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素养:教师自我修养的应有之义
2019-04-27张炳意
张炳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新时代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进行了新的诠释并赋予新的内涵。赞可夫在《和教师的对话》中提出“让教学过程展示为一种审美过程”。搞好教学是教师的天职,人做任何事情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追求美或者美感,教学生活中,我们也会自觉不自觉地追求美。但只有懂得美的人才会自觉地追求课堂教学的美和创造教学美。教师的教学美首要前提是教会、教懂,无此便失去了美的基础。教师必须植美好于学生的心灵,才能润泽学生生命之根基,厚植素质教育的沃土。培养面向未来、具有良好情操和心灵的学生,教师必须提升自我的美育修养。
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审美与教育的融合。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相互结合的产物,用审美的方式来实施教育,目的是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和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人的审美过程是动态的心理过程,有美的感受、美的体验和美的理解三个层次。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的活动中共同进入到审美的世界,实现心灵的共鸣,否则再美好的东西,如果无法感知就谈不上美的情感和理解,教给学生的也只会是干瘪的、生硬的知识。
学生主体性的彰显期待美育实践活动。审美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引领学生感知美的存在,必须通过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来进行。美学大师李泽厚说,教育应该是以培育人的情感本体与伦理本体为第一目的,以塑造工具本体为第二目的。也就是说,教育应当把人本身作为教育目的,而不应把教育变成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加强和改进美育,就是立足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充分体现。我国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兴趣广泛,既是一位科学大家,也是一个在音乐、绘画、摄影等方面造诣颇深的人。他说:“我认为,人不但要有科学技术,而且还要有文化、艺术与音乐。”《康德论教育》在谈及教育的功能时这样表述:“教育最大的秘密便是使人性完美,这是唯一能做的。”遗憾的是,在功利的教育追求下,学生一切的活动都是围绕考试、分数而转,教育目的性、目标指向很强,考什么教什么,一切都不愿意输在起跑线上,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格完善及童真童趣都被淹没在无休止的“作业”之中,“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天到晚写作业。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还在写作业”,表达了多少学生的心声!在这样的教育价值追求下,又有多少家长纠结在教育的短时目标与终身发展的取舍中。一方面在批判着教育的种种不是,另一方面在为教育的功利化推波助澜,使教育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路上积弊更多,被人们广为诟病。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能否快乐,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课堂教学应给人带来美感,就是要将科学的教学内容熔铸于能给学生带来审美的形式之中。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相比,当下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受制于教师的美学修养不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忽視学生的美育,忽视学科教学之美,忽视对学科中所蕴涵的美学知识的揭示,无法让学生感知到知识的价值与发展脉络等,也制约了学生的美学修养的提升。
新时代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美学滋养。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中国文化传统常以德力对言,倡导德法兼修,德是精神上的卓越,力是才智和能力,德高于力。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应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走向大众化的教育,从“选择最适合教的学生”转向“向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就是要尊重学生权益,让学生在具体的美育活动中知美、感美和创造美,用美的标准去研判各种行为,用美的准则去规范自己。
追求真善美是我们永恒的理想,每时每刻、各行各业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真善美的内涵,谱写了一幅幅“美”的画卷。美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是社会现象,但需要我们去感知,有意识地体察,离不开我们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始于综合性的美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提升自我的美学修养,在教学的美感追求中以文化之,以美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