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达国家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的典型模式与经验借鉴

2019-04-27邹佳伦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发达国家特色小镇规划设计

邹佳伦

摘 要:在当前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建设特色小镇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有效举措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热潮。文章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世界发达国家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的六种模式总结发现,发达国家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的经验为:以政府引导为前提、社会需求为导向、产业支撑为基础、因地制宜为关键、以人为本为核心。

关键词: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发达国家;典型模式

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带动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衍生一系列诸如产业质量低劣、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和区域发展不均衡等社会问题[1]。我国计划到2020年建成1 000个特色小镇,截至目前,全国127个第一批国家级特色小镇名单已经公布,如何通过特色小镇建设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成为当前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世界发达国家由于提前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小城镇的规划设计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打造的特色小镇美誉全球,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经验对促进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意义重大。特色小镇“非镇非区”,它打破传统行政区划的概念,也不是产业园区,而是产业鲜明、文化底蕴浓厚、生態环境优美、兼具旅游和社区功能的创新平台。高质量、内涵式的设计理念赢得各地政府的青睐,是引领经济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探索[2]。

一、发达国家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的典型模式

(一)历史传承型:意大利威尼斯的穆拉诺玻璃之城

历史传承型是指在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中融入历史元素,凸显小镇的历史底蕴。这种类型的小镇是以某一种产业为支撑,且这种产业具备历史文化价值,一直流传至今,形成历史品牌效应。众所周知,威尼斯的玻璃制造业享誉全球,自东方玻璃制造技术传入以来,威尼斯就成为世界性的玻璃产业中心。1291年,基于安全的战略考虑,当地政府将玻璃工厂全部转移到穆拉诺。说到穆拉诺,想起这是一个具有几百年历史积淀的玻璃小镇。历史传承型的特色小镇在规划设计中注重保留历史传统,不论经过多少世纪的变迁,依然保持原有的特色风貌,因此便成为全球知名的特色小镇。

(二)因地制宜型:瑞士的达沃斯小镇

因地制宜型是指在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中,以尊重地方的特色为典型特点,借助当地原有的资源优势发展。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有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地区——达沃斯。由于纬度较高,气候严寒,达沃斯小镇成为人们溜冰、看雪景的重要场所,因此也拥有欧洲最大的天然溜冰场。天然的地理特征使得达沃斯小镇逐步成为阿尔卑斯山区最大的疗养、旅游胜地和体育、会议中心。因地制宜型的规划设计模式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特别讲究事物特殊性的原理,并非盲目、随意地复制他人的规划模式,而是通过开发和整合本地区的优势资源,打造具备地方特色的品牌。

(三)精简集约型:美国的格林威治小镇

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理念同传统的规模化、扩大化的城镇发展理念截然不同,它强调“小”的特质。精简集约型是指特色小镇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规划中空间狭隘的问题,通过资源要素的重组打造“精”且“集”的特色效果。美国格林威治小镇的面积只有174平方公里,但是却高度集聚了500多家的对冲基金。格林威治小镇规划设计初期,当地政府就考虑如何利用小空间发展优质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格林威治小镇实现了“小空间、大发展”的梦想,在聚集效应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精简集约型的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模式证明了空间小不是制约小镇发展的主要因素,完全可以通过发挥集聚效应有效地破解空间资源重组问题。

(四)文化主导型:日本海上蓬莱——宫岛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社会的生产发展中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主导型小镇是指在小镇的规划设计中,将文化的精髓和理念深深熔铸在小镇的生命力、创新力和凝聚力之中,在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将文化的精髓注入到小镇发展的各个方面。日本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信仰的国度,在日本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更是将“菊”与“刀”的文化品质传承并发扬光大[3]。宫岛作为日本人民心中的神岛,就是在这种独有的文化背景下造就的。宫岛小镇正是由于这里特有的文化而经久不衰,成为文明世界的神岛。

(五)循环经济型: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小镇

由于工业化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发展生态工业成为世界各国的第一选择。循环经济型的小镇规划模式是指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取得了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小镇建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生态工业小镇建设的典范。卡伦堡小镇原始的产业只有一座炼油厂和火力发电厂,在发展过程中,小镇的企业主体就发现互换“废料”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于是“工业共生体系”成立。在卡伦堡生态工业小镇共生体系中有5家企业,它们通过管道系统有效衔接,使能源和副产品得以多级重复利用。

(六)生态旅游型:法国普罗旺斯小镇

生态旅游型是指小镇在规划设计中将生态旅游作为小镇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以生态为宗旨打造生态旅游的小镇发展模式。具有传奇色彩的普罗旺斯小镇位居法国东南部,薰衣草、海滨、美食、古城堡等众多元素使普罗旺斯小镇变得不同寻常。普罗旺斯小镇在18世纪初就是达官贵族喜欢游玩的地方,是个极负盛名的旅游胜地,在后期的发展中,小镇的设计者将生态的概念和旅游产业结合[4]。“薰衣草的故乡”“法国农场”都是对这个生态旅游小镇别致的称呼。

二、发达国家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的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依托自身的历史文化、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坚持创新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形成众多闻名遐迩的特色小镇,产生强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政府引导是规划设计的前提

特色小镇发展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要在政府的引导下进行。从发达国家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实践来看,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执行者,能够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建设效率。政府在规划设计中的角色定位是引导者,通过其合法性权威引导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尽可能调动社会其他治理主体参与规划设计,形成合力。

(二)社会需求是规划设计的导向

生态旅游型模式是为了满足社會公众生态旅游的需求;循环经济型是为了促进社会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文化主导型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文化信仰;历史传承型是为了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因地制宜型是为了满足就近发展的需要;精简集约型是为了破解资源空间的狭小问题。可见,坚持社会需求的设计导向才能使特色小镇的发展拥有更多的市场空间,永葆生命力。

(三)产业支撑是规划设计的基础

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的基础是产业,这是由特色小镇的概念和内涵决定的。产业是小镇发展的生命力,特色是产业发展的竞争力。产业发展不仅带来经济的发展,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小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产业也是吸引人才、资金、科技向小镇聚居的关键。产业建镇有效规避了“空镇鬼镇”现象,是实现产城融合的最佳选择。

(四)因地制宜是规划设计的关键

受到历史文化、资源条件、经济水平、人文地理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的原始条件千差万别,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真正体现了“特”之所在,进而为自己增加了成功的筹码。比如日本海上蓬莱——宫岛是利用自身的文化发展文化主导型产业。因此,坚持因地制宜才能充分挖掘地区“特”的品质,避免“千镇一面”的现象。

(五)以人为本是规划设计的核心

特色小镇作为联结城乡互动的桥梁,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大城市病”问题,同时可以解决农村的“空心化”问题,其建设的真正目的是惠及民生。这就要求以人为核心,统筹空间,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使人民群众有更好的获得感。世界发达国家历来重视人本理念,无论是小镇空间布局、产业选择都是以人文关怀为核心,因而即使城市的福利待遇再好,依然有庞大的群体愿意留在小镇,愿意为小镇的发展贡献力量,这才是小镇留得住人的原因。

三、经典模式借鉴下的江苏实践

江苏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是在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地区特色形成的。江苏省目前拥有国家级特色小镇7个,省级特色小镇25个,其中,产业聚焦高端制造类小镇7个、创意创业类小镇6个、新一代信息技术类小镇4个、历史经典类小镇4个、健康养老和现代农业类小镇各2个。江苏省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布局,在设计理念上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将产业支撑作为规划设计的基础,形成独具特色的集农业、养老、创新创业、信息技术、高端制造、历史经典等为一体的产业布局平台。从六种特色小镇的设计风格来说,江苏的特色小镇可以划分为历史传统型和现代新兴型。历史传统型的特色小镇融入了江苏地区的历史文化元素,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现代新兴型注入现代化发展理念,将信息、科技、生态、创业等现代化元素融合。农业特色小镇作为江苏省特色小镇建设的一部分,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设计理念,通过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形成了兼具产业、文化、休闲和社区功能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集聚区。在农业特色小镇规划中,利用社会资本加强特色小镇建设,政府不再介入大规模的建设与投融资工程,而是回归公共服务、制度保障以及环境改善这些公共性职能。

参考文献:

[1]张吉福.特色小镇建设路径与模式——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1):145-151.

[2]姚尚建.城乡一体中的治理合流——基于“特色小镇”的政策议题[J].社会科学研究,2017,(1):45-50.

[3]赵佩佩,丁元.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及其规划设计特点剖析[J].规划师,2016,(12):57-62.

[4]闵学勤.精准治理视角下的特色小镇及其创建路径[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55-60.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发达国家特色小镇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作品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规划设计
发达国家创业政策的启示与对策
国外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经验及启示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