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孝胥录陆游《后寓叹》行书四屏轴赏析

2019-04-27行斋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郑孝胥竹刻行书

行斋

赏析:

郑孝胥此录陆游《后寓叹》行书四屏轴,纸本,尺寸143cm×38cm,应是单片藏至八、九十年代左右精工原装(首次)裱,保藏较好,裱后具有典型的久藏未悬挂之明显特征;画面完整、挺括(无一折绉纹)、洁净,历经岁月稍有自然包浆的泛色,字体墨色乌黑显灰,岁月气息明显。此作于精悍刚劲之中寓飘逸隽秀之趣,字势偏长,极具个性,乃郑孝胥中年时期经典行书之精品,上款人“季言”为现代著名竹刻大师金绍坊,民国初年作者郑孝胥和金绍坊上款人均寓沪上,均系沪上书画界名流。

作者简介:

郑孝胥(1860—1938),福建闽侯(今福州)人。初名苏戡,字太夷,号苏龛、苏勘、苏堪、苏婿、苏庵、海藏、盟鸥榭、夜起庵主、海藏楼主人,室名止足斋、海藏楼。光绪八年(1882)举人,解元。光绪十五年(1889),任内阁中书。曾任驻日本公使馆书记官,东京领事,长崎领事。后历任广西边防大臣,上海中国公学校长,安徽按察使,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居上海鬻书自给。1930年,从溥仪任伪满洲国总理。19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兼文教部总长等。书法早年专攻颜、欧、苏,后研北碑,熔铸帖碑,超然于馆阁体之外,自成一格。与康有为、梁启超等倡碑学派既有共通之处,又有独到的一面。工楷、隶,尤擅行楷。所作字勢偏长而苍劲朴茂。善画松,亦能诗,为诗坛“同光体”创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骖乘日记》、《孔教新编》等。

个人成就:

郑孝胥书法工楷、隶,尤善楷书,取径欧阳询及苏轼,而得力于北魏碑版。所作字势偏长而苍劲朴茂。郑孝胥的书法是近代书家中很有个性特点的一位。郑孝胥晚年因张静江引荐收南浔杨一萍为弟子,杨一萍亦以擅长行书著称。

郑孝胥早年学颜真卿和苏轼,后学魏碑,并参以张裕钊之法,形成一种清刚、遒劲、凝炼的风格。他很注意笔划间的轻重对比,比如此幅对联中“朋”、“镌”、“版”、“薇”等字即是。他的捺笔也很有趣,成一弯曲笔,酷似冰球运动员手中的冰球棒,凡此种种,都成了他书法中的特色,沙孟海对郑孝胥的评价较高,他说:“可以矫正赵之谦的飘泛,陶浚宣的板滞和李瑞清的颤笔的弊端的,只有郑孝胥了。他的作品,有精悍之色,又松秀之趣,活象他的诗,于冲夷之中,带有激宕之气”,评价很高。

上款人:

金绍坊(1890—1979),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字季言,号西崖。现代著名竹刻大师。毕业于上海圣芳济学院土木工程系。受其胞兄著名国画家金绍城(金城,字拱北)及二哥金绍堂(字仲廉,别号东溪)的艺术影响,转而对金石书画兴趣浓厚,并师金绍城学画、金绍堂学竹刻。后专攻竹刻,早夕奏刀,无间寒暑,悟性极高。竹刻不久便赶上并超出其仲兄的水平。同时,因金绍城的关系,与当时的书画界名流交往颇多,如吴湖帆、吴昌硕、王一亭、沈子培、张大千、赵叔孺、溥心畲、吴待秋、张石园、郭如庭、江寒汀等著名书画家,虚心同他们探讨,请他们为自己的刻件作画题诗,提高了艺术水平。雕刻的扇骨,臂搁、笔筒等独具风格,已卓然成家,跻身于艺坛。吴昌硕与其过从很密,成为忘年之交,1926年特为其题赠“锲不舍斋”。鉴赏收藏家庞虚斋对其竹刻给予很高的评价说:“独喜君家一门风雅,能书画者早已驰名海内,今西崖专精刻竹,不让昔之韩蛟门、杨龙石诸人专美于前矣。”今存世品较多,作品大部分精品均收藏在上海博物馆。有《东溪、西崖竹刻拓本合集》、《金西崖竹刻》拓本出版。

识文:

貂蝉未必出兜鍪,要是苍鹰忆下鞴。彭泽往归端为酒,轻车已老岂须侯?千年精卫心平海,三日于菟气食牛。会与高人期物外,摩挲铜狄灞陵秋。

款识:

陆剑南《后寓叹》,季言仁兄大人雅属,孝胥。

钤印:

郑氏孝胥(白),苏戡(朱)。

猜你喜欢

郑孝胥竹刻行书
行书纳兰性德《长相思》(35cm×35cm)
行书释函可《偶感》(70cm×45cm)
脚踏实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
——嘉定竹刻
百年不朽的竹——竹刻宗师周芷岩的竹刻
关于郑孝胥的诗书
笔有干钧任歙张一一郑孝胥书法刍议
郑孝胥的书法
书画
洪建华竹刻艺术作品