起首设在西秦岭末端核心节点岷县,扼守住西秦岭南北西来犯之敌,就保住了东部礼县秦国世代祖居地大本营,也就扼守住了整个秦岭的安全,而整个秦岭的安全就是秦国的安全。历史上的羌与汉、蜀与汉、吐蕃与中原、宋与西夏、番与汉等族群与中央政权拉锯战,多在这一带轮番登场,次第演出,移民互动非常频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而岷县始终是核心节点。历史上在这一地域出现过宕昌国、铁城国等独立政权,是有其特殊地理因缘的。

如上是岷州宝卷存在的大背景,下面再来分析岷州宝卷的成因。

第一,明朝政府有意识让藏传佛教东移、中原文化西移,岷州作为全国东西部和南北部地理与气候层级分界带,自然而然就成了东西文化互动的核心枢纽带。明初,把来自江浙的开国将士长期屯留岷洮各地,又把陕西宝鸡一带居民整村迁移到岷洮,作为样民安插在原住民相对集中而繁华的村落里,他们自然会源源不断地带来在当时盛行全国的各种民间宝卷,这是明代中后期岷州宝卷大量存在的主因。

第二,清早期岷州的这一核心枢纽位置并未动摇,这一时期岷州宝卷刻印和抄写极其兴盛。清中后期,由于民族宗教政策发生了质的变化,岷州的行政核心枢纽地位被逐渐式微并边缘化了,但是全国各种反清复明的民间宗教组织纷纷汇集岷县,他们有各自的教派宝卷经书,同时伴有各自的武术教头及代表性拳术,在上世纪末期,岷县还广泛流传300多种传统武术,在2015年武术大调查中,仍有200多种在民间传承。

第三,由于岷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商业贸易一直非常发达,清末至民国时期岷县城内有近50家来自全国各省商会组织,岷县东部马坞镇有25家全国各省商会组织。当各种民间宗教组织在其他地方受到打压和剿杀时,纷纷云集在岷县,成就了岷县的繁荣发达。尤其是民国政府鲁大昌驻守岷县期间,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经营有方,岷县飞机场也是继兰州市后的甘肃省内第二座飞机场,为重庆陪都运送物资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在时岷县所辖现宕昌县哈达铺成立农林部农垦站及白龙国立学校;在岷县奔直寺成立军政部岷县种马牧场,在时岷县所辖现舟曲县罗大新寺有数万亩荒地,开垦办农场,安置山陕河南难民。种种因素促使岷县成为继兰州市第二大城市,当时兰州市区人口8万,岷县城区人口5万。各商会及各种民间宗教组织均有各自崇尚的寶卷供养及传承。这是岷县宝卷在清中后期及民国时期持续兴盛的根源所在。

岷县不仅传承着宋以来各种宝卷文本,还汇集了明清以来全国各地民间教派宝卷文本,是一个集大成之地。民国时期,虽然抄卷非常盛行,但所抄文本绝大多数以明清传承下来的文本为蓝本,实际是对明清宝卷的再传承。而民国时期新创作的文学故事类宝卷文本,在全国其他地方多见,而在岷州地区则极为少见。

二、岷州宝卷的文化形态

(一)宝卷的版本(含汉藏文混杂及汉字记音藏语)

从文本形式看,岷州宝卷的版本主要是手抄本,其次是木刻印刷本、石刻印刷本。在笔者所见近千部宝卷中,木刻印刷本有三部,最早的是正统五年(1440)印刷本,最迟的是康熙五十六年(1717)印刷本。石刻印刷本仅见一部,落款页已经残损缺失,但从品相及版面格式判断,至迟也是清早期文本。

手抄本也有较大差异,除梅川、中寨极少地方见到类线装书装订的方册文本外,其余各地均为大经折装长册,即使现当代抄本也是如此。

从文本落款年代来看,梅川、中寨方册类线装文本集中在清末至民国早期的四五十年内。其余各地的大经折装长册文本可分为三个时期:明中后期至清早期,清后期至民国,20世纪80年代至今。最后一时期似有喷发之势,估计至本文撰稿之时已经超过之前两个时期的总量了。这一态势值得关注。

从抄录文字来区分,有纯汉字文本与用汉字记音藏语及汉字记录混杂的文本。

(二)宝卷的种类

第一是宝卷,第二是经,第三是忏,第四是品,第五是佛词,第六是神咒,第七是科仪,第八是其他(如谍文、家训、格言等)。在调查中,有位老乡这样回答我们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东西的不同方面,为什么有这么多种类?人总有个生老病死、吃喝拉撒吧,到哪个环节,总要有个解决的办法,这些不同的种类,就是解决人生不同问题所需要的各个环节。”

(三)宝卷的形式

1.宝卷的形制

一是开场:请神,举香赞,祝香赞,开经偈。特殊的文本还有序文。

二是正文:品题,词牌,长短句,白文,诗文,本品的结语及诗文。

三是送神。

四是落款:发愿人,捐资细目,写经人,绘像人,蓝本抄写来历、因由、落款。有的落款后还有对长期宣诵宝卷行为的赞词、祝语。

2.宝卷的词牌音乐及搭配

宣诵宝卷的音乐调式十分丰富,有二十四品、三十六品、四十八品之分,也有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十字句之分。每一品有相应的词牌曲,每种字句有相应的调式。有些调式十分优美。如《泰山娘娘宝卷》二十四品中的24种词牌:“上小楼”“驻云飞”“耍孩儿”“金字经”“侧郎儿”“红绣鞋”“朝天子”“桂枝香”“黄莺儿”“清江引”“皂罗袍”“掛金锁”“画眉序”“罗江怨”“傍妆台”“一封书”“叠落金钱”“山坡羊”“寄生草”“锁南枝”“浪淘沙”“步步娇”“驻马听”“甘荷叶”。不同宝卷配有不同词牌。

3.宝卷的收藏与供养

宝卷的收藏有专用经堂。宣卷时老百姓自发夹人民币,最早是铜钱或银元,现在是纸币,作为长期供养需要的灯油钱。保存宝卷的人家,在每月农历初一与十五两天清晨上香、点灯。

岷州宝卷的文本多为手抄本,但手抄本的形制多严格按照明中叶刻本宝卷的形制制作。这成为当地的一个文化传统。在民众心目中,好的宝卷要严格遵从刻本或好的旧本(蓝本)抄写,包括经头的彩绘,宝卷封面的制作,每页行数、字数,宝卷中的彩绘等方面,不能有所突破或随意而就。严格来,说宝卷由经头(佛头)、宝卷组成,宝卷保存需有经函以及保存宝卷的包裹彩绸、经签和放置宝卷的“佛堂”。

经头是宣诵宝卷时展示出来的手工绘制佛像,大都由多幅画像组成,因此组成一幅由诸多神灵画像组成的长卷。如《灵应泰山娘娘宝卷》由泰山娘娘、送子娘娘、痘花娘娘等多位与生育有关的女神组成的彩绘图卷,长度可达到120厘米,图卷为折页,平时折合成册,放于宝卷之上,用彩绸包起来。在民俗活动时,经头展开放置于供桌之上,象征所信仰的神灵。

多卷本宝卷和一些较为珍贵的宝卷都配有经函。做工较好的经函由上等名贵木材做成,上面有彩绘图案,甚至有金银描线,在经函上用泥金题有宝卷经名。一般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当地民众用现代材质如三合板、五合板等自己做经函装宝卷。再次一点的用彩纸装饰纸箱,在上面画上各种吉祥图案来当作经函。

几乎每一部宝卷都配有一根翻阅宝卷的经签。这是因为一方面宝卷在当地民众心目中,是神圣的宗教经典,象征着信仰的神佛,不能用手直接翻阅宝卷,以免使宝卷沾染污渍,亵渎神灵;另一方面宝卷是毛笔在宣纸上写就,经折装装帧而成,经签能更好地翻页阅读。普通的经签一般是竹签,竹签上用毛笔字题写经名,用彩绸包裹宝卷时,把题有经名的竹签一端露出来,这样就不至于弄错。有些宝卷在彩绸上钉上一段彩色布条,上面书写有宝卷经名。有些珍贵的宝卷配制的是铜签或银签,最好的经签是象牙经签。洮岷一地一直经济不太发达,一根象牙经签要花费甚多,可见宝卷在民众心中位置。

(四)宝卷的内容

从形式分析,包含两方面内容:文本与曲调。

从教义分析,至少包含六方面内容:佛教内容、道教内容、儒教内容、民间教派内容、神教内容、传统家训内容。

从养生功能分析,包含两方面内容:养心与养身。

从音乐内容分析,至少包含四方面内容:佛教音乐、道教音乐、神教音乐、俚曲音乐。

(五)宝卷的信仰(含精神内涵)

宝卷的信仰主要包括祭典信仰、诉求信仰、社神信仰、族神信仰、家神信仰等。

在甘肃岷县至今还盛行宣宝卷习俗,尤其是老人过世吃斋发丧哀悼之际,至少念诵三日,以超度亡灵。再如因家中不顺利,或祈求儿女,或祈求升学、或祈求升官、或祈求发财、或祈求平安等,就请来经长,召来众亲友,念诵相应内容宝卷,时间或一日或多日,根据主人家愿心、精力、财力而定。求儿女的,以宣唱《泰山娘娘宝卷》为主;求升官财帛的,以宣唱《伏魔宝卷》为主;求平安的,以宣唱《菩萨卷》为主;祭奠老人的,以宣唱《报恩卷》为主……每当农忙结束的农历十月开始至正月期间,有些村落宣宝卷之声几乎日日不断,念诵宝卷之人,少者三五人,多者十几人、几十人,词牌丰富,曲令多样,音调优美,是岷县及相邻县乡的一大奇观。

宣唱宝卷时,如果自家没有收藏宝卷,就需提前在庙里或他人家中打好招呼,到选定的吉日前去请来“佛爷”。在家庭或院落正方位置摆放好供桌,把折叠的“佛头”(又叫“经头”)完全展开,立竖供在上位,再摆放四色供品及茶点,点燃油灯。

如此准备完毕,家长及家中所有男女老少,每人手拿一炷香,跪在供奉佛头的桌前,宣卷的经长就开始请各路神仙,叫“宣唱请神经”。此间,长子还需不断点烧黄表。请神毕,下跪之人全部起身,各行其事。经长就开始带领所有宣卷之人开始宣卷。当一部宝卷宣唱完毕,还需宣唱《送神经》。这时,家长及家中所有男女老少,每人手拿一炷香,跪在供奉佛头的桌前,宣卷的经长就开始送各路神仙。此间,长子还需不断点烧黄表。送神毕,下跪之人全部起身,把宣唱毕的宝卷供奉在经头下位。这时就开始上各种肉菜,主人家逐次轮番给经头及所有宣卷之人敬酒。一番礼毕,大家就可以吃肉、喝酒了。因为在宣卷之前是不能吃肉、喝酒的。

在岷州大地还有一种风俗,即在宣唱宝卷期间,若有妇女需要问卦,须先与经长沟通好,在其茶歇时,该妇女双膝跪地在经头下方,让他人把正在宣唱的宝卷平竖放在其頭顶,开页面朝上,该妇女把宝卷用双手合掌双击三下,心中默念有词,然后随机翻开经卷页面,并用手指指定问卦页面文字,才由经长根据经文意义解卦。从这点来看,宝卷还有神签的功能。

三、岷州宝卷的文化价值

岷州民众对宝卷的信仰,骨子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

宝卷是中国富有智慧的一群老百姓,面对明清直至民国时期对社会治理造成的破坏与创伤,而营造的一项极其庞大又精致的自救自保工程。宝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是继敦煌藏经洞文献之后第二宗弥足珍贵的综合文献。

宝卷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综合性的融会贯通,是把历代文献典籍与民间秘笈以及口传心授的民间传统文化精华,还有对历代传统家训的民间宗教化,对这所有内容全部重新进行通俗化、民间化,而出现的可深可浅、妇孺皆适、老幼皆宜、男女皆通、雅俗共赏、启迪心智、焕发智慧的文化形态。其不仅是文本本身,还有不可剥离的丰富多彩的音乐元素,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能够助长人类善根、良知、慧眼的智慧宝库,是人类文化多样性、杰出性的代表样式。

猜你喜欢

活态传承岷县
新机
新机
甘肃省岷县城郊初级中学师生书画作品选登
中共第一任岷县张明远“县长”
面向文化创意产业的闽南民间故事活态传承路径研究
河北蔚县古堡建筑群落文化结构表征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活态传承与工匠精神培育初探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价值与途径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川剧活态传承的价值研究
试论贵州苗医药文化的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