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视野下的技术观与传播论

2019-04-27张珂嘉

新闻论坛 2019年2期

【内容提要】快速发展的技术给传播业界和学界带来诸多机遇与冲击。2018年10月20日-21日于浙江传媒学院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主持传播论坛上,来自82家单位的近200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媒体从业者、硕博研究生们立足主持传播研究以“技术与人”为主题,关照当下变革、展望未来路径,从不同的视角分享了他们的观点并展开讨论。其中国际传播分论坛是本次论坛的亮点,主要深入探讨了技术冲击的影响和迎接技术的策略。

【关键词】主持传播 技术观 传媒业变革

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驱动着社会样貌和运行机制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在新闻传播领域,新技术给学界和业界带来危机感,也带来改革创新的动力,作为媒体技术发展产物的主持传播也深受影响和制约。在第二届中国主持传播论坛的国际传播分会场上,来自各国的学者专家们聚焦前沿的技术、媒体业的变革与媒体人的危机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一、融合化创新——传统媒体的改革

史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曾预言:全面化人工智能可能意味着人类的终结,人类无法与之竞争,终将被取代。与其说这预言是危险预警,毋宁说是改革创新的燃点,那么技术就是改革创新的助燃剂。论坛中的专家学者们从业界实践出发,在困惑中探寻改革创新的路径。

技术的普及不仅对传统主持人的岗位发起挑战,还导致传统媒体收益缩减。面对技术带来的冲击,传统媒体应在把握自身优势的同时拥抱新技术。乔治华盛顿大学传媒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Nicole Layser在主题发言中聚焦实操案例,对《纽约时报》的AI结构性应用等媒体改革进行细致分析,分享了美国顶尖媒体进行发展创新的路径。Nicole Layser先生用美国媒体的创新案例说明了解铃还需系铃人的道理,技术带来的问题需要用技术解决,传统媒体单打独斗的方式在万物互联的时代终将被淘汰。

面对自媒体的崛起,JMCC传媒咨询公司媒体顾问 YiLin先生以《新闻编辑室如何进行及时创新》为题,进行了有关传统媒体应对自媒体崛起的战略演讲。面对自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遇到的问题是如何为目标用户做定制信息服务,换言之,在有限的能力下,如何开发媒体产品以满足读者阅读需求?他认为,短期战略是适应新的变革,运用新的技术帮助传统媒体“对付”自媒体。他认为采用调研的方式了解受众,以适应新的读者习惯,这是新闻编辑室创新的当务之急。长期战略是进行受众调查、获取大数据,遵循年轻受众的交流习惯,以创建沉浸式的互动内容、交流平台,甚至试图创造和影响未来的阅读习惯为新闻编辑室创新,用传统媒体把信息传递给读者会让读者更加忠实。总之,Yi Lin先生认为,虽然传统媒体受到自媒体的冲击,但传统媒体还是有优势的。未来是没有边界的,只要现在打开边界开展合作与创新,就会有更多的机会。

人工智能技术已被新闻内容的收集、生产、推送等环节应用,天气预报、新闻报道、综艺节目中也常见智能语音播报或者虚拟主持人的出镜,在生活中智能语音程序SIRI也早已成为大众习以为常的陪伴,而电台听众是否能接受广播中的数字化声音呢?纽约中文台台长程惠女士以《华语电台在美国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走势》为题分享了美国华语电台的成长经历。上世纪70年代,华人在美国是少数民族(minority),面对市场庞大又发达的美国广播市场,少数民族很难承担。最初广东人用粤语为华人提供了报纸之外的有声媒体,直至80年代普通话电台在美开播,节目的类型和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历经40多年的發展,移民增多、市场扩大,电台的经济站稳了脚步。近几年,电视已经开始出现数字化声音播报新闻的现象,然而在广播中,受众还不太能接受——数字声音不能代替播音员起到陪伴作用。未来的发展还是要基于受众的分析,找准市场定位,在美国提供更好的华语广播。虽然未来媒体的边界会消失,但是在大胆创新的同时还要不忘媒介特质、不忘受众定位,才会抓住机遇成功改革。

在技术快速发展的驱动下,国内外的媒体业态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体的发展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的拥抱技术,但也切忌盲目迷信技术。传统媒体不能畏惧新技术的冲击,而要立足时代背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握媒体行业改革路径、探寻主持人的转型之路。

二、数据化生产——新闻报道的创新

在2018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新华社联合搜狗推出24小时不用休息的AI新闻主播,引发国内外的热议——主持人要下岗了吗?主持人是媒介技术发展的产物,深受媒介技术变迁的影响。在传统的新闻生产过程中,主持人不仅是出镜者、还担任采访记者、制作编辑等角色。然而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机器人可以迅速完成新闻报道,熟悉用户习惯推送个性化资讯,担任节目主播增强互动等等。数据化已经快速的推动新闻业变革,“被边缘化”“去主持人化”等声音接连不断,那么机器会取代主持人在新闻生产中的角色吗?论坛中部分学者给出了答案。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Monica Chadha 在《本地新闻规模化:超本地化新闻自动报道研究》的主题演讲中提到,地方新闻正面对以下危机:其一,收入不足导致报社关闭;其二,“新闻沙漠”现象的蔓延,截至2018年,全美至少1300个社群成为新闻报道的“盲区”,缺乏与之相关的公共事务报道;其三,对民众产生负面作用,对民众政治参与与公民运动产生不利影响。应对这些危机,自动化新闻的优势在于,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生产更多的新闻、生成收入更高的故事、写出人类需求以外的新闻内容。自动化新闻生产的过程是:收集数据—确认兴趣事件—考量新闻价值—产生故事—推出故事。为了更全面的了解自动化新闻对本地新闻生产的影响,Monica 对当地新闻提供者、知名媒体的用户、软件开发者做了18次访谈,得出结论:面对琐碎的信息,自动化新闻不需要“江郎才尽”便可以轻松生产很多新闻;自动化新闻可以“解救”记者,让记者从事更有价值和有效率的工作;自动化的处理能够快速生产个性化的新闻。与此同时,她发现,本地新闻企业仍然关注当地新闻应该怎么做和如何被报道的问题;而一些软件开发和知名媒体一致认为需要更高效低成本生产新闻的方法;软件开放商雇佣优秀的记者开发更好的自动化本地新闻模版,另一边的媒体公司在雇佣程序员开发恰当且低价的程序便于自动化新闻的生产。最后,Monica强调,不论媒体或软件开发商在做哪些改变,新闻的决定权最终还是在人类手中。

马里兰大学菲利普·梅里尔新闻学院Sean Mussenden教授以《机器学习时代数据新闻的发展历程》为题,分享了机器学习技术引发数据新闻变革的思考。他用机器学习驱动数据新闻的4个例子引入话题,这4个案例分别是《BUZZFEED NEWS》用数据地图的方式展示政府的监测机已覆盖美国大多城市,监测着美国情况;《Atlanta Journal Constitution》调查显示16年间 2400名美国医生涉嫌性虐待;《洛杉矶时报》发现警方正熟练的利用犯罪统计记录让城市更安全;《Capital News Service》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告知路人所行道路上最危险的地点。再者,通过对机器学习技术发展历程的梳理发现了其在应用中的两大特点:复杂的数据在无意识中就已经被隐藏在模式里了,太多的数据已经被人类有效的应用了。最后,提醒大家在数据新闻应用该技术时需要注意:使用机器学习技术的同时还需要人类进行事实层面的检查,因为几乎没有100%确定的结果。另外,为了获得受众对研究发现的信任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

谈及技术对新闻业变革的影响,人工智能似乎是更为革命性的颠覆。论坛中国内外的学者普遍认为,虽然技术可以提高新闻生产效率、增强新闻的创新性,但是机器没有温度不可以代替人起到陪伴作用。在新闻生产中,人占主导地位,可以弥补技术的不足,促进技术的发展,推动新闻业的前进。所以主持人无需过早的担忧在新闻生产中的地位被替代。

三、机器化交流——人机传播的互动

研究员牟怡在《传播的进化: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人类的交流》一书中指出,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崭新的交流对象正在逐渐进入人类的日常生活。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随之而来的是对传播模型的革新。那么,在这次人工智能革命中,我们能否跨越语言的局限,直达交流的终极目标——有效的思想交换,也就是说机器人真的能和人自然的交流吗?

人工智能先驱皮埃罗·斯加鲁菲(Piero Scaruffi,2016)曾说“未来的新闻将不再是用读的,而是用来体验的,媒体将成为连接新闻叙述者和新闻制作者的桥梁”。在主论坛发言中,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John Pavlik教授以《对AR、VR和其他体验式媒介的影响思考:一种研究视角》为题,从体验式媒介的定义、体验式媒介的六种维度、新闻报道中体验式媒体的使用、当下体验式媒介的全球化、学者对于体验式媒介的研究、未来研究趋势研判六个部分,并结合对案例的分析,阐述了AR、VR等体验式媒介对人们的影响。

北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系助理教授 Andrea Guzman 以《从生产促进者到内容创造者:媒体中人工智能的人际沟通途径》为题,分享了她近几年在“人机传播”领域的研究结果,她认为人(Human-Machine Communication,简称HMC)即“人与机器之间意义的创造”,技术作为传播的工具,不再是人类相互交流的渠道而是信息的创造者。HMC研究的重点在人与机器交流的过程、人与技术的“碰撞”對个人、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影响。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是对人和机器之间意义创造及其方法的研究,包括学科内不同哲学、理论和方法。人机传播在新闻领域中可以关注以下话题:首先,如何理解机器作为传播工具,而不是人类作为消息的来源?再者,作为社会实体的机器,是如何成为新闻社会层面的机器消费者和机械记者?其次,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机传播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似之处?我们怎样才能使这些不同的观点相互对话呢?总之,不管从什么层面,哪些视角研究人机传播,她认为,机器没有情感、没有思想,不能代替人类,最后的交流还是人与人的交流。

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成为新的新闻媒介是共识,然而机器是否有情感、是否是一种移情机器还未达成共识。温斯顿基金会主任 Babara Rifkind 女士以《我能成为你吗?关于虚拟现实作为移情机器的思考》为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她分享了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用VR还原战争场景的展览,她认为关于沉浸式的临场新闻不仅可以记录人类经历、还原真实场景,还可以促进人类的情感交流——让人感同身受,VR作为移情机器的有效性已经开始被评估。

在主论坛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高贵武教授以《现实虚拟:技术发展与主持传播的人格进化》为题,认为虚拟人格在受众接受心理上看情感投诉、情感代替、情感补偿的效果。主持传播是大众传播人际化或大众传播人际化的产物,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虚拟人格对虚拟主持人喜爱和崇拜往往就是受众长时期被压抑着处在知觉的意识下层的、不能表现出来的思想、记忆和愿望,通过社会许可方式的外在表现。是人们将自己内心的愿望、欲求、理想和情感向外的投射和放大,其本质是一种深层自我的现实化、人格化和理想化。对于主持传播而言,技术发展是一种催化剂又是一面照妖镜。在主持传播从“真人秀”到“机器人秀”的发展历程当中,技术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作为主持传播人格化的基础和保障而存在,而且通过不断检验和淘汰的方式促使主持传播的人格向着更人性、更完善的方向进化。

未来已来,我们是否已经做好迎接的准备了呢?在国际传播分论坛上聆听了国外学者关于“技术、人与新闻”的思考,丰富了国内相关研究的探索,新技术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是机遇与危机并存的,面对新技术要有理性的思考,要大胆的创新,还要冷静的反思。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思考与行动并行。

作者简介:张珂嘉,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科研助理

编辑:长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