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校园欺凌伤害事件的成因及预防

2019-04-27麻映雅

甘肃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法制教育预防成因

麻映雅

【关键词】 校园欺凌事件;成因;法制教育;活动;              预防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3—0023—01

在当前校园中,特别是农村地区,欺凌伤害时有发生,因此,做好校园欺凌事件的預防,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就农村校园欺凌伤害事件的成因及预防,做如下详细的分析。

一、农村校园欺凌伤害事件的成因

首先是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许多农村家长长期在外打工,而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来带,孩子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再者单亲家庭或者暴力家庭出身的孩子,受父母的影响,自身暴力思想严重。其次,在校园欺凌背后,经常隐藏着学校法制教育和德育的缺位。一方面,学校的法律人才缺少,另一方面,法律知识不系统,不深入,加上学校和社会缺乏相应的惩戒手段,难以对校园欺凌行为形成警示和有力震慑作用。最后,社会不良风气侵蚀渗透会对青少年潜移默化地影响心理和行为,导致他们极易因盲目模仿、追求刺激而产生暴力冲动。

二、预防发生校园欺凌伤害事件的建议

1.治理校园欺凌伤害事件,应遵循事前预防及事后严惩相结合的方法,并强化家庭的监管责任,净化社会风气,加强未成年人品德、法制、身心健康教育的同时,更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校园安全和谐奠定基础。

2.严守法律底线,加大法制教育宣传,农村校园欺凌事件的频发,反映出广大农村学校在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孩子们不懂法、对法律缺少应有的敬畏,这说明法制教育没有落实到位。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未成年人出现严重不良行为,对其负有监护和教育责任的家长、学校并未承担相应责任。如果子女的欺凌行为造成他人受伤,父母必须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针对当前校园欺凌低龄化的趋势,可以考虑适当降低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

3.对于已经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相应的惩戒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对未满18岁的校园欺凌涉案者,法院可以辅导警告等方式处置。但如果后果严重且施暴者有前科,即便是未成年人涉案,也可以当做成人刑事案件审理,按成人标准定罪量刑。

4.法制教育至关重要。在校园法制教育层面,学校应提高对法制教育的重视普及程度,把法制教育摆在和文化课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确定教育内容,形成一整套的法制教育体系。

三、校园欺凌伤害事件的措施

1.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校园专题教育活动。

通过国旗下讲话,向学生宣讲什么是校园欺凌伤害、校园欺凌伤害的坏处,并告知他们怎么预防,已经一旦发生时,怎么应对。召开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深入开展讨论、分析“面对校园欺凌伤害,我们应该怎么办?”。通过学校校园网、学校微信公众号、学校宣传栏等平台加强宣传及教育;通过校讯通等平台加强宣传教育和家校联系。开展专题讲座,邀请当地派出所、当地司法所、当地法院或法律顾问来学校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伤害的危害及后果。及时召开教职工会议,组织学校教师集中学习应对对校园欺凌伤害事件的预防以及处理的相关策略。

2.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及时制定方案,指导预防校园欺凌伤害事件的宣传教育,以及校园欺凌应急处理;校长、分管副校长组织校行政人员参加专题会议,学习《学校值班制度》,明确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做到“谁当班谁负责”的政策,杜绝相互推诿、甚至听之任之的现象。做好应急处置和汇报。如情况紧急,可直接向当日总值班或校长汇报,在当日总值班或校长指导下进行应急处置或报警;如情况失控,紧急联系校园安保人员,第一时间进行隔离、疏散,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和恶化。

3.加强预防,防患与未然。加强学校行政值班和校园巡查工作,关键点事件(早上上学、中午午休、放学后至晚自习前、晚自习后)、重要场所(操场、食堂、校园超市、宿舍楼、实训楼、教学楼)的巡逻和查看,并做好相关记录。督促学校安保人员加强校园巡视,采购巡视记录仪;加强对安保人员的安保培训考核,将巡视的频率和发现、制止突发问题纳入考核和奖惩。在部分关键场所增加高清监控摄像头,对已有的非高清摄像头进行部分更换,从技术上提高防范、发现、制止校园欺凌事件的能力。加强学校督导人员督导和巡视,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上报政教处。要求班主任利用加强家校沟通和联系,发现苗头问题及时提醒,家校共同教育。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发现校园欺凌的苗头或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跟进解决,防止事态恶化。

总之,虽然农村校园欺凌伤害事件不能完全杜绝避免,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相信我们会把事件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我们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学生的安全,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猜你喜欢

法制教育预防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