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表情的意义传递与文化认同探究
2019-04-27王怡雯
【内容提要】网络表情是对现实人际传播进行模拟的一种网络辅助交际符号。本文将结合网络表情中特点鲜明的样本,解读网络表情在传播中的意义表达。
【关键词】网络表情 意义传递 文化认同
一、研究背景
2015年,一张喜极而泣的笑脸模样的Emoji表情入选《牛津英语词典》年度词汇,史无前例。而这个表情也是一系列高频使用的网络表情的代表,它的入选更多地反映了当下社会的发展潮流。在今天,文字语言已不再是唯一的信息传递和交互的方式,网络表情日益成为新媒体时代人们展示个性、表情达意的载体。网络表情符号是存在于虚拟语境,传播信息的符号载体,表情意义地传递不仅仅是基于表情本身,更在于信息传递者和接收者两方面对信息的编码和译码,这个过程也会受到双方所处文化环境的影响。
二、虚拟语境中的网络表情
(一)网络表情的分类
网络表情种类庞杂,而学界并没有对其进行分类的统一标准。为了便于理解,笔者将根据网络表情的形态类型进行简单分类,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类:
1.字符型表情
字符型表情由阿拉伯数字、标点符号、字母、平假名、运算符、片假名等组成,多是几种符号组合模拟实物。常见的如O(∩_∩)O表示人的开心,o(︶︿︶)o表示人的无奈,这些多用来模拟人的面部表情。还有的符号进行组合形成字符画,如8<代表剪刀,<。)#)))≦代表鱼等等。这些由字符组合拼接而成的表情图案构成了最早的网络表情符号。
2.Emoji表情
Emoji表情是微信聊天面板中系统自带的表情,如今它早已被广泛使用于各种社交软件,如微信、微博、QQ等。Emoji表情最早由日本人栗田穰崇创作,是日本在无线通信中所使用的视觉情感符号,可以用来代表多种情绪,如表示微笑、表示发怒、表示胜利等等。
3.图像型表情
图像型表情又包括静态图、动态图、GIF视频剪辑图像、用户自定义表情等。多种社交软件自带的表情商店中都有可供下载的静态图、动态图。如今,很多用户开始亲自设计创作表情,使用相关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制成自定义表情包,取材范围广泛,明星、影视、动漫,甚至个人照片都可以成为表情包的创作元素。
(二)对现实人际传播的模拟
网络交际是一种虚拟场景中的交际,这种虚拟的场景实际上也是一种对现实场景的模拟。在这种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传播行为也是对现实人际传播的一种模拟。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虚拟语境的交际变得尤为重要。网络表情代替了现实人际传播中人们进行互动的动作、表情等功能,对文字不能、不方便说明的内容进行表现或者单独形成意义。正如现实人际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网络表情符号也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辅助交际符号。
三、网络表情符号意义的传递
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网络表情符号在网络中生成,是基于虚拟语境传播的意义载体,它具有不同于现实人际传播符号的意义产生和理解机制,人们也会因虚拟空间的不确定性对这种符号进行不同含义解读和规范。
(一)意義的产生
符号的传播者往往基于个人心理状态选择适当表情进行发送,在不想或不方便使用文字语言进行表意时,表情符号成了最好的选择。由于网络表情种类繁多,不同的表情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使用者也会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某种表情达到强化语言、弱化语言的目的,或者选择纯粹无意义的符号。
网络表情的交流,能够大大超越字面信息的意义,形成具有丰富意义的信息传播。表情发送者双方或者多方,在表情“斗图”过程中,也往往会通过各种表情与对方进行“战斗”,以达到情感宣泄的目的。
(二)意义的理解
对于表情接收者来说,通过表情包准确理解对方的意图才能使交流减少障碍。然而接收者真的能够准确领会传播者的表达吗?
在网络交际过程中,一方接收到另一方发来的表情,此时用户只能根据当下语境、个人经验和文化背景,推导表情涵义进行解读,从而发现它的意义,或赋予其新的意义。尤其是用户自定义表情包,如果不加以明确解释,接收者很可能难以将能指与所指明确地直接联系。所以有时传播者和接收者间会产生理解上的断层,影响交流的顺畅。比如微笑表情,在很多年轻人群体中也把它理解为嘲讽、无言以对。这时如果接收者不能准确领会表情发出者的意思,很容易造成误解。在这个过程中,表情符号的运动分成两个阶段:一是外在化阶段,在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进行;二是内在化的传播,是传播者或接收者自身的心理活动阶段。
四、网络表情建构文化认同
(一)网络表情对文化认同的建构
郑晓云在《文化认同论》中提到,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倾向性的共识与认可。这种共识与认可是人类对自然认知的升华,它形成人类行为思维准则与价值取向。人类存在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中,文化认同也各异。男女性别的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年龄的差异等因素都能造成个人文化认同的差异。群体间的文化认同除了依托于物质环境以外,地理环境、民族同源、思维认知、不同宗教、伟人效应等都是导致群体认同的主要因素。
麻省理工科学社会学教授雪梨·特克认为,网络交际最突出特点就是每个人的自主选择性。在网络人际交往中,人人自由地表现自我,输出价值、观点和情感,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朋友,并积极接受他人的影响。网络表情作为网络交际中重要的传播符号,是个体表达价值、观点、情感,获得自我身份认同及所属群体认同的重要符号。
在网络虚拟语境中,文字作为主要的交际符号,传递意义的功能有限,此时网络表情可以用来弥补表达方式,成为虚拟语境中的“动作”和“表情”。网络表情不仅是网络中的辅助交际形式,其本身也可以构成一个语境,它不仅具有本身的内涵意义及外延意义,而且还可以赋予特定对象以特定的意义。
(二)网络表情在不同群体中文化认同的建构
廖敦如曾提过:全球化影像的传播与转变,将对不同文化族群产生不同的意义。解读和重构这些影像和符号,其背后的文化脉络更可提供多重意义的诠释,使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事物与经验的表面,更是其背后所隐含的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
1.信息鸿沟与社会分层带来信息落差
我们处在信息社会这个历史新阶段,信息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使世界成了一个地球村。新技术革命冲击世界每一个角落,也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尽管在社会信息化程度大幅提高,但并非人人都能享受到相同的便利,信息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产生了难以避免的信息鸿沟。
在信息资源方面,不仅仅存在接触机会不平等的差距,还存在信息资源有效利用的差距,导致了“知识分割”、“信息落差”。信息社会的崛起,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人们的生活、交往和社会情景也在发生着显著变化。“信息落差”也在不同的群体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大,产生社会分层,并逐渐形成交流障碍。
2.不同年龄段的文化认同
网络表情繁多,几乎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能找到符合自己风格的表情,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不同年龄段的人在网络表情的选择、使用和理解上有明显的差异。
年轻人在网络聊天时喜欢用自定义表情,乐于发现和收藏新图,并创作类似“没有新图聊天将无任何意义”的图片表情发给对方,促使对方回复新的表情包。年轻人对网络新生事物接受程度较高,时间较快,并能及时运用当下热门影视、明星、事件为元素创作新的自定义表情。而年长者在网络使用中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认知速度较慢,更倾向使用系统表情及颜色鲜艳、配字较大的经典表情,如“干杯吧朋友”、用花束组成的“祝福你”等。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于网络表情的理解往往有明显的不同,但不代表在使用时没有任何交叉。很多中老年人也在慢慢接受新生网络文化,追随潮流。年轻群体有时也喜欢用“老年人表情包”起到娱乐作用。
3.不同地域的文化认同
由于南北文化的差异和方言的差异,我国的网络表情依不同地区文化也出现了方言式表情符号,多为在图片配字,文字即方言。如加上“我中意你”的配字的图片表情,就是在用粤语传达“我喜欢你”。网络使得南北不同地区的人们实现了零距离交流,但因文化的不同,方言式表情也成了人们进行争执的方式。比如月饼的咸甜口味,就有网友设计了“甜方辩手”、“咸方辩手”的表情,以趣味性形式表现自己的文化认同。
不同国家间也有各自的表情形式,体现着不同的文化历史、审美方式。如日本的“颜文字”、美国的“暴漫”等。颜文字重要创作元素的平假名和片假名是日语中特有的偏旁部首,在美式字符的基础上,与其结合并重新排列进行再创作,体现了鲜明的日式风格和日本人的审美观,建构着自己国家的文化认同。
五、网络表情传播的有限效果
克拉帕在《大众传播效果》一书中,提出了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原理”,强调了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被称为“有限效果论”。他认为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它只不過是众多的中介因素之一,而且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在对受众态度的强化过程中,大众传播并不作为唯一因素单独起作用,大众传播对人们的态度改变产生作用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二是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传播效果的产生还会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还受到媒介本身条件以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网络表情的传播过程,传播者的个人理解、传播对象对语境和认知的不同、网络噪音的影响等,都会影响传播的效果,表情符号的编码和译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都造成了网络表情传播效果的局限。
六、结语
网络表情的快速发展逐渐改变着人们的交际习惯,在特殊的虚拟语境中,网络表情是传递信息的重要符号载体,其意义的传递不仅仅是符号本身的意义,更在于传受双方对表情的编码和译码,人们在虚拟语境中完成了自由的表达和意义阐释。这个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语境、经验等,尤其是双方的文化认知差异。网络表情是一种网络流行亚文化,它不仅能够辅助交际,更能体现用户的身份、价值、文化的认知,建构文化认同。
网络表情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无法完全预知,但需要对其进行提升和规范,引导形成良好的网络文化。网络表情在虚拟空间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它是信息时代的特征符号。
参考文献:
[1]余志鸿.传播符号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3]滕雪梅、华乐功.网络表情符号初探——以当代青少年网络文化为基点[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7).
[4]郭小安、杨绍婷.网络民族主义运动中的米姆式传播与共意动员[J].国际新闻界,2016(11).
[5]卢琪.网络社区的人际传播模式与文化认同建构研究[J].新闻世界,2017(2).
[6]胡飞飞.信息社会、社会分化与数字鸿沟——试论探索社会分层结构的新路径[D].北京大学,2008.
[7]郝姝雨.“表情包”的传播原因——以“暴走漫画”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7(3).
[8]余光武、秦云.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表情符号初探[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1(1).
[9]王玉.网络表情符号及其建构的文化认同现象研究[D].兰州大学,2016.
[10]赵爽英、尧望.表情·情绪·情节: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与演变[J].新闻界,2013(20).
作者简介:王怡雯,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
编辑:王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