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9-04-27张鸿雁

甘肃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张鸿雁

【关键词】 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3—0050—01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界定了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及发展,还是对每个课程的再度审视与二度开发应用。培育核心素养能够让学生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能够更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与模式,更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与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

一、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逐渐进入课堂。新形势下,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大幅度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比如,教师可以开展互联网授课,经线上教学,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实践证明,通过资源沟通,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友谊发展,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述能力。学生也能够利用计算机,在线向教师提出疑问,教师适时进行指导。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学习空间与时间的不足,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与自己的同学和老师以及优质网络资源进行互动学习,从而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采取探究式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能够采取探究式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探究水平,培育他们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目标与内容在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而研究精神与探究水平便是最关键的能力与素养。所以,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育模式。探究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教师为学生制订教学目标及任务,让学生主动采集资料并研究观察,然后由教师加以指导,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成果加以总结与讲解。

例如,在讲解“千以内数字加减法”这一内容时,在学生已掌握两位数加减法求解方法与进位法则的前提下,学生通过类比探究出“三位数字加减法”的求解方式。通过设立适当的三位数字加减法题目与例子,使学生主动探究,使之基于知识的转移规律与学习的类比办法来处理这些问题。实践证明,采取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与挑战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水平。

三、组织课堂教学互动,培养学生思维,实现教学延伸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延伸与扩展数学教育。数学属于一门基础性课程,逻辑性较强,使用较为普遍,并且知識点的连续性与知识的难易性均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与理解。所以,教师在编制授课内容时要整体设计规划,精挑细选,繁简适宜,体现重点;合理指导学生,培养其逻辑水平。基于此,教师要通过组织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将知识与实践相融合来发散思维,达到对所学内容的举一反三,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

四、提高数学感知水平,增强数感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数学感知水平的培养。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从具体实例中理解与感知数学,逐步掌握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该过程不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感知水平,使之可以更好地获取数学知识,合理使用数学知识与思维及方法去处理实际问题,并且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逻辑思维水平,这也是小学数学课程教育的核心内容。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应该是传授知识、启迪思维、提升智慧、培养人格的课堂。故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学习,转变教学观念,依据核心素养整体设计教学,并采用多样教学模式,让核心素养浸润于每一节数学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